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生暮死:摇摇晃晃两亿年,长大只能活一天,说的就是它
生命是公平的,每一种生物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的循环,最终回归大自然;生命又是不公平的,它赋予不同物种的时长完全不一样,有的物种可以存活成百上千年,而对于有的物种来说,短短一天甚至几小时便是它们完整的一生。
说起自然界的长寿动物,乌龟、鲸类等都很容易被联想到,它们已经成为了“长寿”的代名词。那么,若说起世界上最短命的动物,你知道是什么吗?或许大家对它并不了解,但对它的名字一定不会陌生,它就是蜉蝣。
蜉蝣是一种不起眼的有翅昆虫,体型非常微小,在大自然中很容易被人们忽略不计。但它却凭借着短暂的生命与渺小的个体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笔下的常客,人们赋予了蜉蝣各种美好的寓意。
早在2000多年前,《诗经·国风·曹》里便收录并流传下来一首《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谁?”,这是曹国乐师劝谏君王所作,也是蜉蝣在历史长河中首次登上文人墨客的舞台,并且一鸣惊人,引发了古人浓厚的创作兴趣。
名气最大的当属苏轼《赤壁赋》里的那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虽然这篇赋不是专门描写蜉蝣的,但作者通过蜉蝣感叹了自己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类的渺小,生动形象,成为千古流传的佳作。
古人为何如此偏爱蜉蝣?它们短暂的一生究竟有何值得关注的地方呢?深入了解蜉蝣之后,相信你心中自会拥有答案。
微小生命的代名词
蜉蝣的一生实在太过短暂了,来这世间走一遭,一盏茶的功夫便是生死轮回,实在充满了难以诉说的悲情。“朝生而暮死,与蜉蝣同寿”,“朝生暮死”这个词汇便是蜉蝣的代名词。然而,你能够想象如此短命的生物,已经在地球上延续了至少两亿年吗?
摇摇晃晃两亿年
蜉蝣目统称蜉蝣,物种历史相当悠久,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状。虽然距今关于蜉蝣的化石记录不完全,但已知的最早的蜉蝣化石来自并石炭纪(约 3.232 亿至 2.989 亿年前),比恐龙还早了一亿年。并且,它们似乎在二叠纪(2.989 亿至 2.522 亿年前)期间大量繁衍存活,种群兴盛。
如此算下来,这种不起眼的、短命的小昆虫,已经拥有了至少两亿年的历史,它们摇摇晃晃地飞行,见证了地球无数变迁与换代。蜉蝣的名字来源于希腊语ephemeros,意思是“短暂的”,它们长为成虫后的寿命只有几小时到一天不等。
蜉蝣体型极其微小,只有3-27mm左右,但全身却长有非常完整健全的器官。成虫拥有大大的眼睛与短细的触角,纤细的身体更加凸显了眼睛的庞大,它们也因此被描述为“虫眼”。背部长有一对不能折叠的透明翅膀,带有垂直和水平的纹理,精致美丽。
它们的外观看起来有点类似于蜻蜓,实际上它们的确能与蜻蜓攀上那么一点亲戚关系,只不过这关系隔得太远了。二者都属于古翅类昆虫的大分类之下,是古代昆虫群的一部分,但却属于不同的科目。
有的蜉蝣物种还长有一对微小的圆形翅膀,在较大的翅膀后面,很难被第一时间察觉,这是它们高度退化的后翅。大部分蜉蝣身体的末端长有两到三根看起来像线的尾巴,长度甚至超过了身体。不同种类的蜉蝣颜色和大小各不相同,但它们往往与背景融为一体,以此来伪装隐藏自己。
蜉蝣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除了北极和南极洲,它们遍布世界各地。全世界已知的蜉蝣有3,000多种,中国有记录的大约是250余种。
脆弱又顽强的种群
在人类的眼里,蜉蝣这种极其短命又微小的生物的似乎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它们看起来如此脆弱,几乎能够忽略不计。
然而,蜉蝣的生命力却人类所想象的顽强许多,因为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蜉蝣个体,汇聚而成的群体基因却异常稳定,它们繁衍至今,几乎也没有受到人类的活动的影响。
另外,蜉蝣成虫的寿命的确很短,但蜉蝣的一生其实经历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四个时期,是所有昆虫中唯一存在亚成虫与成虫2个具翅成虫期的种群。蜉蝣的变态类型为原变态,稚虫生活在清澈的浅溪流中,也有些生活在静谧的湖泊边缘。
随着稚虫年龄的增长,它们开始发育,长出能够控制水流、吸收养分、摄入氧气的气管鳃。蜉蝣幼虫以藻类、微生物、腐烂的动植物等组成的有机物质为食,这一时期可以持续数月到一年,甚至是三年。
成熟的稚虫会长出1~2对黑色的翅芽,它们会蜕皮20~40次,然后进入亚成虫期。这一时期它们的外观发育已经和成虫类似,历时极短,通常只持续几分钟,时间长的在24小时左右。一旦蜉蝣长了翅膀,进入成虫阶段,它就不能再进食了。
因此成虫没有嘴,它们的消化道里面涨满了空气,肠道形成一个封闭的气球,使其能轻易浮出水面,飞行起来也异常轻盈。
