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觉人生无作为:愿君多读黄公望!
中国画按内容分为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中国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及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闻名于世界;以极高的艺术价值,影响于世界画坛。中国画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秀的国画作品,还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远离电脑和手机游戏,有更多时间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身心健康。国画讲究的是意境,通过笔墨抒发个人的感情,描绘美好的人生。学习中国画,可以慢慢地体现出真正的真善美,画中国画使人心态平和所有的情绪都可以通过画画平和下来,赏中国画可以静心,静气、静神,养气质,是一件陶冶情操的事情.

.............................................................................

.............................................................................
先看一下《富春山居图》的全貌(横屏观看会更美丽):
.............................................................................

《剩山图卷》 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



《无用师卷》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生活里,我们翻山越岭,登舟涉水,山一程、水一程,有时候走着走着,顿觉一生一事无成,便开始抱怨自己碌碌无为。
人生若觉无作为,请读读黄公望。

凉亭里的士大夫
01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是从懂得认识自我开始的。
在古代,50岁已是人生暮年,也许等待黄公望的除了死亡,也就剩下死亡了。
可死亡从来不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人未老,心已死,心死了,时间也会跟着死了。
对于黄公望来说,他的人生盛宴才仅仅是刚刚开始!

凉亭对岸的渔夫
02



渔夫
03
元朝至正七年,这一年黄公望整整79岁。
那是一个秋天,落叶缤纷。黄公望和师弟无用,从松江游历到浙江富阳。
只见富春江面,江面如练、渔歌唱晚,他跟无用说:我不走了,我留下来画画。
无用说:你自己留下来,没有人照顾你怎么办?
黄公望一个人坐下,气定闲神。不管无用师弟如何劝他,他也纹丝不动。
无用师弟只好一个人独自云游去了。
79岁的黄公望在富阳住下,每天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地到富春江边看山看水。
一天中午,黄公望来到城东面的鹳山矶头,坐在富春江边的礁石上,拿出纸笔,对着江岸开始作画。突然背后有人一把将他推入江中。
推他的人是黄公望以前的上司张闾的外甥汪其达。
当年黄公望在监狱里供出了张闾的罪行,汪其达怀恨在心,这恨一装心里便是30年。查到黄公望的行踪后,就偷偷下了毒手,要致黄公望于死地。
黄公望掉进江里,差点没命,这时正好有一个樵夫路过,扔了担子跳入江中,把黄公望救了起来。
樵夫古道热肠,跟他说:既然有人要害你,你这么大年龄了,又不能自保,我家住在江边的山上,你住我家吧。
黄公望步履蹒跚,跟着樵夫踏上了沿江而下的驿道,走了不到十里路,来到一个叫庙山坞的山沟里。当登上一道山梁,眼前出现了一片凸起的平地,零星住着七八户人家。
此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酷似一只淘米的竹编筲箕。黄公望举目四望,此处山峦起伏,林木葱笼,江水如练。整个富春江尽收眼底,景致奇美!


樵夫
04
黄公望就此住下,一住就是四年。这四年里,天一亮,黄公望就戴着竹笠,穿着芒鞋出门,沿江走数十里,风雨无阻。
遇到好景就停下来画,心随念走,身随缘走,在他删繁就简的人生里,所到之处皆为风景。
人真正的成熟,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99%的事情,对于我们和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
黄公望就是这样的人,他只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自己关心、倾注的1%的美好事物上。
周围的人看着黄公望都说:这个老人,都快死的年纪了。每天还活得匆匆忙忙,何必呢?
而对于黄公望来说,死是一件并不着急的事,他每天快要忙死了,忙着做自己该做的事。总是有画不完的画,写不完的字,走不完的路,看不完的景。
他是真忙,忙死了!
除了画画,黄公望常常接济村里人。
有一次,他拿出一幅画,落款“大痴道人”,让樵夫带到城里去卖,并嘱咐:没有十两银子不要出手。
樵夫一听,这张皱巴巴的纸要卖十两银子,觉得这老人准是想钱想疯了。当他来到集市,铺开那张纸。立马有买家过来,掏出十两银子,买了就走。
樵夫很吃惊,自己就是砍一年的柴,也挣不到十两银子啊。
这以后,黄公望每两三个月就让樵夫去卖一幅,卖画所得全部接济村民。这个村被黄公望的画生生包养成了小康之村。

