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碎片化的概念串起来
王洪水先生曾经对我说,人的一辈子都在结构化自己的知识。尤其是各种概念。智能化涉及的概念很多。我想用“感知到认知”这条线索,把智能化中一些重要的概念串起来。匆匆写完,未及审视。
三年前,我突然意识到“感知到认知”的重要性。此后每隔半年,就会有些新的认识。昨天突然意识到:“感知到认知”与智能化的关联如此之强,超出了原先的直觉。
在笔者看来,“感知、决策、执行”的统一是自动化的理论基础,也是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理论基础。三类工作的差别,可以从“感知到认知”的变化来分析。
传统自动化的特点是“感知等于认知”。决策过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感知到的信号变成认知到的信息。传统控制论的特点是“感知等于认知”:某个传感器传来15mA的电信号,系统知道它对应150度;某个开关信号为0,系统知道机器停机了。但是,在传统的自动化系统中,看到产品的样子(光学信号),却不能判断是不是“质量异常”。也就是说,传统的自动化系统缺乏认知能力。
人的优势在于“认知能力”。人类看到产品的样子,就能判断质量好坏,在设备旁边听了一会,就知道运行不正常,这就是利用人的“认知”能力。其实,信息系统之所以需要人决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需要人的“认知能力”。
智能化技术要提升机器的“认知能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如图像识别),其实就是提升机器的“认知能力”。而更加一般性的工业智能化,也是以认知能力提升为前提的。比如,系统收到烟道温度300度的信号,这是感知;判断烟道堵了,这就是认知。RFID的一个重要作用,其实也是提升了机器的认知能力。
“感知到认知”是系统开放性的要求。自动化系统之所以能够做到“感知等于认知”,是“变化有限性”决定的。自动化系统虽然允许外部有变化,但一般是在既定范围内数量的变化,不允许这些变化超越“如来佛的手掌”。而“认知”针对的是系统本身结构的变化、子系统的变化。例如,工业4.0系统中经常面的加工对象、工艺甚至流程的变化。无人驾驶的汽车,会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的变化。系统开放性大了很多。这时,就很难做到“感知等于认知”了。
认知的作用是对接知识。认知的本质,是通过信号确认对象所属的概念范畴。而人类的知识几乎都是以概念为载体的。所以,只有在认知的基础上,才能与人类的积累的知识对接。“知识管理”成为智能化的重要工作,也在于此。换句话说,机器的认知能力提升后,工业知识数字化的意义才变得强大起来,甚至成为推进智能化的核心工作。
概念与场景的结合。“我是谁”是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回答这个命题,要了解人的角色。一个人会有多重角色:张三在单位里是职工,在医院是病人,在家里是父亲、儿子。不同的角色,其实就是对应不同的概念、对应不同的工作、权力和义务。所以,角色的确认是与场景的要求有关的。认知过程同样如此。智能化过程强调“信息集成”,本质上具有了描述场景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工业系统的认知。
模型对感知和认知的作用。在笔者看来,模型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增强感知和认知能力,尤其是感知能力。例如,在连铸过程中,冷却水用量是容易测的,而钢坯内部的温度是不容易测的。利用数学模型,人们可以根据冷却水的用量推算钢坯的内部温度。再如,利用3D模型,人们知道一个对象的ID之后,也就能知道这个对象的其他信息,而不需要现场测量。
工业现场的感知与认知。现代工业以“流程化、标准化”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感知到认知的转化要容易得多。我反复强调理解现在工业,本质上是要理解两件事情:首先要理解现代工业的复杂,其次是理解“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思想。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知道:工业的智能是“吴淑珍式的智能”,而不是“巴菲特式的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