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四十三)李景隆率军出征 2024-05-16 16:38:26 耿炳文失败后,小皇帝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在大明开国历史上,那是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人物,封爵曹国公。李景隆作为李文忠的儿子,很早就袭爵曹国公,而且还出任太傅。李景隆这层身份,已称得上尊贵无比了。更主要的是,李景隆的奶奶,还是朱元璋的亲姐姐曹国长公主。毫不夸张的,朱元璋死后,李景隆想在人臣之中坐第二位,敢坐第一位的人,还真不好找。更神奇的还在于,朱棣称帝后,大明帝国开会时,臣子的头把交椅上,依然坐的是李景隆。李景隆为什么这样牛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燕王朱棣,在最后时刻绝境反击,可以席卷大明帝国,就是因为取得了李景隆的支持。面对此这种事实,跟随朱棣百战功成的将士自然都是不服到了极点;就是各种大明的忠臣孝子,也是感觉天崩地裂之感。因为李景隆辅佐建文帝,一再丧师辱国;最后打开城门放敌人进来。这种人摆在人臣头一位,我大明帝国算怎么回事?经过一年多时间,朱棣感觉天下已稳定,自然不需要李景隆了,于是李景隆终于被踢出局。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还是从建文帝削藩说起。建文帝为什么要让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呢?大约是因为,围剿大军,都是从各地抽调过来的,而带队过来的军方大佬,恐怕一个比一个牛。以耿炳文的身份地位,以及官僚体制加在他身上的种种束缚,根本就无法有效驾驭局势。李景隆的身份、地位,在大明帝国无与伦比。而且作为曹国公李文忠之子,也算得上是如假包换的将门之后。8月30日,小皇帝为李景隆组织了盛大的出征仪式,并授予他象征权威的斧铖;然后小皇帝亲自送他出城;准许他可以便宜行事。但是李景隆对自己所统帅的军队,到底有多大的权限,也实在值得怀疑。毕竟,李景隆位高爵显,率领50万大军出征,如果真拥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你说小皇帝害怕不?肯定害怕的要死啊。因为这种权力,比燕王朱棣可怕多了。所以,李景隆出征之时,小皇帝虽然告诉他拥有这样那样的权力。但是谁也明白,小皇帝授予他这样大的权力,只是跟他客套一下,如果他一点也不跟小皇帝客套,那就是他不想活了。小皇帝看到燕王,都是一副怕得要死的样子,绕来绕去、兜来兜去,就是想把燕王赶紧除掉。现在,小皇帝说自己完全信任你,所以要授予你比燕王还大的权力,你真敢当真?我前面说耿炳文的时候就说了,处于耿炳文那个地位,恐怕就会丧失向上爬的勇气与信心;处于李景隆的位置上,恐怕更是如此的。处于这个位置上,你必须得时刻让小皇帝相信,军队的权力还在小皇帝的掌握之中。否则,且不说,你未必能打败燕王朱棣;就算能打败燕王朱棣,你说小皇帝下一个想杀的人,会是谁呢?如果没有意外,肯定就是你了。前两节说到,耿炳文时,有网友提到到了韦孝宽。总而言之,韦孝宽为什么没有耿炳文的暮气呢?答案很简单,韦孝宽时代是贵族政治。贵族政治时代,权臣的地位上不封顶,你有本事,你就一个劲往上爬。因为天下就是皇帝与贵族共有的天下。虽然说爬到一定位置上,也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但是总的来说,那个时代的皇权相对虚弱;作为军政大佬,只要玩的巧妙,就是可以一步步的无限接近皇权。真心说,在贵族政治时代,就燕王那点权力,就是毛毛雨。最简单而言,我们看看隋文帝时代,汉王杨谅的权力有多大?隋文帝时代,汉王杨谅的权力是:“自山以东,至于沧海,南拒黄河,五十二州尽隶焉。特许以便宜,不拘律令。”汉王杨谅的权力,比大明帝国的代王、晋王、燕王、谷王、周王、齐王、鲁王加在一起,也大的多。要知道,明代这些王爷加起来,涉及的范围也未必有汉王杨谅的范围大;更主要的是,明代的这些王爷,只是当地军区的政治委员;而汉王杨谅却是拥有当地全权。你说,这能是一个概念的事吗?建文帝看到燕王那么一点点权力,都怕的要死要活,你说耿炳文之类的人,还有向上爬的空间吗?我们再看看隋炀帝时代,唐国公李渊的权力有多大?李渊是李氏家族的掌门人;身后有庞大的李氏家族支持。