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国:共国

古代有两个共国,商代共国、周代共国,地址不同。商代共国故址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后为周文王所灭;西周封王室成员共伯于共国(今河南辉县),伯爵。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共国,又谓同治国事。《史记·燕召公世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唐方干 《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诗:"正忆同袍者,堪逢共国人。"

周朝共国

西周姬姓国,始祖为周文王的子孙(据《辉县市志》:卫僖侯之子余与和先后受封于此)。《世本·氏族篇》说:“共氏,国名,周有共伯和。”《汉书·古今人表》颜师古注云:“共,国名也。”共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北一带,与山西陵川县、晋城市接壤。共国境内有共山,一名共北山、共头山、共山首,俗称共山头,即今九峰山,是苏门山的别阜,为太行山支脉。作为淇河水源之一的百泉河,出自共山,古名共水,加水旁为洪,亦称洪水,或曰绛水。共水之滨原为共工氏的活动地区,自古以来文化比较发达。共国的得名,同共山、共水和共工氏有关。经实地堪察,共国故城坐落在共山南麓,东沿东石河,西临百泉河,南望平原沃野,位于今辉县市市区一带。

一说为卫国所封的属国,但西周时期等级森严,王威肃然,只有天子分封的诸侯领地才能称为“国”,诸侯分封子弟、功臣为“卿大夫”,其领地称为“采邑”、“食邑”、“家”等等,根本无权称为“国”。“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为周王封诸侯专用,共国为“伯爵之国”,卫国根本无权更不敢封子弟为“伯爵”!

据辉县一中老校的“泮宫”“泮池”遗迹,结合西周《周礼》规定诸侯国学校名为“泮宫”,门内修建半圆形水池“泮池”,寓意诸侯国为天子裂土分封。此处至迟于西周时期即为学校,是辉县的文脉之源,可佐证共国为西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千真万确。

《竹书纪年》“穆王十二年毛公班、共公利、逢公固,帅师从王伐犬戎”

对于共国的建国,尚未发现详细的相关史料,史学界有两说,公认之说为周王分封。综合古今考证成果,“共伯和”为通称,“共”为姓氏,“伯”为爵位,“和”为名。

西周后期,厉王暴虐,任用虢公长父和荣夷公进行“专利”,横征暴敛,欺压百姓。以平民为主体的国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于公元前841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武装暴动。周厉王惊惶失措,狼狈地渡过黄河,逃奔于彘(今山西霍县)。在这次暴动中,共伯和坚定地站在国人方面,被国人推举为首领,由他掌管政权,“摄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继立,是为周宣王,共伯和交出政权,重返故里,回到共山之首,去当自己的小国之君。被誉为“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今本《竹书纪年》沈约注),传为千古佳话。

前722年,郑国发生内乱,郑庄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表明当时共仍然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

国名来源

共国的得名,同共山、共水和共工氏有关。辉县市远古时期为共工氏部族居地。夏属冀州之域,殷商系畿内陆,周称凡国、共国。经实地堪察,共国故城坐落在共山南麓,东沿东石河,西临百泉河,南望平原沃野,位于今辉县市市区一带。

地理范围

共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北一带,与山西陵川县、晋城市接壤。共国境内有共山,一名共北山、共头山、共山首,俗称共山头,即今九峰山,是苏门山的别阜,为太行山支脉。作为淇河水源之一的百泉河,出自共山,古名共水,加水旁为洪,亦称洪水,或曰绛水。共水之滨原为共工氏的活动地区,自古以来文化比较发达。前722年,郑国发生内乱,郑庄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表明当时共仍然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约前660年,共国被卫国兼并。《左传·闵公二年》云:"益之以共、滕之民。"杜预注:"共及滕,卫别邑。"此时,共城已经变成卫国一个边邑。《汉书地理志补注》所说:"盖其地逼近卫都,故先为国而后并于卫也。"

氏族起源

共姓,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属下的共工氏,属于以先祖官职称谓或名号为氏。《元和姓纂》中有记载:"共工氏之后,本姓共氏,因避仇改为洪氏。"姜姓共氏族人皆尊奉共工为得姓始祖。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封王室贵族于共邑(今河南辉县),其后裔以封邑为姓氏,称共氏。位于河南新乡辉县境内的共国,是西周姬姓国,始祖为周文王的子孙(据《辉县市志》:卫厘侯之子余与和先后受封于此)。《世本·氏族篇》说:"共氏,国名,周有共伯和。"《汉书·古今人表》颜师古注云:"共,国名也。"

历史故事

众诸侯都知悉共国的国君共伯和至仁至善,便一致拥戴共伯和起来代理天子,由他掌管政权,"摄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共伯和不负众望,替代周王室行使职权。从他代行王政开始,史称"共和行政";他代行王政的第一年,以他的名作年号,史称"共和元年"。共和元年就是公元前841年,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纪年,以编年体的形式一年一年一直记载到今天。

