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者的朝圣

梵高生前只卖了出一张画,就是那张《红色葡萄园》。那是梵高在 1888 年画的,1890 年经由弟弟提奥售出,售价仅 400 法郎,差不多相当于当时 400 条法国面包。

事隔一百三十年,现今梵高画价如何?

● 1987 年 6 月在伦敦苏富比,拍卖《特林克泰尔桥》( 1888 年),以 2024万美元拍出。

● 1989 年 3 月在伦敦佳士得,拍卖《向日葵》( 1888 年),以 3985 万美元拍出。

● 1990 年 5 月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自画像》( 1888 年),以 2640 万美元拍出。

● 1994 年 5 月在纽约佳士得,拍卖《嘉舍医生画像》( 1890 年),以 8250万美元拍出,那是当时全世界有纪录以来最贵的油画。

● 1997年5月在纽约佳士得,拍卖《餐馆内》(1888年),以1030万美元拍出。

● 1997 年 10 月在伦敦苏富比,拍卖《普罗旺斯秋收》( 1888 年),以1470 万美元拍出,此画是创天价的纸上画作。

普罗旺斯秋收 1888 年

以上的梵高天价作品,大部分画于 1887 年到 1890 年,也就是他自杀前两年。

当时的梵高辗转于阿尔勒、圣雷米、奥维三个地方,可以说是他心情最沮丧时创作的,但又是最富创造力的作品。

肉店一览(到阿尔勒的第一张画)1888 年 2 月

01

心路历程

艺术家一生中遭遇的困境各不相同,但仿佛是早已注定了一般。

尤其是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往往不屈于多舛的命运,现实的残酷和坎坷成为他们深刻的历练,激发他们热爱并忠诚于艺术的坚强意志。

画家自画像 1889 年 9 月

然而我们并不是要特别强调,艺术家悲剧生涯的必要性。我们不该被传说的神奇所迷惑,而忽略了关注实际能代表他们真正精神的作品。

当然也不能单就他们一生中穷困潦倒的程度来判断他们的作品。

吊桥 1888 年

今天的梵高桥

02

狂热燃烧的生命

梵高作为一个画家的经历很短,不过是 27 岁至 37 岁这短暂的十年。而且这十年期间,他真正有所发挥的只是在南法的阿尔勒、圣雷米以及在巴黎近郊奥维的三年。

这三年期间,他炽热地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在绘画上展现着耀眼的光芒,以巨匠的风范,尽情挥洒着生命中的血泪。由他遗留下来的大量作品、信件,可窥知他行动的轨迹。一切都在证明这种狂热的激烈。

他突破了绘画技法的条条框框,将内心世界透过画笔发展到极致,这是到后期野兽派和表现主义时代才能了解的艺术。梵高表现的主题对现代绘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他也是激发 20 世纪新绘画观的原动力之一。

星夜 1888 年,从《播种者》以后,梵高呈现在绘画上的实验性日渐增强,而后终于以这一幅《星夜》达到顶峰。
些许的橘色,使蓝色更具震撼性,同时黄色和淡紫色把蓝色衬托得很鲜明。天空方面,他用重复交叉的画法,画出一条厚涂的银河和许多朦胧而暧昧的星星。水平的线条可表现河面的流光,斜线则使画面底端的陆地不至于和河流相混淆。
有丝柏的麦田 1889 年,火焰一般摇动的麦田,冲天的丝柏及橄榄树,漩涡状的云朵,正显示了某种不稳定的情形,但相互间受抑制的色调却形成寂静的统一。

03

欲望不能满足的行动派

梵高经常在追求某种事物,同时经常无法获得满足。

纵使他最后以画家为天职,可他是否真正得到了满足呢?他贫穷又缺乏书籍画材、缺乏爱,梦想着有“艺术家的乐园”,希望有个“共同的画室”(南方画坊),一直期待自己的画作能够变成金钱的日子的来临。

煎饼磨坊 1886 年10 月中

巴黎的房舍屋顶 1886 年夏末

巴黎的房舍屋顶 1886 年夏末

梵高很想把绘画当成一生的职业,但他的种种欲望不能被满足,不能如愿以偿。

透过绘画的技巧和色彩,他的倾诉被净化,提升为不同于普通欲求的表现,而达到人类普遍心情流露的境界。

他表现的不仅是缺乏爱的孤独感,也是宇宙中渺茫的孤绝感;不仅是喜爱、高兴,且是与自然合一的高昂生命力;不仅有内心的感动,且有潜藏的神秘,触摸时空的永恒性。

秋收 1888 年 6 月,图中为阿尔勒炫目的太阳,明朗而辽阔的田园风景。画面中央的手推车牵引整体的构图,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和感恩之情。

04

愿做巨人普罗米修斯

梵高曾说:“与其当一位胜利者,不如当一位失败者;与其当宙斯神,不如当巨人普罗米修斯,比较容易有适当的环境。”

这显示当时他的环境,并不适于富有预言性的伟大胜利者。然而当时的艺术家们并没有反映过悲惨的状况,他们的作品中反而充满着安定和快乐。

梵高的作品也不例外。大部分的人由于受了他的传记的影响,产生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因而误认为他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悲剧性。事实上,梵高的大部分作品,依然在描绘安定寂静的世界。

朗格鲁瓦桥 1888 年 4 月,安定的构图和明快的画面,反映出这是梵高短暂稳定时期的最佳作品,也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

05

“梵高热”走向高潮

1970 年美国著名歌星唐·麦克林唱出《梵高之颂·星月夜》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的梵高名作《星月夜》就无法下墙,因为专程前往欣赏这幅名画的观众太多,很多观众伫立画前,甚至感动得流下眼泪。

这位生前坎坷寂寞的画家,死后却有千千万万热爱他的粉丝,且梵高迷的热情也从未间断,恰说明梵高魅力无限。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星月夜》

伟大艺术家创作出令人刻骨铭心的巨作时的吉光片羽,实在令人感慨。出版人何恭上以朝圣之心、前后三次走访梵高当年作画的南法阿尔勒、圣雷米,以及他人生最后两个月停留的、创作最丰富感人的奥维。

从流传下来的素描、画作、信件中按图索骥,配上实地拍摄照片,拼凑出一个你闻所未闻的梵高。他以感性的文笔捕捉梵高的创作意念、背景动机和其画风特色的演变,让你在他流动的笔触间探寻梵高艺术的奥秘。

以此,才有了这本《梵高噢!梵高》

在《梵高噢!梵高》面世之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也曾出版何恭上的《梵高星月夜》。

作者何恭上当年三进三出梵高写生地,每一次都对照梵高书信集,每一个点都有无限的感怀与寄情。在书稿整理期间,有太多的文字与资料无法割舍,编一本书太厚就把它分割为二,一本为《梵高噢!梵高》,另一本即为此《梵高星月夜》。

“如果你问我二书有什么不同?我想是前一本没法记载完全,或者前本所写又不能完成表达的细节,希望在这本书中完美呈现。”

06

装帧细节不得不提

在为读者奉上梵高的真诚和诗意的同时,这本书的编辑老师们同样奉上了他们的真诚和诗意。

平装书使用裸背装难得一见,这样也使得你在欣赏内页彩插的时候,可以完整一览梵高画作的全貌。内页设计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排布一些跨页插图。

为了让这本书与更多的灵魂相遇,我们还做了这些,确实很难不支持。

《梵高星月夜》+《梵高噢!梵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