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题方法 | 高考历史12类选择题点拨方法及例题解法,备考必看~

转载来源:历史论文悦读分享公众号

解法类别:

第1讲[通法]选择题高分方法思路

1. 读懂题干

(1)确定时空与背景。利用题干材料的时空信息,关联历史事件和背景,将材料所述史实置于熟悉的时空背景下分析,就很容易搞清楚命题人的考查意图。

(2)明确题干关键词(亦称主体、重心)。选准关键词,抓住主体和重心。

(3)注意题干中的标点符号,尤其要关注括号、分号和个别词加的双引号。括号或引号中的内容,一定是命题人给考生的暗示,这个词很重要。

(4)注意题干语气,如转折、条件、假设、因果、赞扬贬斥、肯定否定等。抓住题干材料中的语气词,就能抓住题干材料的重心。

2. 化繁为简

弄清题干材料意思后,还需要将题干意思化简成一句简单的陈述句、或一个逻辑推理或若干关键词等,然后带着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意思去看四个选项,往往正确答案脱口而出。

3.判定选项

(1)题干意思。正确答案一定是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

(2)基础知识。凡是不符合基础知识的选项,基本上都是错的。

(3)逻辑推理。但凡做出的选择与题干材料构成的逻辑推理,解释起来很生硬、不顺畅,这个选择往往就是错误的。

(4)政治原理。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现象与本质、偶然与必然、人民群众实力前进的主要推动力量等),判定选项的正误。

(5)方法原则。绝对化原则、主体一致原则、全面原则、过程反映趋势原则等,在判定选项正误过程中非常高效实用。选项中含有绝对化意思的,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可视为错误项,直接排除;正确选项的主体与题干材料的主体或重心必须是一致的,不一致的可直接排除;题干材料是两层或三层并列史实,能全面反映题干材料意思的选项是正确答案,只反映题干材料部分意思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项;题干材料呈现的是一个事情从一个时间节点到另一个时间节点的发展过程,正确选项往往呈现的是该事情的发展趋势,没有呈现事情发展趋势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项。

[试解](2019年新课标卷Ⅰ·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第2讲 文献类选择题解法

1、题型特点

文献类选择题是选取原始文献或以改编的文字材料作为命题素材的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重点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于古文献材料,要具备一定的古汉语基础,但现在高考中通常不会出现文言文材料。文献类选择题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很大比例,达到70%以上。

  1. 解题方法

解答文献型选择题首先要读懂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这里的有效信息是一个相对概念,提供的材料和题干指向有关的就是有效信息。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干指向阅读材料,抓住有效信息。

阅读时分两步:第一步,先弄清题干材料的时空,才能与所学知识相联系,材料里含有重要的时间、人物、背景等方面的信息。第二步,阅读题干材料弄清由几个句子组成,找准句子间的关系,如并列、递进、因果关系等,经过筛选就可以找到有效信息,这样可以避免阅读的跳跃性,不易漏掉有效信息。

[试解](2019年新课标卷Ⅰ·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C

第3讲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类选择题解法

1、题型特点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高考不需要考生再去搜集史料,它只需要你对命题专家提供的史料加以正确的分析、解读,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者运用其中的史料对专家设定的问题加以论证而已。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此类试题可以用新情景、新材料的方式呈现,如文字、图表、图片等,考查学生的史学常识等。

  1. 解题方法

(1)重视史实来源的真实性,一般而言,实物比文字可信,史学资料比文学资料可信,影像资料比纯文本资料可信,但凡保留过去信息的东西,都有史料价值,关键能否清晰正确地解读和使用。

(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不同史观、立场、角度会影响同一历史事物的记述。

(3)历史解释具有主观、动态性和时代性,对历史事物表述绝对化的语言是错误的。

[试解](2017年新课标卷Ⅲ·26)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答案】B

第4讲 因果类选择题解法

1、题型特点

因果型选择题的特点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它利用原因和结果既是先行后续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在题干和选择项之间设置错误或正确的因果关系,让学生推断出哪一项能构成合理的因果关系。其主要分为依果推因型和依因推果型两类,前者在设问语中常用“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等标志性词语,后者则在设问语中常用“影响”“结果”“作用”等标志性词语。

