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部精要·之十·《论语》精要·概述
——为政要鉴 经典心语 文言常备
甲 由来
《论语》的编撰,
开始于春秋末期,
而成书在战国初年。
从书中内容看,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记。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
“论语者,
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
门人相与辑而论纂,
故谓之《论语》。”
汉时,
《论语》有三种本子:
即《鲁论语》和《齐论语》,
以及古文本的《古文论语》。
《鲁论语》二十篇,
《齐论语》二十二篇,
《古文论语》二十一篇。
东汉末年,
大学者郑玄依据《鲁论语》篇,
参照《齐论语》和《古文论语》,
作《论语注》二十篇独传后世。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论语》。
乙 孔子
孔子的先世为宋国贵族,
做过乘田(管理畜养)和委吏(司会计)。
孔子在鲁国定公时,
曾任中都宰和司寇。
后因对鲁执政者季桓子和鲁定公所为不满,
而离开鲁国。
他曾周游列国,
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但都不为时君所用,
后来归死鲁国。
孔子晚年长期聚徒讲学,
开我国私人讲学的先河。
相传弟子多达三千人,
其中著名者七十余人。
孔子曾整理删定《诗》、《书》等重要古代文献。
还依据鲁史官所记《春秋》进行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而流传后世。
丙 意义
《论语》是我国儒家主要经典之一,内容丰富深刻,
寓有深邃的哲理。
《论语》思想范畴,
涉及社会政治、伦理道德、思想教育等方面。
《论语》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
影响最大,
时间最久,
程度最深。
中国在世界上被称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
与《论语》记述孔子思想与影响是分不开的。
中华民族宽大宏阔的伟大气魄,
扶颠持危、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风范等,
可以说,
诸多源于孔子思想的精华。
《论语》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
不仅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还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学思想的重要资料。
《论语》有助于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统治人民。
唐代魏征奏疏多次引用《论语》,
如:
“上好礼,
则民莫敢不敬;
上好义,
则民莫敢不服;
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等。
宋代赵普是赵匡胤的宰相,
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论语》对于中国文人甚至普通老百姓的处世为人、安身立命,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
《论语》的有关文化思想、道德情操以及政治精华是共通的。
应该予以积极学习和努力实践。
这对于我们实现”四三二一”的美好人生,
不乏至关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辛丑年二月十五日向导手撰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