无人的渔船
05
黄公望80岁那年,开始正式画《富春山居图》。
他要在这幅画中讲述一条河流的一生,
他要在这幅画中,讲述时代和人类的悲喜。
对于别人来说,画如此大画,本来就是艰难的,更何况是一个80岁耄耋老人呢。
可对于黄公望来说,他做每件事从不管别人如何评价,我高兴,我开心,这就够了,我就是要在纸上出发。
虽然我已80岁,难道就应该“泯然于众”,内心的感受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富春江的四面,有十座山峰,峰峰形状不同,几百棵树木,棵棵姿态迥异。
黄公望踏遍了富春江两岸,背着画卷带着干粮一路前行。渔舟唱晚,樵夫晚归,山林寂静,流水无痕都变成了他人生的注脚。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用了四年,和河流真正的对话。对话中,可以说富春江读懂了黄公望,黄公望也读懂了富春江。

春夏之景
06
四年之后,黄公望84岁,被后世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全部完成。
在这幅画里,
有苏东坡想看的“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也有屈原想看到的沧浪之水,可以濯吾缨。
黄公望仿佛听到河流喜悦的声音。
也听到了河流哭泣的声音,
听到自己科考时的得意,
也同样听到了他46岁时坐牢的痛苦。
画中,黄公望把人藏在山水之中,画里有8个人,一般的人只能找到5个。在黄公望看来,人在山水之中,不需要被别人看到,领悟与回顾,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600多年前,80岁的黄公望用了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完成自我。
和我们普通人相比,黄公望也许是苦闷的,没有灯红酒绿,也没有推杯换盏的声色犬马,而人的生命中最承受不起的不是劳苦、不是疲惫,而是轻浮,轻浮得没有生命的重量、没有生命的价值。
黄公望也是幸福的,在这幅“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的画里,他找到了整个世界。
现实生活里,我们常常听别人说自己年龄大了,无法前行。
其实真正牵绊自己前行的原因不是年龄大了,而是懒惰和怀疑。真正要出发的人,随时出发,便会海阔天空。
作家三毛说:“等待和犹豫是这个世界上最无情的杀手。”你一直在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做你想做的事,然后又一直在犹豫中虚度时光。
试想一下,当我们在80岁的时候,还有没有勇气为自己准备新的追求,还有没有勇气做选择,还能不能真的坚持做一件“不死不休”的事儿?


秋冬之景
07
当黄公望将《富川山居图》画完,他长舒一口气,重重将笔扔入江中,长吁这一生,我完成了。
这些年,他的师弟无用到处找他,公元1353年,无用师弟终跟随着卖画的樵夫找到了黄公望。
当看到巧夺天工的《富春山居图》时,无用师弟热泪纵横。
而喜极而泣的黄公望则不发一言,悄然在画卷题字,举手将自己用了全部生命完成的《富春山居图》,赠予无用师弟。
四年的呕心沥血,黄公望毫不在意,与其获取浮名,不如一场君子之交。
与现在的人相比,黄公望才是真的洒脱,也是真的旷达,他像是一个种花的人,种下、施肥、然后用数年之久等待花开,花开一瞬,他却将花摘下,举手赠予他人。
真正的旷达就是享受追求的过程,而从不在意结果的得失。
真正的洒脱是广厦万间,我夜眠不过七尺,良田千顷,我日食不过三餐。我想要的很少,心满意足,这就足够了。
一年后,黄公望长笑而逝。至今依然可以想到,663年前,一位元朝的老人离世,在离世时,脸上一定无比安详,面带微笑。
他的一生毫无遗憾地走了!

大面积的留白与小桥连接的画面
08

1938年,《剩山图》进入浙江博物馆,1948年,《无用师卷》辗转到达台湾。从此《富春山居图》前后两截分隔两地。
2011年6月1日,距离吴洪裕烧画那一年,整整过去了361年。
《富春山居图》的两截,《无用师卷》和《剩山图》才在分别之后,正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重新遇见。两岸的文化人说这叫:
“山水合璧”!
这一切,就像一个人的命运,生死别离,天涯断肠,就如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故事到此讲完了,讲故事的人最有心,听故事的人总动情。

黄公望的落款和印章(最下方的第二和三为黄公望所印)
09
600多年过去,当年80岁的黄公望在富春江畔驻足,然后用了整整用了4年,只做了一件事。
今天,学会了如何生存的我们,却远没有学会如何生活。我们迷失了,忘了不论多大的事业,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生活。
如何才能找到自己,其实答案就在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里。
今天我们学习黄公望,是学习选择。
生活有两条路,一条是社会要求我们走的,一条是我们自己想走的,你只有坚定内心的选择,并奔赴向前,才能活出真正的那个自己。
今天我们学习黄公望,是学习等待。
在匆忙的生活中,试着放缓自己的脚步,让等待变成一种心态,一种态度,只有坦荡如水时,你才能看到最美的东西。
今天我们学习黄公望,是学习洒脱。
让自己洒脱地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只有这样,你的生命走出去时才不会慌张。
今天我们学习黄公望,是学习寻觅。
若你还算年轻,你还敢不敢沸腾一下血液,绑紧鞋带重新上路,敢不敢勇敢一点儿面对自己,去寻觅那些能让自己内心强大的力量?
然后,此生无憾!
黄公望写山水诀
1、近代作画。多宗董源李成二家。笔法树石。各不相似。学者当尽心焉。
2、树要四面倶有干与枝。盖取其圆润。
3、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
4、树要偃仰稀密相间。有叶树枝软。面后皆有仰枝。