  1. 解题方法:

(1)依据前因后果的试题特点,在时间性和逻辑性上进行判断:前为因,后为果。

(2)依据考查原因的角度,根本原因多从经济角度和时间的长短(距离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长短)来进行判断,时间越长的越是根本原因;反之,就是直接原因。

(3)在依因推果型选择题中,“结果”越是全面的、整体的越是主要结果;同理,越是具体的、紧凑的越是直接结果。

[试解](2018年新课标卷Ⅱ·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D

第5讲 概念扩大、偏离主旨类选择题解法

  1. 题型特点

历史概念是对某一历史事物或现象高度的抽象描述,对于历史事物或现象的描述若出现概念的扩大或缩小,则偏离了历史的真实。在高考中,经常出现此类选择题,考查学生的概念分析能力。题干主旨是指对某一历史事物或现象描述的中心思想,若在题支中出现偏离题干中心思想或以偏概全的,则是错误的。

  1. 解题方法

  2. 要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含,把握历史时代、阶段特征。

  3. 要准确提取题干核心信息,题支中偏离题干中心思想的或以偏概全的项,排除。

  4. 要不断地总结感悟此类选择题的解法与技巧。

[试解](2019年新课标卷Ⅰ·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

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第6讲比较、变化类选择题解法

1、题型特点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是通过材料的形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归类在一起,或分析其共性,或寻找其差别,以达到对学生分析、判断及比较历史事件和现象异同能力的考查。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这种类型的试题一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共同点,可称为“求同型”;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比较型选择题也有考查比较原因、过程、影响的,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变化表明……”。

  1. 解题方法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应在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

①审读题目,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识异”或是揭示本质;对于求同型选择题,要尽可能地归纳比较项的共性特征,越是共性的越正确;对于识异型选择题,要找出比较项最明显的差别,越体现个性的越是不同点。

②明确比较对象,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

③分析比较项,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

④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

[试解](2019年新课标卷Ⅰ·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答案】D

第7讲图文信息类选择题解法

1、题型特点 

常见表格类和各种数据图表类、表格类特点为:围绕所考内容在表格中设置纵横栏目,横栏表示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几个项目数据,纵栏表示一个具体项目数据的变化情况。图表类特点为各种柱状图、饼状图、坐标图等,有反映变量关系的函数图像,反映过程趋势的曲线图,反映数量关系的柱状图,反映比例关系的饼状图。

2、解题技巧

第一步:读图文,看求答抓信息。即抓住设问角度及题干中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读表头看表注,抓住中心准确定位。即抓住表头、标注、图标反映的中心问题。

第三步:读内容逐项看,观趋势比差异。即抓住表格、图片中的细节信息,纵向看趋势,横向找差异。(注:表格类试题可将表格数字转化成折线图的形式,看特征、观态势。)

第四步:甄别选项,史实验证排干扰。

①依据图表时空限定排除表述错误的选项。

②依据信息去掉表述不准确或绝对化的选项。

③其余选项反向带入图表,仔细验证排除干扰。

[试解](2019年新课标卷Ⅰ·28)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上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答案】B 

第8讲 表明、说明、反映类选择题解法

1、题型特点 

此类题型的设问大都使用“反映了”“反映出”“表明”“体现了”“说明”等字眼,这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特别是对该历史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实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题目难度通常较大。

2、解题方法 

(1)要区分哪些是现象,哪些是实质。实质就是本质,指事物内在的根本属性,它是隐蔽的,是通过现象或假象表现出来的,必须靠辩证思维才能透过现象挖掘到本质;实质(本质)经常和目的尤其是根本目的相关。

(2)弄清题目中所给现象“是什么”,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设问“其反映了什么”,再结合其时代背景、阶段特征、目的(或任务)等方面去思考。

(3)运用定性分析法,即分析历史现象的阶级性质、社会性质。如:①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②阶级社会里阶级利益的本质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③阶级社会中,每个人、每个集团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活动和观点,都表现和反映出他们的阶级属性。历史上许多现象,统治阶级都是站在本阶级立场上记录下来的,对此,必须从阶级分析角度考虑。

[试解](2018年新课标卷Ⅰ·29)1920 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C

第9讲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类选择题解法

1、题型特点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在多年来的高考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渗透在高考命题之中。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 解题方法

