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碛口古镇(一)
王俊英
一
中国的美,一半在古镇。古镇有阡陌小巷,有古朴窑洞,有纳凉小院,一切都那么温馨惬意,踏着石板小路,人家屋顶上升起袅袅炊烟,你在那里随心所欲地吃着农家饭菜,有天地自然为伴,一定能找到最本真的自我。来古镇的,有各色各样的游客,追梦者,播种者,创作者,在类似古镇的世外桃源,带走了各自所需的或爱情或诗歌或晨曦或晚霞,更有收获的是画家们带走了长幅画卷。著名画家吴冠中在碛口古镇发现了这里的建筑美后,把古镇的韵味推到了极致。
2021年夏日,我与文友一起慕名而来,开车五个多小时,一路翻山越岭,穿过无数隧道,进入大山深处,来到了碛口古镇。座落在临县城南50公里处的碛口古镇,依吕梁市,襟黄河水,素有“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称,古代有“水陆旱码头小都会”之誉。在以水路为通商的明清时代,船到了这里再也不能行进了,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弯,上游水宽岸平,下游则水深浪急。因此古代所有的商旅货物在这里靠岸停泊,衍生了碛口古镇,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碛口这个“弹丸之地”的赫赫声名。古代的茶叶、盐、皮毛一切货物在这里短暂滞留后又源源不断地运往他乡。想当年,这里聚集了三教九流的人物,一定是商客的繁华之地,英雄的温柔之乡。当地有名的大商人陈三锡及陈氏家族的生活区——西湾村,就在距古镇一公里处。巨商陈三锡曾与乔家大院的乔志勇在内蒙一争天下声名显赫。古镇景点还有李财主的李家山建筑群,黄河画廊,古镇渡口,黑龙庙等。我们开车到达古镇已经是中午一点多,太阳当空照着,天气闷热。这里绿树青山环绕,恍若世外桃源,村里浑无一点杂陈。大家觉得千里迢迢来看山,自然环境还称得上一幅乡村美景图。我们找了一小饭馆,吃过本地特色饭“碗秃”“豆面”,开车到距离古渡口一公里的历史文化名村——西湾村。一进村,一种原始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村口几棵大枣树,树下有乘凉的老人,还有摆摊卖土特产的村民。一位看上去七十多岁的老妪上前自我介绍给我们当导游,我们有点不情愿,但一听她操着一口本地乡音,价格也便宜,一次三十元,就允诺了。西湾村,依山而建。山势呈东南西北走向,导游说这里的风水好:左青龙,右白虎,山头中间一洞口。负阴抱阳,福地洞天。我们抬眼向山上望去,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多空窑洞,院套院的城堡式空间,再现了当年晋商文化的缩影。靠黄河船运发迹的陈氏家族,历经三百多年到民国逐步修建而成,四十多处院落,用坚固的石头砌成的窑洞,造工考究,建筑精美。窑洞有二层的,二层窑洞有廊檐有柱子,屋顶上瓦着土灰色瓦,远看又像大瓦房。年久而皴裂的木格子窗户,糊着白格生生的纸,窑洞前挂着红灯笼贴着红对联。窑洞里住着的大部分是村里的孤寡老人,我们推门而入,里面清凉(窑洞的好处就是冬暖夏凉),屋子里陈设简陋,有一条大炕,旁边有取暖炉子。院子里堆放着零星的干枯木材和碎碳。除此之外,家里和院外,都是陈旧的家什,几乎没有一件现代化生活用具。导游说,这里就是巨商陈三锡几代人,六行天下,招商设肆,打造的家园,于乾隆年间达到了鼎盛时期。现在窑洞里住着的老人,都是陈氏家族的后代。村子里有五条主巷,巷巷相通,院院相连,五道巷口安有大门,夜间统一关闭,共同各自生活,在过去其中弟子们攻文练武经商各办其事。我们穿过一道门,走到进士巷,我们遇到了美院写生的大学生,想必他们是想沾一沾进士的灵气罢了。进士巷是青石所砌,被岁月磨得亮光,院与院上下石阶,被过往的脚步踏得坑坑洼洼。沿着层层石阶,登上绣女阁,窄窄的石阶只容一个人上下。当年的绣女裹着小脚在此缓步。闲云水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绣女已成了一个历史名词,只剩下被岁月磨的光滑石阶。站在这座有建筑特色的大财主院里,俯瞰周围的景色,一览无余,村是一座院,院是一山村。一条湫水河从村前流过,它经过冲刷汇聚之后归入黄河。然而正是那九曲黄河消涨的涟漪,才冲刷出西湾村这块福地,滋养了一方巨商。他们曾经是怎样地辉煌一世啊!再穿过一座院往前看,写着“竹苞松茂”院,此院建于康熙年间。大门雄伟,气势不凡,砖雕木雕工艺精湛,造型奇异,仔细辨认雕花,有麒麟送子,财神进宝,木雕为五福如意,门匾额写着“竹苞松茂”,寓意家族兴旺发达,事业有成。院内四窑四孔,为明柱廊檐高圪台,南面是客厅、库房、马棚,整个院内宽敞,导游给我们讲解,院主人在民国年间曾是碛口商会的会长,经营货栈、轧花场、卷烟厂,生意兴隆,在此堪称“土豪”。这浑然天成的院子,现在还住着古老的手艺人,雕刻家、木匠、皮匠等。这些窑洞式的建筑群,如果在晴朗的早晨,山上岚气萦回,河上薄雾氤氲,阳光如散珠撒在古香古色的房屋上,院子格外清新雅致,由此赢得了不少影视家的青睐,著名影星王瑛、卢奇、邓超、樱桃、侯耀华等人,在此拍过“红军东征”“延安颂”“小镇少年”“兰花花”等十多部影视剧。(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