5、画石之法。先从淡墨起。可改可救。渐用浓墨者为上。
6、石无十步真。石看三面。用方圆之法。须方多圆少。
7、董源坡脚下多有碎石。乃画建康山势。董石谓之麻皮皴。坡脚先向笔画边皴起。然后用淡墨破其深凹处。着色不离乎此。石着色要重。
8、董源小山石。谓之矾头。山中有云气。此皆金陵山景。皴法要渗软。下有沙地。用淡墨扫。屈曲为之。再用淡墨破。

9、山论三远。从下相连不断。谓之平远。从近隔开相对。谓之阔远。从山外远景。谓之高远。
10、山水中用笔法。谓之筋骨相连。有笔有墨之分。用描处糊突其笔。谓之有墨。水笔不动描法。谓之有笔。此画家紧要处。山石树木皆用此。

11、大概树要填空。(去声)小树大树。一偃一仰。向背浓淡。各不可相犯。繁处间疏处。须要得中。若画得纯熟。自然笔法出现。
12、画石之妙。用藤黄水浸入墨笔。自然润色。不可用多。多则要滞笔。间用螺靑入墨亦妙。呉妆容易入眼。便墨士气。

13、皮袋中置描笔在内。或于好景处。见树有怪异。便当模写记之。分外有发生之意。登楼望空阔处气韵。看云采。即是山头景物。李成郭煕。皆用此法。郭煕画石如云。古人云。天开园画者是也。
14、山水中惟水口最难画。
15、远水无痕。远人无目。
16、水出高源。自上而下。切不可断脉。要取活流之源。
17、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众峰如相揖逊。万树相从。如大军领卒。森然有不可犯之色。此写真山之形也。

18、山坡中可以置屋舎。水中可置小艇。从此有生气。山腰用云气。见得山势高不可测。
19、画石之法。最要形象不悪。石有三面。或在上。在左侧。皆可为面。临笔之际。殆要取用。
20、山下有水潭谓之瀬。画此甚存生意。四邉用树簇之。
21、画一窠一石。当逸墨撇脱。有士人家风。纔多便入画工之流矣。

22、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目。然后着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更要记春夏秋冬景色。春则万物发生。夏则树木繁冗。秋则万象粛杀。冬则烟云黯淡。天色模糊。能画此者为上矣。
23、李成画坡脚。须要数层。取其湿厚。米元章论李光丞有后代儿孙昌盛。果出为官者最多。画亦有风水存焉。
24、松树不见根。喩君子在野。雑树喩小人峥嵘之意。
25、夏山欲雨。要带水笔。山上有石。小块堆其上。谓之矾头。用水笔晕开。加淡螺靑。又是一般秀润。画不过意思而已。
26、冬景借地为雪。要薄粉晕山头。

27、山水之法。在乎临机应变。先记皴法。不杂布置。远近相映。大概与写字一般。以熟为妙。纸上难画。绢上矾了好着笔。好用颜色。易入眼。先命题目。此谓之上品。古人作画。胸次寛阔。布景自然合古人意趣。画法尽矣。
28、好绢用水喷湿。石上槌眼匾。然后上帧子。矾法春秋胶矾停。夏日胶多矾少。冬天矾多胶少。
29、着色螺靑拂石上。藤黄入墨。画树甚色润好看。
30、作画只是个理字最紧要。吴融诗云:良工善得丹靑理。
31、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处。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有许多滋润处。李成惜墨如金是也。

32、作画大要,去邪甜俗頼四字。
33、山水之作,昉自汉唐,古笔遗墨,不复多见。米南宫评品称董北苑无半点李成、范宽俗气,一片江南景也。厥后僧巨然、陆道士皆宗其法,陆笔罕见,然笔往往有之,亦有逼于董者。其有学于然者曰:“江贯道用墨轻淡匀洁,林木树叶,排列珠琲,宋人亦珍之,视然则大有径庭矣。”作山水者,必以董为师法,如吟诗之学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