共伯和代周王室行王政以后,国家事物管理的很好。薄赋税,轻徭役,农民勤于耕种,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垦荒戍边,习武学文,兵强马壮;外族不敢侵略,内部没有暴乱。国力强盛,民室日富,朝野一片赞美之声。共伯和令周、召二公,为太子静请了最好的老师,在文化上让其尽览典籍,通古博今,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在武艺上教他习武弄棒,执剑挽弓,使他武过群雄,智比姜伯,善于领兵作战,敢于抵抗侵略。一切为他能作一代贤君才创造条件,做好准备。

公元前828年,也就是共和十四年,周厉王病死于彘,太子静已经长大成人,并已经掌握了立身治国的本领。共伯和见其可以行王政了,就和诸侯及大臣商议,扶太子静即位,这就是周宣王。诸侯和大臣们也异口同声的赞成。宣王即位,改年号为宣王元年(前827年),"共和"结束,共伯和交出政权,重返故里,回到共山之首,去当自己的小国之君。被誉为"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今本《竹书纪年》沈约注),传为千古佳话。

共伯和扶宣王即位,周宣王请他作太上皇,他执意不从,谢绝后返回共国。共伯和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注:即苏门山,苏门山也称共山),后来,共伯和依照周王室"天子之城方九里"的规格,重新整修了共国城。因他代替周天子执过政,已经是天子的身份,宣王由命其享受天子的尊荣,当然他按天子城的规格重修,也是无可后非的,所以古共城是西周时期除镐京外全国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平面基本为方形,南北长1300米,东西阔1200米,城墙最宽处90米,一般皆在70米左右,高13米,夯土分层筑成。按当时的建筑工具及搬土方法,这所城需要上万个劳力连续建筑多年才能完成,工程之大,全国罕见。

共伯和的代行王政事件与遗留下来的共城遗址,为世人曾现了三个不寻常的重大意义:

一是共伯和开创了中国历史准确纪年的新纪元。共伯和代行王政之前,中国历史处于传说时代,其时间脉络、重大事件、帝王更替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准确性非常差。现在所知道的共伯和代行王政之前的历史,大都是通过文物考古证实的,没有文献所据。而共伯和代行王政的第一年,即公元前841年,史称"共和元年",从这一年开始,史官开始做编年体记录,使中国从此之后的历史脉络清晰,记载翔实,直到如今,没再间断。因此。共伯和代行王政之事,不仅在当时是轰动天下的一件大事,而且到如今也仍然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

二是首创了"共和制"的政治制度。共伯和之前,王位的产生,是由原部落联盟首领提出,各部落首领同意产生。这种政治制度叫做"禅让制"。后来到了夏朝,禹的儿子启废除了禅让制,变成了"传子"(世袭)制度,即"王位世袭制"(这种制度在封建社会中一直延续)。一直到周代,周厉王被驱逐后,共伯和由各诸侯直接选举来代行王政,这情况是有别于"禅让制"和"王位世袭制"的王位产生制度,可以称其为"共和制","采取这种制度的国家叫共和国"。(见《辞海共和制》)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溯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名称的由来具有了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是通过共城遗址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美德,以全部城墙的长、宽、高计算,共用挖土和夯土量约250万立方米。在当时,虽有青铜工具,但大量使用的仍然是木制和石制的工具。在筑城过程中,除了挖土之外,还要运土、打夯、以及进行工具加工和修理等。据测算,在当时的劳动条件下,即使每天有成千上万的奴隶参加筑城劳动,也至少需要五六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样巨大的建筑工程,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从筑城技术来讲,现存的城墙中,可见夯土层次分明,均衡匀称,密集的夯杆窝痕有着很高的强度,既防潮又很坚固。这种夯土技术是我们祖先的杰出创造,古代人民的高度智慧通过筑共城而显现。

共国灭亡后,支庶子孙以国名为氏,形成共氏,后因避仇,又改为洪姓。这支洪姓的始祖为周文王。

文献典籍

秦朝吕不韦《吕氏春秋·开春》中说:"共伯和修其行,好贤仁,而海内皆以来为稽矣。周厉之难,天子旷绝,而天下皆来谓矣。"厉王心性暴虐,百姓们忍受不了,把他赶到彘地,天子空位海内诸侯都前来交结共伯和,惟恐来晚了,都来请他。《〈吕氏春秋〉高注补正》说:"谓诸侯皆请共伯为天子也。"韦昭《国语注》:"彘之乱,公卿相与和而修政事,号曰共和。"《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说:"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问王政。"到了厉王时,他的心性暴虐,百姓们忍受不了,把他赶到彘地,诸侯离开了自己的国圭,参与王朝的政事。 宋朝郑樵《通志·氏族略》将洪姓列入"以国为氏"之类,认为洪姓"本共氏,因避仇,改为洪"。又称"共氏,亦作恭,商末诸侯国,今河内共城即其地也;文王侵阮徂共,其子孙以国为氏。晋有左行共华,或言共氏共叔段之后也。"

