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长的选择对孩子努力结果的影响,请一起奔向前方吧
01 事件
说这么一个例子吧,最近参加了一个比赛,参选可以选择Play A或者Plan B。
使用Play A的方案参选,参选结果可能会比Plan B差一点,但是可能会有其他因素导致Plan B结果表现弱于Plan A,但这是小概率事件。
使用Plan B的方案参选,必须要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额外的东西,需要家长有特殊付出,但结果大概率比Plan A好。
作为家长,我是怎么选的呢?
图省事儿直接取了Play A,并且在陪孩子练习时其实并没有实际测验两个方案真实的差别。
为了让孩子在现场更加熟练,专注练习了Play A。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呢?
在赛场上小朋友表现得非常出色,按时完成了任务,而且达到了Play A能达到的能力。
But,其他小朋友选的都是Plan B,Plan B在基础上就会比Play A要好,加之小朋友们都正常发挥,所以最终的结果是哥哥未能进入top获奖名单。
虽然最初本心是想重在参与,但是又何尝不掺杂了一些想要拿得奖的期待在里面呢?所以有了这次反思。
02 思考
在这里面思考是什么呢?
第一,作为家长,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是非常全面的,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参考的是什么?
有可能是随大流,大家怎么做那我们就怎么做,这个方法基本没错。因为大部分家长都选择了Plan B,自己去补充购买些额外东西,然后用Plan B的方案来参赛。
第二,听从专业的,其实老师建议使用Plan B。Plan B因为超出标准了所以离起点可能会近一点,但是出于我对Play A抱有的侥幸心理,觉得Play A起点可以高一点,这样可能冲得会远一点,所以侥幸带来的结果并不好。
第三,缺乏足够的实践,其实对于任何赛事,我们都可以在竞赛之前先测量自己的实际锻炼成果怎样,可以模拟竞赛环境,还原比赛现场,去实际测试两个不同方案的区别。我把这点省略了,所以也就出现了觉得Play A省事儿,而对Play A和Play B的差距到底有多少,并无概念。
这件事带给我的反思最主要的不是对这场赛事结束后复演,对如何改进结果的思考,而是基于这一件事,延伸到其他事情上可能会怎么做,以及可能出现结果的思考。
现在面对的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竞赛而已,拿奖与否并不影响将来。现在我们是这么准备的,他们是那么准备的,如果我把这个竞赛的名字更换到学习上,是不是还会是同样的情况呢?
03 话外
另外,在这次事情上,我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家长汲汲营营地非要钻进家委会了。这次竞赛,现场是不允许任何家长进去的,但家委会的成员们拿到了成员证,轻松就跟着进了会场。
怎么说呢,虽然老是说“一力降十会”,但是在没有这个“力”的时候,曲径也是通幽的。
我做不来这样的事情,我也不适合做这样的事情,所以还是下苦功夫磨练自己的力量吧。
04 延伸
联想到最近议论纷纷的的《小舍得》里关于“鸡娃”的事情。
我总是会觉得时间是最宝贵的东西,而家长需要做的把关是“要筛选什么样东西是最适合孩子”,就比如这一次竞赛Plan B或许是最适合大部分的孩子的,如果缺乏这部分把关,孩子再怎么用尽全力,他可能奔向的目标也不会如我们所想象的一样。
写到这里忽然又觉得有点悲伤,有句话说“拼尽了全力,拼得浑身伤痛,最后还是一败涂地”,这何尝不是跟选择有关系,这何尝又不是跟家庭的智慧有关系。
所以做一个家长,做一个想要用言传身教、想要通过自己来鼓舞和引导孩子一起向前进的家长,时时保持学习和上进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
那些想要鞭笞孩子,让孩子自己努力的,固然是一种家长轻松孩子努力的方法,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这条路。但如果家长能够在同时提升自己,让孩子稍微减轻那么一些负担,这也未尝不可。
“为孩子奔,那就是为了往前奔”,奔向前方永远不是靠孩子一个人就能成了,一起朝着一个目标使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