这也是它们短命的原因,因为任何动物都需要食物与能量才能够生存,不吃不喝的蜉蝣根本活不了多久,大约在数小时或一天内死亡,最长的可以坚持7天左右。
“盛开的蒂萨河”
在变成成虫以后,寿命只有一天的蜉蝣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答案便是寻找配偶。在东欧,每年的盛夏,蒂萨河“盛开”的美景总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去观赏。“盛开”的不是什么品种的花朵,正是数以百万计的交配的长尾蜉蝣。
它们成群结队,几乎是一瞬间便出现于河面之上,形成了“盛开的蒂萨河”美景。在短短数小时即结束生命前,蜉蝣必须完成最后一项重任,寻找配偶并交配繁殖,这也是它们短暂生命中最浪漫、最绚丽的时刻。
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某种意义上来说,蜉蝣这种生物从头到脚都是为爱情所设计的,在发育成熟后,它们的口器和消化道都已经完全退化,肠胃变成了一个气泡,飞行起来更加轻巧灵活,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它们更快、更方便地寻找到交配对象。
即使在广阔天地间,飞行得筋疲力尽、饥肠辘辘,它们也无法吃下任何食物。因为进食只会浪费它们寻找配偶、生育后代的时间,可以说,蜉蝣成虫完全蜕变成了一个移动的精巢或卵巢。
蜉蝣交配产卵后,雄虫随即便会死亡,雌虫会存活得稍微久一点,等到产下受精卵后也随之而去。它们产生了新的后代,稚虫耗费一到三年的时光茁壮成长,只为变为成虫后延续繁衍子嗣、传宗接代的使命,简直就是为爱而生,为爱而死。
蜉蝣的求偶方式非常浪漫,每年的春季与夏季,成群的蜉蝣雄虫聚集在一起你,进行一场美妙的“婚飞”。蜉蝣雌虫会在一群雄虫里挑选心仪的配偶,最终与之完成交配的使命,颇有些“自由恋爱”的味道。
为了保证顺利产下子嗣,它们不吃不喝,专注于与配偶不停地交配、产卵,一切结束以后,蜉蝣成虫短暂的生命便走到了尽头。因此,人们又常常用蜉蝣比喻忠贞、美好的爱情,因为蜉蝣在得到爱情之后,便会心满意足地死去。
但不得不说,这一渺小种群的生存策略非常有效,它们种类繁多,遍布世界各地,从两亿多年前延续至今,成为昆虫界的“活化石”。
交配、繁衍是动物们刻在基因里的本能,“为爱而死”的生物并非只有蜉蝣一类。在昆虫界,许多雄性都会在交配后异常疲惫以走向死亡,例如苍蝇、蟑螂和蜜蜂等。因为对于雄性来说,交配结束便意味着它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使命完成了,失去了活着的意义。
这听起来似乎很残酷,但这其实是物种进化与自然选择的结果。大多数昆虫一生都只能生育一次,雄性昆虫如果在交配后继续活着,便会消耗食物,增加雌性昆虫的生存竞争,不利于后代的出生。
此外,昆虫的寿命与自身的营养储备也脱不了关系,雄性昆虫的精液富含大量营养物质,一方面能够吸引配偶进行交配,另一方面又能给雌性昆虫补身体,这些消耗的都是自身的能力。诸如蜉蝣等昆虫成虫后又不再进食,失去了大量营养,自然无法再支撑起自己的身体。
不容忽视的生态价值
在过去,蜉蝣也曾被人们当做是害虫,因为它们偶尔在市区大量聚集,成群结队出现,会引发局部的小骚动,美国的城市就曾经遭受蜉蝣群体的入侵,惊动了该区域的气象雷达。它们会被灯光吸引,聚集在建筑物和树干的表面。死后会留下难闻的气味,成堆的蜉蝣尸体很可能会引发某些人的过敏。
不过,这些看上起都是无伤大雅的一种滋扰,蜉蝣总的来说对人类是没有危险的。尽管它们长着细长的尾巴,看起来像是一种刺人的昆虫,但它们既不咬人也不蜇人,因为它们没有嘴巴,蜉蝣成虫的唯一的目的便是繁殖。
蜉蝣不但不算是害虫,相反,其稚虫在水中生活时还会以孑孓(蚊子的幼虫)为食,吸血、传播疾病的蚊子无疑是令人类感到最为头疼的生物,所以蜉蝣的存在对于人类来说还算是有益的。
鉴定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
此外,蜉蝣还具有相当可观的生态价值,因为蜉蝣对水质非常敏感,它们只偏好生活在干净的水源中,因此,溪流、湖泊附近出现大量蜉蝣是代表着当地环境质量良好。
在整个水下生物链中,蜉蝣是初级的消费者,它们的存在对整个河流生态链的维序极为重要。大量栖息的蜉蝣会吸引许多鱼类,提高捕鱼的成功率,促进渔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结语
蜉蝣并不会为自己短暂的一生长吁短叹,对死亡多愁善感的只有人类。在我们为蜉蝣短暂生命悲叹时,也许它们对于一天的时间已经足够满足。
有人会问,蜉蝣这样渺小的生物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当然有意义,它们只用短短一天便完成了生存、繁衍与落幕一系列人生大事,“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可谓干劲十足,乐在其中。
生命的意义并非存活时长所决定,蜉蝣虽然个体生命周期极其短暂,但其群体繁衍的稳定性远高于大部分生命周期长的生物,这难道还不是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