书法中的“因势生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书法理论和实践中,“形”和“势”究竟是什么意思。

关于“形”的问题:

传统的篆、隶、楷,行、草五体,无论其风格怎样千变万化,但书法理论上宏观的“形”,却只有两种。即:“平画宽结,斜画紧结”。

1、平画宽结:大小篆、汉简、汉隶、都属于“平画宽结”。基本接近于横平竖直,字形取横势;又如颜真卿、褚遂良、苏轼,赵之谦的楷书,行书也是这一类;草书是“平画宽结”和“斜画紧结”交互应用的字体。

(小篆虽然不取横势,但其体势,是平直的,其宽,体现在纵向的高度上。)平画宽结的字形,基本特征是横平竖直,横、竖画交叉的角度,也基本保持在90度左右,字体取横势,字的左右基本保持对称;字形显得平稳沉静;

2、斜画紧结:主要体现在楷书和行书中。如二王、米芾、黄庭坚的行书;大多数魏楷、欧阳询、柳公权的楷书。即横画都有一定角度的向右上方倾斜。当字的横画向上倾斜后,和横画相交的笔画,与横画之间形成的角度就小于90度,字体就不得不采用纵势,字的左右也不能保持对称。这样的字形,就显得结构紧促,显得峻拔昂扬。

不同的“形”,造就不同的“势”。这就是“形”和“势”的基本概念。

关于“因形生势”的问题

对正体字来说,“因形生势”,无非就是纵与横的形态问题;但对极尽复杂变化的行草书,问题就来了:

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说:

“夫欲学书之法,先干研墨,宁神静虑,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则筋脉相连,意在笔先,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但得其点画尔。”

王羲之《书论》

“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

虞世南《笔髓论.释草》

“或如兵阵,故兵无常阵,字无常体矣;谓如水火,势多不定,故云字无常定也。”

上述论言,都强调形与势的变化和不确定。显然,按照“平画宽结,斜画紧结”,是无法穷尽千变万化的行草书的“形”与“势”的。也就是“因势生形”的问题,即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变化字形,也就是造“势”的问题。

多年专注于研究行草书结构变化的答主,“快乐书法营”对行草书的“形”和“势”的变化的一般规律,总结出十一种基本变化,即行草书的“五势六形”。下面以二王选字为例:

五势分别是:正形、左侧、右侧、仰视、俯视;

正形

点击看完整视频哦.

.

☝ 点击上图看完整视频☝

左侧

右侧

仰视

(相对正形,字的重心偏高)

俯视

(相对正形,字的重心偏低)

六形分别是:纵、横、方、圆、肥、瘦

纵形

横形

方形

圆形

(相对正形的方正显圆)

总结:

1、“形”与“势”,因“预想字形”,按其豫设之形而成字后,字的“势”就随之而变化。

2、笔画之间形与势的组合,就更加复杂,无法在一篇问答中一一说明;实际上,书法理论上所说的向背、开合、聚散、大小、正敧、曲直等等,都是形与势的表达范畴,并且不是孤立单项选择的应用,而是交互穿插的复合应用。传统书法理论,一贯讲究“阴阳相生”、“形势合一”。设形谋势,因形成势,因势变形,是书法艺术形与势的基本原则。“形”与“势”,不可截然两分;所谓无势,失势,也就是形的组织方面出现平庸呆板的问题了。

3、“形”与“势”,“因势生形”、“因形生势”,一定是保持在字的基本形态的基础上的变化。比如上下结构的字,字形适合相对拉长以表现纵势;左右结构的字,字形适合相对压扁以表现横势等等。但这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这个“度”,就会过犹不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