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情怀|李俊华:《牡丹亭》随想
站在岚山之巅,举目四望,湘江古镇与龙光宝塔尽收眼底,三水六桥,步云飞虹历历在目,远山崎岖连绵直奔八闽百粤,湘水绵水在山下汇为贡江蜿蜒九曲,飘然西去,车水马龙田园村舍,风景如画使人心醉神迷,宠辱皆忘,禁不住引颈高歌"风景这边独好"!
早晨散步时继续听蒋勋先生的“聊红楼”第139讲。讲到了宝黛二人偷看禁书一节,说黛玉“看《牡丹亭》,只一会儿功夫就看了十几出,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听到这,也令我想起三十多年前初看《牡丹亭》时的情景。
八十年代中期是个百废待兴的时期,似乎发现了许多从没有看过的好书,《牡丹亭》就是其中一本,至今可见该书扉页上自己留的“八六年五月三十日购于宝鸡”的字迹。
汤显祖是明代晚期人,他的《牡丹亭》出版后,引起轰动。据同时代沈德符记载“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足见影响之大。当然,打动我、令我激动的也不止经典词句“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也有不大引人注目的如杜丽娘的塾师陈最良的上场诗“一生名宦守南安,莫作寻常太守看。到来只饮官中水,归去惟看屋外山”,展示出这位曾经的官僚、今日家教的清贫自守的风骨。那个调皮的丫头春香,总是怂恿小姐杜丽娘玩耍,不好好读书,令陈塾师愤怒而斥责她:“手不许把秋千索拿,脚不许把花园路踏”。自然,春天的诱惑不是老师的命令就可以压制的,杜丽娘还是尽情享受了春光洗礼“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大好春光确实拨动了美丽少女杜丽娘的春心,她有了“游园”“惊梦”等为礼教所不允许的越礼行动,终于被徒然渴望的爱情耗尽了生命。
英俊少年柳梦梅上场诗的下半阙“能凿壁,会悬梁,偷天妙手绣文章。必须砍得蟾宫桂,始信人间玉斧长”。杜丽娘在游园时梦到了与柳梦梅幽会,被得不到的爱情所扰,病体加重,临终时自画像一幅而死。三年后偶然至此的柳梦梅拾得此画,与画中人相会,上演了一场“生可以死,死也可以生”的旷世罕见的爱情生死劫。
杜丽娘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这是更加令人心灵震颤、惊肃动容的。也正像汤显祖在“题词”中所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清代冯小青也动情地写到“冷雨幽窗不可听,挑灯闲看《牡丹亭》。人间亦有痴于我,岂独伤心是小青”。呜呼,一出三百年前的爱情悲剧,扰动了古今多少痴男俊女的心灵,留下无尽的话题!
爱情的滋味,也就是生活的滋味......。
作者简历:李俊华,出生1956年,河北人。少年随父支援大西北到国企大厂当工人,自学写作,曾获央视征文三等奖,散文作品发布于海内外各网坛约近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