  2. 要读懂题中心思想,把握准出题者的意图,理清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

  3. 要把握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

    辩证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问题;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反映的问题;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4. 要坚持把具体历史问题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分析的原则,把握时空观念。

[试解](2018年新课标卷Ⅱ·30)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答案】A

第10讲 数据类选择题解法

1、题型特点

数据类选择题指的是以曲线数据、柱状数据、表格数据或饼状数据等作为命题素材的选择题,根据呈现的数据设置问题。解题时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2、解题方法

(1)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解题方法 曲线数据图选择题解题的四字诀:抓、看、联、查。

“抓”数据:一是要分析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二是要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往往反映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方向。

“看”文字:数据图表题一般都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说明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千万不可遗漏。

重“联”系:将数据信息与所学知识联系,对备选项逐一斟酌,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

“查”时间:时间反映时代特征,要特别重视。

(2)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三看”:一要看表头及出处,确定柱状图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时期;二要看柱状图中的项目,根据题干设问,阅读柱状图数据信息中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三要看柱状图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柱状图中的有效信息,与已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做出判断。

“两注意”:一要注意柱状数据图形式的不同,不同的图表有其特定的要求和特点,适合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优势,在提取信息时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取信息;二要注意反映不同历史内容的柱状数据图,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类型。

“一联”:联教材、掘信息。根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3)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三看”:一要看头、看尾。确定表格总体反映的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格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意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按表中所给信息找备选项进行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根据题干设问,阅读表格数据信息中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与已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做出判断。

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

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

细审题、扣而答:仔细阅读问题,据问而作答。

(4)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饼状数据图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各部分的比重值,“阴晴圆缺看大小”,这也是该种类型最主要的考点。饼状数据图的数据较为清晰,各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大小相对直观,尤其是当饼状数据图表示的是相对量时,可用各部分的实际值来直接表示部分占总体的比重。针对中学生的饼状数据图一般不会太难。

审题思路总结:审清饼块的内涵,明白设问的关键。观察变化是重点,联系知识入里边,仔细分析莫怕烦,回扣问题验答案。

[试解](2018年新课标卷Ⅲ·34)以下为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据该表可知,当时美国(  )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答案】C 

第11讲 影响、作用、意义类选择题解法

1、题型特点 

试题形式上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题干给出被评价的主体,备选项给出对该主体的评价,从中选择最符合主体的评价;另一种是题干给出评价,备选项给出与评价相联系的主体,从中选择最符合评价的主体。这种题目中一般都有“这一评价”“这一论断”“这一认识”等标志性词语,题干和题肢的表述内容大多摆脱了教材原有的束缚,常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既注重对论从史出的考查,又加强对史论结合的考查。

2、解题方法 

(1)推理反证法。结合相关知识对主体与评价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进行逐一推理分析,然后再将题干与所选选项进行反向推理证明,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2)信息简化法。首先确定评价的主体;然后根据题意和限定条件对评价的内容中所体现的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处理;并运用历史知识和语文阅读能力对信息进行简化处理;最后将评价与主体对照分析,找出最佳答案。

(3)史论结合法。运用相关理论和结合相应的史实对被评价的主体或对该主体的评价进行客观分析,逐级排除干扰项,最终确定最佳答案。

[试解](2020年新课标卷Ⅲ·35)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1. 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答案】B

第12讲 时空观念类选择题解法

1、题型特点 

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新课程高考特别注重“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时间观念不仅是具体时间点的机械展示,还包括时间演进主线中体现出来的历史发展与进步,连贯性与阶段性、同时间点或时间段上的世界联系等。

空间观念也不仅仅是机械的空间定位,还包括以空间为基础的环境、疆域、管理、经济、人口等一系列历史因素的特征与变迁。

2、解题方法 

(1)时间在起点——突出历史的界定。

(2)时间在中间——突出历史的演进变化。

(3)空间的比较——突出当时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4)空间的转化——借助空间特殊性掌握时间与历史。

(5)将时空结合——即看历史的时间进程和兴衰变化,又注重事物的空间布局和合纵连横。

[试解](2018年新课标卷Ⅰ·31)图 7 是 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