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之初,为何能迅速突破前两道防锁线,却在湘江边损失过半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1934年4月,由于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不断失利,中共中央被迫决定撤离苏区,开始向贺龙红2、6军团所在的湘西地区进行战略转移。到10月初,参加长征的86000余红军战士来到了赣西南地区的于都河畔,这里是中央苏区的最南端,也是国民党军封堵苏区所设的第一道封锁线。

编辑搜图

▲粤军总司令陈济棠

第一道封锁线上,湘粤两军对围堵红军并不积极

在第五次“围剿”期间,国民党军兵分4路围攻中央苏区,其中,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键统领西路军,负责赣西北、湘东南等地区;号称“南天王”的广东省主席陈济棠则统领南路军,负责防止红军南下。蒋介石对于这两位“听调不听宣”的土皇帝也是欲除之而后快,想方设法督促他们派兵与红军血拼,最后打得两败俱伤,好让他消灭红军之余,也将湘粤两省大权收归中央。

但这两位也不是傻子,根本不愿轻易损耗实力。何键所部12个师另3个旅10余万人,主要精力都放在防御上,连续修筑了5700座碉堡、104座土寨,还有蜿蜒其间的1164里公路,然后就全军龟缩在这条碉堡防线中,轻易不愿挪动一步。陈济棠所部则更加放肆,数万部队虽然分散在江西到广东的漫长防线上,却从上到下都对“围剿”红军态度消极,甚至或多或少都与红军有所合作,其基层军官经常和红军做买卖,甚至出售禁运的药品和通信器材等。

编辑搜图

▲红军长征路线图

第二道封锁线上,中央军兵力有限

守军如此敷衍应付,以至于长征红军在随后4天内,有条不紊的从于都梓山的山峰坝,于都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靖石的渔翁埠等八大主要渡口,同时渡过了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之路。眼看湘军和粤军防守不利,蒋介石不得不派自己的嫡系中央军前往督战,10月30日,周浑元纵队4个师被调至湘赣边界的遂川、大汾一线布防,充当第二道封锁线的主力。

可惜,第二道封锁线北起万安,南至汝城、仁化、曲江,绵延百里,周浑元所部仅能防守其中一小段,大部分还要依靠何键、陈济棠的军队。但何、陈二人再次耍滑头,何键仅在防线正面布置了不足3个师的兵力,还是其麾下战斗力最差的3个师;陈济棠眼看红军已经远离自己的广东地盘,干脆连敷衍一下都省了,直接派出地方民团凑个人数而已。

编辑搜图

▲河南省主席何键

湘军首领被任命“追剿军”司令

眼看红军突破第一道和第二道封锁线之后,蒋介石意识到湘江很可能是阻止红军逃出生天的最后一道封锁线,遂放弃原有的门户之见,于11月12日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全权指挥湘江东岸包括中央军在内的所有部队,并向何键承诺,与红军作战的弹药消耗,全部实报实销。如此一来,何键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起来,更何况长征红军一旦突破湘江,下步就会进入湖南境内,加上贺龙所部,很可能将自己苦心经营数年的势力连根荡平。

因此,何键开始出死力在湘江防线上与红军作战,并一度派出4个师,对驻扎湘桂交界全州附近的红1军团发动猛攻。不久,李宗仁、白崇禧也派出5个师的桂系军队参加湘江之战,使得围攻红军的敌人达到26个师40万人,其中包括何键所部9个师,桂军5个师,粤军3个师和中央军薛岳部9个师,全都是各系统中的精锐之师,加上弹药由蒋介石负责提供,因此子弹、炮弹都想不要钱一旦肆意倾泻,给渡江的长征红军构成重大杀伤。

编辑搜图

▲红军在湘江边奋勇阻击

红军中央纵队行动迟缓

湘江上的大多数渡口,本来就缺乏大兵团快速渡江所需的地利和物资条件,仅有的少数可用渡口,也遭到了国民党空军的重点照顾,如百里至灌阳公路附近的界首渡口,这是从历史上就有名的古渡口,虽然江面狭窄,水流急快,但附近船只较多,红3军团工兵连很快找到12艘大船,再加上一些煤油桶作为浮筒,仅用了数个小时就迅速完成架桥任务。但敌人飞机频繁轰炸,导致桥面动荡无法通行。最终,在浮桥建成的次日,工兵连不得不忍痛将其重新炸掉,以免落入尾随而至的追兵手中。

此外,在湘江决战的关键时刻,长征红军中央纵队却行动迟缓,由于大量非战斗人员和物资设备的拖累,其每天只能行进20公里。在中央纵队未抵达湘江边之前,红军各部不得不以“甬道式”布局在两岸设防。其中,红1军团在全州附近的屏山渡遭到湘军刘健绪部16个团的猛攻;红3军团在新圩阵地阻击以凶猛著称的桂军主力;红5军团则在湘江东岸堵住了湘军的2个师

编辑搜图

▲红军渡过湘江

从11月27日至12月1日,担任阻击的红军部队每天承受敌人步兵冲锋、炮兵轰击和飞机轰炸的立体进攻,无暇修筑工事,很多时候不得不依靠白刃战与敌人争夺制高点,大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伤亡代价。其中,担任后卫的红3军团18团及红5军团第34师等部队损失殆尽,永远留在了湘江东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