《史记·燕召公世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唐方干《途中逢孙辂因得李频消息》诗:"正忆同袍者,堪逢共国人。"

商代共国

共国,亦作恭国,是商王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后因侵犯周族的都城宗周(今陕西西安)而受到周文王姬昌的讨伐,文王侵阮徂共,很快即被灭国。商代时,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境内建有共国。

【灭亡】

共与卫国相邻,约于公元前660年,被卫国兼并。《左传·闵公二年》云:“益之以共、滕之民。”杜预注:“共及滕,卫别邑。”此时,共城已经变成卫国一个边邑。《汉书地理志补注》所说:“盖其地逼近卫都,故先为国而后并于卫也。”

【都城】

共:河南辉县市区一带。【考古】:共城遗址。共城遗址:共城城址始建于西周初年,因是西周晚期共国国君共伯和的封地,故称“共城”。共城自西周末创建之后,秦、汉、唐、宋时期多有修补增建。

在原辉县东五里,固围村东二里的地方,当地人称为"城上"。这就是当时共伯和留下的城址。共城的地理位置,坐落在太行山支脉九山的南麓,东沿东石河,西临百泉河(即卫河),南望平原活野,像几条体魄巨大的卧龙,断断续续,伏卧在太行山的怀抱里。"共城城墙据实测,西墙长1300米,北墙长1200米,南墙长1200米,东墙沿东石河南行长1300米,城围长5000米,共城总面积约156万平方米。

共城遗址最早见于《水经注》、《史记·周本纪·正义》等文献。共城城址不仅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西周诸侯国都城址之一,最重要的是共城城址凝聚了“共和行政”、“共和元年”等历史事件的发生,使其成为中国历史纪年上的分水岭。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周古国——共国,开创“共和行政”

共国,在今河南辉县,周朝诸侯国,伯爵。共氏在周朝之前就已经存在,说明上古时期有过一个古共国。西周共国是周室重封还是商朝遗留方国,姓什么(可能为姜姓),已经不可考。共氏源于共工氏,《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意思是共工氏以水记事,所以各个部门的官职都用水字命名。这说明上古共国跟水有关。

关于“共”字的由来,据说是源于共国境内的共水。在甲骨文上看,“共”字就像是两个人在角逐,其实是一双手捧着个器物,喻为一起承担重任或灾难的意像。那远古时期的灾难是什么?当然,灾难很多,但更难以抵抗的唯有自然灾害,那更进一步说,古时候最常见最难以避免的自然灾害又是什么?答案是“洪水”,人类要生存离不开水,但上古时期在未发明井水之前只能依河而居,而河水容易暴涨。所以“共”字跟“洪水”脱离不了关系。上古时期的人类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早已意识到人多力量大、遇事要团结的道理,故每每遇到自然灾害,就要动员族人们齐心一致,共同化解危机,保卫家园。这即是“共”的来历。这也是为什么“洪水”的“洪”字要同“共”,因为自然灾害一降临,族人们马上就想到要团结了。

西周晚期有个著名的事件,即是周厉王之后的“共和行政”,“共和行政”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那么“共和行政”的“共和”到底指得什么就产生分歧了。正统史书《左传》的说法是“诸侯释位,以间王政。”意思是诸侯们都离开他们的职位,来参与王室的政事。由于周厉王“专利”,百姓暴动,厉王出奔,周室王权真空,诸侯们就粉墨登场了。而《史记》更是将那些参与王室政事的诸侯名字都交待得很清楚:主要是指周定公和周召公联合执政,故称“共和执政”。很显然,司马迁是根据《左传》的解释来进一步作补充的。

但是《古本竹书纪年》却明确记载:“共国之伯名和,行天子政。”周厉王出奔,共伯和代政,即所谓的“共和行政”,共伯和就是当时共国国君和。除此之外,《庄子·让王》、《吕氏春秋》等典籍也都记载共伯和干政之事。不过共伯和的身份仍然存在争议,一说所谓共伯和就是当时卫武公的别称,因为卫武公的名字正好也叫和,而且卫武公在周厉王末年也正好在周室担任重要职务。《古本竹书纪年》是战国史官所记,可信度比较大,至于“共伯和”是指卫武公,就算卫武公名叫和,那“共”又是指什么?和谁“共”,仔细分析有点牵强。到底谁是谁,这里不作分辩,既然讲到共国,就暂且认为“共和行政”是共伯和干政吧。