李氏家族的势力有多大,李渊振臂一呼;他女儿、堂兄弟在关中,就可以拉起十万人的队伍。这是李氏家族的实力、影响力。更主要的是,李渊在晋阳的地位,和燕王在北平的地位并没有质的差别。换而言之,都有自己的嫡系兵马;而且地位尊荣;更是军区的政治委员。类似的权力,在贵族政治时代,真心说是司空见惯的事。但是进入成熟的官僚政治时代,就是人臣绝不敢追求的东西。事实上,朱元璋在分封诸王时,肯定感觉,以大明帝国的皇权,驾驭诸王实在不是多困难的事。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小皇帝会紧张到那种境界,以至于自己尸骨未寒,小皇帝就急不可耐的大肆清洗。从某种意义上,前方统帅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自然是成熟官僚政治的结果;但是很大程度上,也与小皇帝缺乏自信有关。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书归正传。还从李景隆率军出征说起。8月30日,李景隆率军出发。9月11日,李景降进入河北边境,先对耿炳文的部队进行一番修整;然后就开始操练各地集结过来的兵马。对于类似的工作,李景隆绝对是行家里手。因为朱元璋时代,他就曾在全国各地组织过大规模的练兵;而且相关工作,还得到朱元璋的高度肯定。面对随时杀过来的50万围剿大军,朱棣那是各种贬低。总而言之,政府的政府大军,这里是毛病,那里也是毛病;就这种军队,再多来几十万,吾也管教他有来无回!再总而言之,纸上谈兵李景隆,花花公子李景隆,小皇帝竟然让他统率50万大军?真心说,我都有点不好意思打他了,因为这不是明着欺负人嘛!话虽如此说,但是,朱棣内心肯定也是充满了恐惧。从造反到现在,已过去两个多月了。朱棣还死守着北平为中心的一隅之地;现在围剿大军已云集河北边境,而朱棣只能任由他们,有条不紊的向北平城靠近。这样玩下去,会是什么结果?怎么看,也是凶多吉少啊。因为不要说别的,政府军就是以最笨的方法,用这种庞大无比的体量,也能把燕王活活压死啊。如果人们不知道后来的历史,战争进行到此时,一比三的赔率,肯定也没有人押朱棣会胜。因为怎么看,朱棣的胜算也实在太小了。许多之所以愿意押朱棣胜利,那是因为它的赔率太大了。换而言之,押在小皇帝这一边,胜了,最多也就是一个单车变摩托的节奏;而押在朱棣一边,胜了,却有有可能单车变跑车的。朱棣知道,必须得出现重大转机,否则,自己好像已必死无疑了。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有条不紊的向北平城逼近。朱棣出城应战,丝毫看不到希望;坐困孤城,也同样看不到希望。在这种背景下,朱棣就把北平城的军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世子朱高炽率领,负责北平城的防守;另一部分由朱棣亲自率领,在北平城外机动作战。但是,这样玩下去,好像也看不到什么希望。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差的太过悬殊。燕王的军队,现在大约是10万多一点;而李景隆却是拥兵50万。在英雄传奇中,这种兵力对比并不可怕;但是在现实的战争中,这种兵力对比,那就是要人命的。现在,只要不出现意外,李景隆依靠庞大的体量优势,用最笨的方法,也可以一步步把燕王挤压而亡。有一位世界顶尖级的军事家曾经说过,无论战略上、还是战术上,兵力的优势,常常都是最大的优势。这就好像,中国足球臭大街了,但是在一场足球比赛中,中国队出场26个人,世界最牛X的球队出场13个人。你说,谁会胜?我敢说,肯定是中国球队会胜。因为,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你的人数是对方的一倍,对方又不是超人,拿什么和你玩呢?以少胜多的战争,历史上非常多。但是通常都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对方总兵力远远多于你,但是在具体战场上,它的兵力并不占优,甚至是常常处于劣势。战争史上的优秀将领,都是玩这种游戏的高手。换而言之,他可以通过各种战略战术的应用,让自己在总兵力处于劣的背景下,也可以在具体战场上拥有绝对优势的兵力。第二、对方兵力虽多,但是政治上已瓦解了;或是兵力虽多,却是乌合之众。只要军队本身没有质的差距,作战意志没有质的差距。最牛X的将领,面对两倍的兵力,想取得胜利,也得求上帝保佑。