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孤山放鹤亭林逋墓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 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林启纪念馆旁边的池塘,池中建一小岛,两只白鹤雕塑立于草坪之上,作交颈和鸣状。
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闻其名,赐粟帛,并诏告府县存恤之。逋虽感激,但不以此骄人。人多劝其出仕,均被婉言谢绝同,自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林逋终生不仕不娶,无子,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既老,自为墓于庐侧,作诗云:“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有人问:“何不录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有心人窃记之,得300余首传世。天圣六年(1028)卒,年六十一,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州为上闻,仁宗嗟悼,赐谥“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庐侧。事见《宋史》卷四五七《隐逸传》。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传》。
登上台阶,前面就是放鹤亭。
浙江省杭州西湖孤山放鹤亭。北宋诗人林逋隐居孤山,植梅养鹤之处。为纪念这位隐者诗人,元代郡人陈子安建“放鹤亭”于孤山北麓。后日久废圮,明朝嘉靖年间钱塘县令王代进行重修扩建。现在的放鹤亭是1915年重建的,后来又有过多次修葺。
西侧柱联为吴棣华题:华表千年遗蜕可闻玄鹤语,孤山一角暗香先返玉梅魂。东侧为范松上题:梅花已老亭空鹤,处士长留山不孤。
放鹤亭匾额为杨学洛书。杨学洛,字云门,杭州人,清代书法家,写碑高手,名山古迹留有众多手笔。
林逋爱梅,更是赏梅高手。每当梅花开时,他便不再出门,惟以诗酒盘桓其间,浅盏微吟,自成绝唱。有首《山园小梅》如下: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斜横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逋潇洒恬淡的田园生活,受到不少读书人的仰慕,常有名士前来与之谈诗论画,品评古今。陈鹤有一首《题孤山林隐君祠》吐露了仰慕之心:孤山春欲半,犹及见梅花。笑踏王孙草,闲寻处士家。尘心莹水境,野服映山霞。岩壑长如此,荣名岂足夸。
苏轼比林逋晚出生整整70年,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调任杭州通判,这时林逋已去世43年。当他读到林逋的诗后,在其诗笺后面写下一首《书林逋诗后》抒发感情。这首诗被明末清初的学者张岱收录在其《西湖梦寻》中: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我不识见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林逋作诗是随心而发,随写随弃,散失较多。其侄孙林大年在他去世后,收集其诗作,编成《林和靖先生诗集》,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为其作序。他在《林和靖先生诗集序》中写道:“诸孙大年能掇拾所为诗集,请予为序。”“其诗时人贵重甚于宝玉,先生未尝自贵也,就辄弃之,故所存百无一二焉。”
放鹤亭旁还有林和靖墓,墓畔曾有林和靖生前所养“鹤皋”的鹤冢。这里曾被誉为“梅林归鹤”,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林逋清贫一生,四壁萧然。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说,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坟墓,只找到一个端砚和一支玉簪。相传林逋死后,山坡上他亲手种植的梅树,居然漫山遍野又为他重新绽放了一次。花若有情,人何以堪?
据说,林逋活到62岁死后,两只白鹤不吃不喝,整天哀鸣,最后竟在墓前哀鸣而死。友人将它葬于主人的墓侧,取名为“鹤冢”。
林逋(967—1028)字君复,谥号和靖,是北宋时期隐逸诗人的杰出代表,曾隐居孤山。
墓位于放鹤亭西南23米的台地上,坐南朝北,始建于北宋,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设墓碑,后历经维修。现存清代修复的圆形墓冢及青石墓碑。
圆锥形墓冢前立有一通青石墓碑,碑上刻“林和靖处士之墓”一行楷字。虽历经一百多年风霜雨雪,字迹仍清晰可辨。
匾额“林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题写
林启,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出生于福建侯官,字迪臣,福建侯官人;是清同治甲子(公元1864年)举人,于清光绪丙子二年(公元1876年)中进士,担任过编修,陕西学政,后又任浙江道监察御史。提出过“简文法以核实政、汰冗员以清仕途、崇风尚以挽士风、开利源以培民命”的政治主张。
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可慈禧太后却挪用建海军的经费去建造颐和园。林启听后十分气愤,毅然上书:“请罢颐和园之役,以苏民国”,得罪了慈禧太后和亲贵大臣,被外放到浙江任衢州知府。他在衢州任职虽不到两年,却做了许多好事,这些好事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重视生产,发展经济;二是兴办教育。后来又调到杭州任知府。他摒弃一切官场陋规,刚正廉明,勤于治理,倡导务实之风,杭州市民称他“守正不阿,精明笃实。”史书记载,林启“守杭五年,政平人和”,“治杭得其政,养士得其教,为匹夫匹妇得其利”。
林启最大的政绩,还在于他兴办教育,开创了杭州近代教育的先河。林启治杭四年,在兴学建校活动中有突出贡献。他建议浙江巡抚利用籍没的普慈寺寺屋兴办新式学堂,取名求是书院。求是书院在光绪二十三年正月成立,浙江和杭州的近代高等教育从此开始。初办时,林启兼任总办,每逢望日(每月十六日),总亲临书院课学,命题阅卷,督促甚勤。
书院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史地、博物、音乐、英语、日语等现代课程,购置了教学仪器和图书,还聘请了美国人王令赓担任总教习,请两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学者任教习,成为当时传播新知识、新思想的场所,邵裴子曾说求是书院“为浙江革命思想重要源泉之一。求是书院成立不过三年而校内革命思想已蓬勃发展,后来参加革命的亦有其人,成为本省及全国革命史上不可或缺之一部分”。求是书院后来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浙江大学。
林启十分关注蚕桑,在任衢州知府时,就大力提倡发展蚕桑。调任杭州知府后,他看到由于蚕桑技术落后等原因,“蚕病蚕窳而丝劣”,蚕丝生产衰退,农民养蚕欠收,就兴办了注重课堂教学与实习的蚕学馆(现浙江理工大学),目的在于除去蚕之微粒子病,选育佳种,把优良的饲养技术传授给学生,然后推广到民间。蚕学馆在金沙港一带择30多亩地为馆址,经费由布政司拨给。
蚕学馆设有动植物、理学、蚕体生理、病理、解剖、气候、土壤、饲育、植桑、缫丝、采种等课程,是当时中国开设课程最多的综合性高校,理工结合,比同期的华夏大学开设课程还多。并在杭州城内和湖州设置了试验场。蚕学馆学制为两年,学生多为秀才,向全国招生。蚕学馆不仅供给伙食,还给每个学生3块钱零用钱。林启自兼总办,请在法国留学时学过选种的江生金任总教习,聘请了日本蚕学家轰木长子、前岛次郎、西德德太郎等为教习。还派毕业生去日本学习养蚕和制丝技术。蚕学馆的兴办,对全国蚕桑丝绸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蚕学馆现已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创新性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林启又在大方伯原圆通寺建立了养正书塾。这圆通寺里原有和尚,但这些和尚不守清规,倚仗官势,做了许多坏事,被百姓告发。林启对此事进行了调查,掌握确凿证据后,查封了寺庙,并挫败了在寺院旁办广济医院的英国人梅藤更想要霸占寺院的企图。
1901年11月,养正书塾改为杭州府中学堂。辛亥革命以后,改称浙江省立第一中学校。1923年,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合并。1927年起高初中分置,高中称为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林启为杭州中等学校的创办开了先河。以后,杭州一些中等学校陆续开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