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岗:歌声寂寥的报社巷
九龙岗:歌声寂寥的报社巷
崔小红
阳春三月,杏花开了。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乘坐122路公交车前往民国小镇九龙岗,去看看那条神往已久的报社巷。
报社巷,并不是一条规整的“一”字形小巷。而是由穿插在一片青砖汉瓦,释放着民国建筑风采的许多条狭窄的小胡同组成。
淮南早晨的清风是公允的,它来回游走,不偏不倚,轻轻荡漾在落寞已久的报社巷。晨风柔柔,报社巷里的菜花静静地纹丝不动。
自1865年中国民族工业开始起步以来,以人口密集的城市化和劳动分工的专业化为特征的工业社会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发芽。
淮南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促成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于1930年成立淮南煤矿局,局址设在九龙岗。淮南因煤而兴起,这为她后来成为一座朝气蓬勃的工业化城市预设了雏形。
我无法确定八十多年前,淮南煤矿局建成时的锣鼓是否喧天,只知道八十多年后的今天早晨,天气晴朗,报社巷的空气中弥漫着寂寥的花香。
1938年,淮南沦陷。1945年,国民政府光复淮南。1949年前,报社巷的前身——淮南煤矿局招待所落成。这个招待所后来成为淮南市委市政府和矿务局宾馆的共同前身。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一年后,在淮南解放纪念日这一天,中共淮南矿区委员会等机构一起决定创办一张淮矿工人报,这是《淮南日报》的前身。报社后来迁址到淮南煤矿局招待所的天字号办公,就是我现在涉足的地方。
1956年,淮南市委由九龙岗迁往洞山。1957年,报社也迁往洞山。它留给九龙岗的是一片颇具民国风范的建筑群,以及报社巷的名称。
早晨,报社巷里洒满阳光,光线落在汉瓦的一块块青苔上。屋檐旁的石榴枝条一丛琐碎,沉住气似的不吐露丝毫绿意。这里是天字号招待所,建筑风格独特。在硬山的汉瓦屋顶上面,树起一个保护天窗的小阁。
山墙被瓦匠捋的挺直,能看出来是大工匠的手笔。这些民国建筑走过八十多年的风雨,时至今日已步履蹒跚,正站在我的面前歇口气,静静地沉默不语。
这些砌用山墙的一块块青砖质地细腻,每块砖上都打印着“HNK”的英文字目,它是不是“淮南矿”的音序首字母呢?这堵青砖墙完全用文字砖砌就,在淮南市,甚至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
报社巷的天字号建筑有些已经坍塌,一棵橡皮树扭曲着身体,顺着青砖的缝隙从墙根处开始向上挤着生长,它的枝干与青砖互为契合,居然长到一堵墙的高度。
那些坍塌的房顶,有的中间那根粗大的檩条还在。有的还没有脱落的屋椽上依然架起一块块铺设整齐的望板小砖。有一间屋顶完全坍塌的房屋,木质的门窗居然还直立在那里,像是一位忠于职守的看门人。
透过这扇门窗和空空的房腔,残垣后面有一树的杏花正在浓烈地开放。几度的粉白谢了几度的春红,时光荏苒,岁月的脚步何等匆匆。无奈晚来寒雨阵阵,这份残存的民国建筑之美,正在我的目光里梳理着淮南早晨的春风。
九龙岗报社巷民国建筑群,既保留了东方古典建筑规整与对称的要素,又删繁就简,明显揉进了那个时代的新鲜成分。有着独特的风格,蕴含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它们经历了民国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研究民国现象的载体。它们是淮南的记忆符号,是淮南文化发展的链条。它们见证了淮南工业起步后的沧桑变化。
破败是它的外表,积淀的岁月是它的文化内涵。它是淮南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质。一经消失将无法挽回。
淮南,一座新型的美丽城市。自1950年建市以来,一直以锐意进取的姿态蓬勃发展。九龙岗是淮南重要的城市源头,是淮南这座生命之城的泉源。她颇具特色的民国建筑群,可以有效见证淮南的发展历程,可以让我们重温矿工们的首创精神。我们应该有足够的眼光,大气地正视那段历史,拿出保护民国建筑群的勇气。
希望淮南的早晨包容之光灿烂,希望报社巷的歌声不再寂寥。
《九龙岗:歌声寂寥的报社巷》
2017.3.17成文,2019.12.21修改
作者:崔小红,省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