拿破伦牛X无敌,但是只因在关键时候少了三万兵马,当时就被敌人打残了。我曾看过一个视频,一个世界尖顶球员,在一个足球场上,单挑50个人。这个视频大概是想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人再多也没有用。问题是,他面对的50个人,都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啊!讽刺不讽刺,幽默不幽默?如果面对50个初中生呢,我敢说,这50个初中生,肯定也能狂虐那个世界顶尖球员。如果上中国队球员,出场五个,肯定就能狂虐他了。因为,一个人和五个人踢球,除非你有《少林足球》中的球技,否则,对方怎么玩,都能玩死你。所以,燕王拥兵10万;李景隆率军50万。面对此情此景,谁也感觉,如果没有意外发生,燕王也是必败无疑的。而意外,很快就出现了。10月15日,李景隆所率的政府军,刚刚在北平城下布防完成。就有一个惊人的消息传过来,那就是燕王已控制了大宁军区;燕王、宁王马上就要联手杀向北平城了。这可是一个惊人的消息!因为宁王坐镇的大宁军区,号称天下第一强藩,综合实力比燕王坐镇的北平军区,还要强大。现在,燕、宁二王合流;双方的兵力对比,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前,李景隆拥有大约5倍的兵力优势;现在只拥有2倍的兵力优势。按理说,在一个空间有限的战场上,两倍的兵力优势,也堪称压倒性的兵力优势了。但是,燕王是叛军,作战意志肯定比政府军强大。叛军的核心团队,现在就都是亡命徒,因为他们一旦失败了,估计是没有什么活路的。战场上,当时让砍倒了,啥也不用说了;被俘了,政府也会正法他们的;逃跑了,能逃到哪里去呢?而政府的核心团队,真心说没有这样大的压力,因为他们失败了。只要不是战场上被砍死,投降了,无非是换个地方继续工作;逃了回去,小皇帝估计也不敢给这种罪杀他们,因为在当时背景下,斩杀逃跑回来的将士,这不是逼着他们投降燕王吗?更主要的是,叛军是一元管理。换而言之,在叛军内部,燕王可以一嗓子喊到底。而政府军呢?从理论上,李景隆也有这种权力,实际上,谁也知道,他没有这种权力。在这种背景下,两倍多点的兵力优势,真心说,很难弥补这种劣势。北平城下的李景隆,听到燕王、宁王合流时,恐怕就一个感觉,那就是准备了一桌子的菜,突然来了两桌子的人。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宁王加盟 赞 (0) 相关推荐 靖难之役:建文帝朱允炆派耿炳文统兵讨伐,朱棣在真定将其击败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并迅速控制了从北平到山海关的几乎所有军事重镇,麾下兵马达到数万人,那么,此时建文帝朱允炆在做什么呢?他在和方孝孺商议复古改制之事. 朱棣起兵十九天后, ... 李文忠长子李景隆:被朱元璋器重,受建文帝信任,被朱棣称为功臣 李文忠的长子李景隆,小名九江,爱读书,通晓典故,身材高大,眉清目秀,长相英俊,玉树临风,举止雍容得体,备受朱元璋喜爱.而且,李景隆的名字是朱元璋所赐. 洪武十七年三月,李文忠患病去世,时年四十六岁.李 ... 靖难之役,建文帝为何派李景隆对阵朱棣,后来李景隆为何投降朱棣 李景隆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长子,李文忠去世后,李景隆世袭了李文忠曹国公的爵位,这个时候仍然是朱元璋当皇帝,虽然朱元璋晚年弑杀了很多功臣,但是李景隆不仅没有受到迫害,反而被朱元璋不断升官,负责地方上练兵 ... 徐达长子徐辉祖:曾受朱元璋器重,忠心于建文帝,打不过朱棣? 徐辉祖是徐达的长子,原名徐允恭,洪武十七年七月,朱元璋让他以勋卫的身份处理左军都督府事务,每月给禄米二十石. 这一年,徐达在北平统兵期间生病,得了背疽,病情稍微好转时,朱元璋派徐辉祖带着诏书去北平看望 ... 他功比唐太宗,致力天子守国门,反遭无数的谩骂,号称夺权野兽 他功比唐太宗,致力天子守国门,反遭无数的谩骂,号称夺权野兽 原创2021-07-03 13:25·星尘历史 中国的文明传承屹立于世界东方五千年,朝代的更迭,历史的相似,要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这五千年 ... 