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的发展与创新 韩冬冰
隶书的发展与创新
一、应用刺激了隶书的发展
秦统一六国之前,一般沿用古文或金文,篆书繁难,于是民间就有一些简省的写法。传说在齐国就有过,“后人发临淄家,得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棺之上有文隐起,字同今隶”。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承认隶书作为“佐书”,在非正式场合下“间用之”“余尚用篆”。虽然规定“间用之”,可是谁不图个简快呢。当然,隶书就很快流行开来。
秦代的隶书已无考,但书上记载它“犹有古焉”,就是说,还有古代六书之法,象形指事会意之迹仍可循,可见,字形必定接近小篆。有些民间仿制的权量上刻的统一诏版铭文,使用的文字是不标准的小篆,字已取方形、大小参差,这也许是“秦隶”。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云梦睡虎地秦基”出土的竹简、也许上面的字更接近于秦录,至少是秦隶汉隶之间的文字,其中如“千”字,写成
,“过”字写成
,“到”字为
。笔画是随便了一些,基本上看出是从篆书演变而来。
汉代崇高黄老,主张清简,只在公文封面上使用篆书,其余均用隶书。当时发明了笔,用硬笔写过多的圆折,书写太慢,把笔画裁弯取直,改为平正的书写要方便得多,汉篆即缪篆的改革,促进了对隶书的变通,大胆地摒弃了一些篆书的构字规定,取方正之形,平直之画,这就产生了汉隶。
在应用实践中,汉隶出现了多种风格,个性突出。它们互相之间既没有比个高低的打算,也没有认为何种正规、何种“怪诞”,当时没有权威,字还是为了实用。早期汉隶碑刻,某些字还有篆书痕迹,如“之”字,还是写成
字。
随着应用的发展,人们在追求汉隶的美感上又有大量的尝试,逐步讲究外展笔画飘然而出,使隶书神形飞动,左右飞出,娟美生动,后人和当时人有时称汉隶为“八分”或“分书”。
汉隶石刻、一碑一格,各臻其妙、自有新意,端庄流美。
现代出土的汉简和一些器皿,其文字都颇生动,反映了汉隶在民间书手的手上,别具匠心。
熹平年间规范了文字的书写,汉隶笔法基本得到固定。再发展,方正化,减波磔,是为“草隶”,以后发展为“八分楷法”即正书的源头。一部分用笔流转随意,称为“隶草”,逐步发展称为“章草”,熹平之后,汉隶本身没有出现新的姿态,从魏到明终无新意。
二、作为艺术武器对隶书的发展
明清之际,书法艺术有相当规模,江南出现了“商品化”书法,隶书又从艺术库藏中,作为一个艺术武器被挖掘出来。虽然在这之前,隶书并未断绝,总有人写,但已接近“程式化”。
徐渭以泼墨作写意画,其艺术主张亦用于书法,被人称之“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就是说他不墨守已程式化的“法”,而以神韵胜。他的艺术思想影响深远,尤其大江南北。清初石涛、朱耷等人,不拘绳墨,以复古为口号,追魏晋六朝风度,石涛的隶书吸收六朝造象笔意,以楷作隶,以隶作楷,一时令人耳目一新。
清中叶之后,大量碑刻出土,加上阮元等在书学上的鼓吹,一批书家从汉隶、汉简或金文古文、魏碑刻石入手,写出隶书有金石味,有书卷气,有稚拙气,朴实典雅,各有个性,金农、赵之谦、伊秉绶、吴让之、陈鸿寿,书家辈出,新意盎然。他们不拘于汉隶的“燕尾蚕头”,结字体格亦不受陈法影响,或参与金石,或杂以魏碑,时有行楷结体,时有篆籀间架,得心应手,仪态万千。
所以,清代隶书的创新是随着艺术观的出新而推上艺术舞台的,碑学的影响,使隶书有了继承发展的广阔天地,但清代隶书的探索是仅仅开了一个头。
三、当今隶书发展的断想
建国之后,隶书又从清代的生动活泼退回到明以前的状况,隶书作为一种书体,大多数场合被“程式化”,字形呆板、“燕尾”做作,结字并不生动,亦不自然。近十多年来,略有发展,取效甚微。
1、我以为在继承汉碑汉简魏碑上,作为隶书作家还应当努力,对清代隶书的继承发展上探讨还不充分。因此,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必然缺乏生命力,当前应在清人的基础上前进。
2、隶书的字体和用笔上应当借鉴行草书的章法和笔法,对于隶书的“蚕头”“燕尾”应
当加以研究,不能为燕尾而燕尾,我以为古人的燕尾是一种“抒情”,决不是一种固定的程序。我们创新隶书应当打破这个束缚,把抒情之趣引入。
3、隶书结字,方正平直,这方面是否可以向追求“险绝”方面进行探索,隶书应当也讲求奇正相生美学境界。
4、隶和篆书楷书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它和章草的联系也常为人忽略,我们在追求隶书创新时,应当打破这些基本上人为的界限,创造出新的笔意、结体和意境来。
(本文发表于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