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系角度来说,孩子的叛逆其实就是父母自己做的孽
前几天跟孩子妈大吵了一架,起因是孩子妈觉得孩子废了,让孩子干什么孩子都不干,总是跟她对着干,比如说她让孩子把脏的袜子洗了,孩子不听;她让孩子去把碗刷了,孩子也不听。因为平常都是我在教育孩子,所以她觉得是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于是来批评指责我。
像我妻子这样的父母应该不少吧?总觉得孩子叛逆不听话,说什么也不听。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父母会发现这种情况特别严重。
但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之所以不听,不是他们叛逆,而是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有问题的教育方式
表面上看,我妻子让孩子洗袜子、洗碗的表达方式好像没有问题,但其实这样的表达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因为这样的表达是一种命令,带有强烈的控制意味,问题是谁喜欢被别人控制呢 ?
追求自由是人的本能,任何人都想自己决定自己的行为,不会想自己是被别人控制的。作为成年人的你,难道你希望被别人控制?
不用说多了,你跟你对象沟通时,你对象命令你,你听吗?他让你干啥你就干啥?让你刷牙你就刷牙,让你拖地你就拖地,让你洗脚你就洗脚?你做得到吗?
如果说你真的是对你对象言听计从,那我问你个问题:你还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吗?
如果你对别人言听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你都不能算是个人,因为你就像别人的手脚一样,是完全受别人控制的。那你说你长脑子还有啥用?你不就是别人的附属品吗?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同样有追求自由的强烈渴求。
只不过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力量不够,无法反抗父母,所以对于父母的控制,尽管不愿意,但也只能忍着。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力量的增长,他们就逐渐不会再忍着父母了,就会反抗父母的控制,追逐自己的自由,所以孩子的叛逆也就不足为奇了。
简单地说,你的教育控制感越强,孩子的叛逆反抗就会越激烈。
那为什么父母会喜欢用这控制感强的教育方式呢?
很简单,因为父母总想省事啊!
父母总想一步到位地让孩子做出改变,配合自己,因此就会简单的直接地发出命令控制孩子。当然,如果孩子是机器人,父母说什么就做什么,那不就万事大吉了。但是显然孩子不是机器人,他们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所以父母的这种命令控制就很难起到作用。
那怎么办呢?其实父母改变一下自己的表达方式,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就可以大大缓解孩子的叛逆。
给孩子自由的教育
我们说了,父母的教育方式控制感越强,孩子的叛逆感就会越强。要想避免孩子的叛逆反抗,父母就必须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尤其是这种简单的发号命令的教育方式。只要你略微做一下改变,如果换一种方式表达,你就会发现孩子好像一点儿也不叛逆。
同样是让孩子洗袜子,你可以这样说:“袜子脏了,再不洗就臭死人了,你看什么时候你洗一下?”这样说话孩子听着就很舒服,他就没有必要反抗父母。
再比如说让孩子洗碗,你锻炼孩子就差这一次?你是不是可以跟孩子说:“我们以后家里卫生每个人都要打扫,我做饭你洗碗,可以不?”这样用商量的语气跟孩子讨论问题,那孩子就很容易接受呢?
这样的教育方式,给了孩子一定的自由,孩子的反抗就不会那么激烈了。当然,这样表达,孩子可能也不会接受,那父母是不是可以动动脑子,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引导孩子接受呢?肯定有吧?只不过很多父母懒得动脑子,只要孩子不配合,就又回到老路上,用批评打骂等方式控制孩子去做,而孩子也必然会以激烈的反抗来回应。
兜兜转转,你看,孩子的叛逆,最终还是父母的问题。
那为什么父母改变下自己就可以避免孩子叛逆呢?
其实很简单,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并不是说只是孩子的事,跟父母没关系。
在这个教育关系中,有两个角色,一个是父母,一个是孩子,二者形成了一个互动影响的过程。动了父母,就会相应的影响孩子;同样的,动了孩子也会相应的影响父母。二者处于一个不断的动态平衡过程中。
在以往教育孩子时,父母认识不到这个问题,总认为教育是孩子的事,问题就出在孩子身上,因此总是怪罪孩子,总想控制孩子。但问题是孩子是独立的,我们根本就无法完全控制他们,因此就变成了我们跟孩子勾心斗角。
其实如果父母认识到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完全不用管孩子怎么做,我们只要调整自己,就可以影响孩子做出相应的反应。控制自己总比控制孩子简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