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不养阴,外寒内热最伤身!两招让你精气足,润五脏!
冬季虽然天气寒冷,可是很多人却出现了上火的症状:咽喉肿痛、牙疼、溃疡、鼻出血等等。
为什么这么冷的天气
人反而会上火?
年底了聚会多,好吃的也多了起来,烧烤、海鲜、麻辣香锅、羊肉......
越是肥甘厚味吃多了,越容易脾胃堵着上火;越是辛辣刺激吃多了,越容易伤津耗液上火;越是炒过的,温性的,越容易上火。
太忙压力太大,太累也会上火。作息时间不规律,夜晚休息不够、过度劳累等也是导致上火的重要原因。
冬季天气寒冷而干燥,再加上室内开通暖气的话,会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会渐渐出现:出汗、嘴唇干、鼻子干燥、皮肤干燥脱皮、心情烦躁……
尤其是小朋友,在开着地暖、热空调或电热汀的房间里待久了,很容易出现嘴唇干紫、褪皮,上火等症状。在空调和地暖里呆久了,热和燥都会伤津。
阴虚本来就是身体里阴液不足的人,如果身体是一口锅,阴是锅里的水,阳是锅下面火散发出的热能。当热能ok,但锅里的水太少(阴虚之人)那锅肯定被火烤得很烫,(所以阴虚的人热症偏多,口干舌燥,下午脸上农村红,舌红)。
如果这时候,再往锅里加一点点热油(羊肉性温助热),这个锅肯定会冒热气(上火)。
这类人往往舌边尖红,脾气火爆,入睡困难,动不动说话像吵架一样的,情绪波动很大,心肝火旺的人也容易上火,尤其熬夜后。
这类人舌苔黄腻,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吃一点补的就上火,吃一点红枣阿胶都上火,脸上永远像洗不干净一样,头发容易出油,容易长痘痘,身重困倦。
身体上半部分反复口腔溃疡发作,牙龈肿痛,发痘痘,但双脚是冰冷的,肚子是发凉的。
当饮食起居,还有体质偏颇,再碰上气候因素时,就会放大“上火”。
每当这时,大多数朋友以为是上火,多喝水就好,结果没啥用,该干还是干。
朋友这正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告诉我们濡养脏腑的津液精血不足,该养阴了。
养阴养三宝:血、津、精
巩固生命根基,健康过冬
此时正是需要养阴的时节,尤其是中老年朋友,人体的阴气已经衰减一半,若不重视养阴,导致阴津亏虚,容易增加疾病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等。
同时,现在阳气微动,但还处于藏的阶段。阳气越藏,越容易蒸腾阴液,造成体表凉润,但身体里有内热,心烦、口干、想喝凉水,总感觉胸口有团火,越到晚上越不舒服。
因此,在冬天除了补阳,还需要滋补养阴。一方面养阴可以调动阳气,达到阴阳平衡,一方面,还能助阳气更好的潜藏,阴越旺,阳越藏。
养阴第一宝:叩齿
开发身体中的一口甘泉
叩齿不仅能保留精气,还能让眼睛明亮、耳朵灵敏,同时,还能调养脏腑。
在早晨醒来后,先闭目醒神,然后全身放松,然后上下牙齿有节奏的互相叩击20次,力道可轻、可微重,主要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来。
叩齿后,接着用舌头贴着上下牙齿搅动,注意哦,力道要柔和自然,线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20次。
艾灸四穴
说到养阴,除了叩齿吞津,还离不开补血固精,艾灸就很合适,它具有温肾固精、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和血之功效。
艾灸取穴:
可消除中焦的阻碍,让上焦的火气往下走。
艾灸三阴交,不仅能调和气血,还能补先天、后天之本,滋阴明目。可引火下行,让身体的血流动,滋润全身。
复溜穴是肾经的经穴,也是肾经的母穴,能让“死水变活水”,按揉刺激它,能让人体津液和血液重新循环起来。
复溜穴,五行属金,既能生肾水(金生水),又能平抑肝火(金克木),相当于六味地黄丸啊,能改善夜间烦热失眠、咳喘盗汗、口感尿频等问题。
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为井穴,堪称养阴的第一大穴位。它是肾经的源头,把它养好了,肾气就会源源不断。经常因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咽喉肿痛的朋友,可一定要多灸灸,能滋阴清热。
还可以用手搓涌泉穴,这样能通畅气血,交通心肾,因为手上的劳宫穴属心包经。睡前搓脚,还能安定心神,改善失眠多梦。
1、保证室内空气湿度。平时要保证室内空气湿度,暖气房、空调屋内可放置一盆清水,或配备加湿器,把房间湿度维持在50%左右;
2、注意随时补充水分,冷却体内燥热,促进表皮循环;
3、注意保持饮食平衡。控制进食辛辣食物的频率,多吃清火蔬菜水果;平时少吃油炸、烧烤食品;
4、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避免过度疲劳,减少上火的可能性。
在冬天,养阳能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抗外邪,但也不要忘了养阴,达到阴阳平衡~
就好比黄帝内经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四时,有计划有规律的养生,才能健康过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