朱棣篡位之路,始于“靖难之役” 前言 在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养育了几十年的皇太子朱标在很早就去世了,于是朱元璋就将朱标的儿子选做皇位的继承人.这一决定让很多亲王都感到很不自在,包括秦王,晋王和燕王,但他们也没什么办法阻止. 过了不久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十三) 刘福通建立大宋政权 刘福通那是标准的老革命,毫不夸张的说,大元帝国崩塌的序幕,就是刘福通拉开的. 1351年时,刘福通计划和韩山童一块起兵. 按他们当时的宣传,韩山童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刘福通是宋将刘光世的后人. 这种宣传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四十六)李景隆兵败北平城 10月15日,李景隆率军包围了北平城. 但是,就在前一天,燕王控制大宁军区的消息,已传了过来. 10月18日,燕王.宁王携手南下的消息,也传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景隆恐怕就是感觉,准备了一桌子,却突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七十四)夺门之变 (七十四)夺门之变 皇帝病得快死呀,应该由谁来继承皇位呢? 因为皇帝没有儿子,而且皇帝也不想让太上皇的儿子继位,更不想让太上皇复位:所以大家一时不知道,应该让谁来继承皇位了. 最后,大家商量来商量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七十三)一再与皇位擦肩而过的襄王 (七十三)一再与皇位擦肩而过的襄王 皇帝病危期间,政府的高级文职官员,竟然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让皇帝亲自指定皇位继承人. 这个共识,简单去看,那是一点毛病也没有.但是,这个共识显然是大逆不道的.因为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八十三)大明帝国的人口、耕地之迷 (八十三)大明帝国的人口.耕地之迷 研究明史的专家,永远困惑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明帝国到底有多少人口?大明帝国到底有多少耕地? 对于这两个问题,无数权威的专家耗尽一生,也无法得出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答案: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八十四)大明帝国的蛋糕如何分配 (八十四)大明帝国的蛋糕如何分配 说到明帝国的经济问题,我常常觉得,人们的眼界实在太小了.因为在各种评论中,常常把几百万两白银,当成一个天大的数字. 其实呢,几百万两白银,对大明帝国而言,也就是毛毛雨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四)汉景帝、康熙皇帝产为什么能削藩成功 (六十四)汉景帝.康熙皇帝产为什么能削藩成功 大明帝国我在分析建文帝削藩失败的原因时,许多网友总会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汉景帝.康熙皇帝能削藩成功呢?因为,我以前也一再说过,汉景帝.康熙皇帝的削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六十三) 汉王朱高煦之死 (六十三) 汉王朱高煦之死 靖难之变中,汉王朱高煦堪称功勋卓著.因为有好几次,燕王陷入困境,都是汉王朱高煦及时出现而摆脱.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白沟河之战,成祖几为瞿能所及,高煦帅精骑数 ... 泪痕春雨漫评明朝历史(五十四)燕王的形象 为什么会越变越邪恶 (五十四)燕王的形象 为什么会越变越邪恶 在明初的官方史书中,建文帝有邪恶变态呢?就如同星爷电影中的台词所言,强奸过老母猪! 文言文是这样写的.常服淫药,药燥性发,血气狂乱,御数老妇不足,更缚牝羊母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