共伯和干政长达十四年,直到周厉王死后,共伯和才将政权交还周厉王之子姬静,也就是后来的周宣王,王室恢复秩序。之后共伯和的事迹就不得而知了,周宣王上台后宠幸的大臣史料记载的有召穆公、尹吉甫、程伯休父、申伯等等,如果之前共伯和专权属实,估计周宣王上台后被新贵们赶下台去了。

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之前因为其初封地在京城,故也叫京城太叔)之所以叫共叔段,就是因为共叔段谋反(公元前722年),被郑庄公打败,逃到共国,最后老死在共国,故称共叔段。

共国在春秋中期时成了卫国的一个邑,叫共邑,《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说得是公元前660年,卫国遭北狄入侵,国破家亡,卫国的遗民男女共计七百三十余口,加上共地、滕地的民众五千余人,撤退到黄河南岸的曹邑,立戴公“庐于曹”。说明共国至少在公元前660年之前被卫国所灭。共国亡国后,这一支共氏成了后来共姓的重要一支。

(0)

相关推荐

  • 刘卓异:“共伯和”不是卫武公

    "共和行政"是西周时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根据<史记·周本纪>的记载,人们一般认为"共和行政"是周公.召公共同执政.但近代以来,结 ...

  • 商周古国——共国,先祖擅长治洪水,共伯和:史上首个“大总统”

    商周时代有共国,大周开国史诗<诗经·皇矣>载:"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这是歌颂周文王举兵讨伐密须国(甘肃灵台县)的记录.原来,密须国人拒不服周,还兴兵侵扰臣服 ...

  • 为什么我国古代都称为朝(唐朝,宋朝)而不称国呢?

    '国′字的最初写法为'或',又演变为'域',然后慢慢变成'國',后来简化为现在的'国'.'国'字始见于商代,本义指彊域,地域,引申为分封的诸侯国,分封给诸侯国的封地叫国,把地域叫'方'或'国'.比如周 ...

  • 战国纪(春)十五

    周威烈王九年.鲁元公十四年[公元前417年] 秦城堑河濒,初以君主妻河.[史记.六国年表索隐] 秦初以君甥妻河.[大事记.一] 魏复城少梁.[史记.六国年表] 魏文侯问李克曰:"为国如何?& ...

  • 周史二十九(周穆王元年【公元前966年】)

    周穆王元年[公元前966年] 己未,春,正月,王即位,作昭宫.[今本竹书纪年] 命辛伯余靡.[今本竹书纪年] 冬,十月,筑祈宫于南郑.[今本竹书纪年] 筑袛宫于南郑.[古本竹书纪年] 自周受命至穆王百 ...

  • 周史十九(周成王十六年【公元前1027年】)

    周成王十六年[公元前1027年] 春,正月,王如洛邑定鼎.[今本竹书纪年] 武王灭〈伐〉殷,岁在庚寅.二十四年,岁在甲寅,定鼎洛邑.[今本竹书纪年]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建回昏 ...

  •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二十三)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二十三) 还有一件事情忘了说,在<东周列国志>里,那个出戏诸侯主意被赏了千金的人叫虢石父,他是周幽王委以重任的敛财卿士(和荣夷公好象),等到犬戎进攻镐京的时候,他带着两 ...

  • 战国纪(夏)八

    周烈王元年.秦献公十年.鲁共公二年[公元前375年] 日蚀.[史记.六国年表] 赵敬侯不修德行,而好纵欲,適身体之所安,耳目之所乐,冬日罼弋,夏浮淫,为长夜,数日不废御觞,不能饮者以筩灌其口,进退不肃 ...

  • 春秋弑君篡位第一人的州吁,碰上了大义灭亲的石碏

    在中学时代大家读过一篇叫<石碏(读却)谏宠州吁(读需)>的文言文,讲的是春秋时期,卫庄公已经立了完为太子,但是他却非常宠爱另一个宠姬所生的儿子州吁,州吁喜欢舞刀弄枪,琢磨兵法,卫庄公便让他 ...

  • 战国纪(夏)九

    周烈王五年.秦献公十四年.鲁共公六年[公元前371年] 魏伐楚,取鲁阳.[史记.魏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赵与秦战高安,败之.[史记.赵世家] 赵与秦战高安,秦师败绩.[大事记.二] 约本年,韩严 ...

  • 桓公十一年(二)葬郑庄公

    零 前言 公元前702年,庚辰,周桓王十九年,鲁桓公十一年. 继春天四国会盟之后,刚进入仲夏,郑国的国君姬痦生就崩了,史官商议后,决定给他一个"庄"的谥号,史称郑庄公. " ...

  •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六十)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三江有月<骗不死人>(六十) 实际上,周厉王并不是历史上唯一失去话语权的非末代帝王,两千多年后的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就因为不招文官们待见且其无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