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
作者:刘娜
这个共性问题,要从一个儿子考上清华的妈妈开始聊起——有个女读者来信,说她儿子考上了清华,前两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要是我娃能考上清华,我肯定要醉酒三天,赋诗百首,写文千字,以表内心狂喜之情。她孩子能考上清华,简直就是和百万人争过一座独木桥,且跑到了最前头,成了领头羊。但是,这位妈妈却忧心忡忡地说:“儿子考上了清华,这可怎么办啊,我都失眠好几天了。”喜欢独处,不爱和人说话,性格有点内向,也没有什么特别要好的朋友。他比较瘦弱,不喜欢激烈的运动,所以身体也不是太好。最重要的是,他从小长到18岁,我一直陪读他,从县里的小学,到市里的初中,从市里的初中,再到省里的高中,他到哪儿读书,我就跟到哪儿租房买房。他生活中所需要的每个物件,我都放到他随手就能找到的地方。如今,他要去北京读书了。那么远,他没有朋友,他不擅交际,他不会归整东西,他又单纯得不能行。他生病了,被排挤了,东西丢了找不到了,遇见坏人烂事了,可怎么办?”就算,他是安静内向的孩子,但不正是因为他这个性格,才促成他做什么事儿都特别专注,在心流中找到独处的乐趣,然后一举考上清华的吗?就算,他现在没有什么朋友,也不太爱运动,但他从学习和高考的重压下解放出来,来到人才济济的大学后,会在同类中找到同伴,会在同学的带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再说,就算他以前在老母亲的包办下,什么家务都不会做,但这并不代表他不能做。他一个18岁的大小伙子,智商这么高,能解出高中数学物理的最难题,真是遇到了什么事儿,肯定能想出办法帮自己,救自己。为人父母,我们不能活在想象的困境里,人为阻止孩子成长的脚步。所以,我安慰这位妈妈:“理解您的担心,但相信你家孩子,来到清华,会在中国最高等学府老师和同学的引领下,找到更好的自己。”结果这位妈妈却说:“刘老师,你说,我有没有必要跟着孩子去北京,在学校旁边租个房子,孩子有什么事儿,我好第一时间赶到?”相比担心孩子到清华后,面临的种种问题,她更难以适应的,是从10多年陪读里解放出来后,无所适从的自己。她更深层次的恐惧,不是孩子,而是和孩子离别后,自己的无用和空虚。为了让她看清楚自己的问题,我决定和她讲讲另一个孩子的心声——这个孩子,是个女孩,安徽人,单亲家庭长大,和妈妈相依为命,今年参加高考,以不错的成绩,考上了一所211。“成绩没有下来时,我妈整日焦虑叹息,哎呀,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考不上的话,你爸会不会说都是我没教育好。你爷爷奶奶会不会抱怨我当初非争抚养权。别人会不会说,你没有考上大学,是因为我非要和你爸爸离婚。”姑娘说,看到妈妈如此焦虑,她感觉参加高考的人,不是她,而是她妈妈。“哎呀,没有我的允许,你到大学可不能随便谈恋爱,万一被人骗了可怎么办?哎呀,就你这脾气,到了学校,能不能和室友相处得了,会不会被人家嫌弃?哎呀,你说话做事能不能有个大人样,这马上就要离家读大学了,还是想一出是一出,你什么时候能够长大?哎呀,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什么都会,到你这儿怎么什么都干不好,你可愁死我了!”姑娘有点伤感地说,其实她特别理解妈妈这些年的不容易,但真是被妈妈的分裂搞得没脾气。过去,妈妈整天说她什么都不要管,家里的事儿轮不到她操心。如今,妈妈又整天说,她怎么什么都不会,她干什么都让妈妈担忧心碎。姑娘有点难过地说,我是她的女儿,又不是事事处处都让她随心的木偶。我把这个姑娘的原话,一字不差地告诉了那个儿子考上清华的妈妈:“另一个孩子的心声,或许能帮助你,看清自己的问题。”“我知道了,是我太焦虑了。是我以前舍不得放手让他独立,如今他要独立了,我又不愿他的独立,害怕他彻底把我抛弃。”在这个录取通知书纷纷送到的日子里,我想表达这样一种认知:在这里,娜姐有5个词汇,分享给即将和考上大学的孩子分离的父母:接受孩子的问题,更要知道,我的孩子之所以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至少要承担一半的责任。儿子考上清华,但生活能力很差,妈妈也有过度包办的嫌疑。女儿考上211,妈妈过分焦虑,焦虑的很大一部分真相,是妈妈自己活在面子里。明白孩子的问题,和“我”有一定关系,挣脱外在评价,活在生活的里子里。改变“我”能做的那一部分,在自我改变的能量里,用良好关系,带动孩子改变。为人父母,最容易犯的错,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重要性,故意忽略孩子的可塑性。当年读大学时,我们不少人,没有吃过砂锅米线,不知道怎么过斑马线,也没有见过城市的霓虹灯。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被命运带到大都市,历经了各种捶打和碾压。它无法在父母的保护下完成,它必须依靠当事人自己的行动和实践,才能破土而生,拔节生长,开出繁花。相信他们,坐享这盛世的便利和福利,一定会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在象牙塔里,找到比父辈更真实更开阔的自己。每个成年的孩子,初离开父母时,必然会接二连三地犯错。不是识人不够,就是经验不足,不是一不小心伤害了自己,就是一不留神误伤了他人。历经披荆斩棘的攀登和疼痛,我们的孩子才能在山顶看见云霞和阳光。对于成年离家的孩子,父母只需要当一个麦田的守望者。然后,在目送和等待中,看孩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收获自己的金黄。有一种父母,他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想要达成以上4点,最重要的一步,是父母要回到自身,建设自己。以前是全职陪读的妈妈,在短暂休息后,要重返职场,或找到自己的热爱,让自己有得忙,有事做,有希望和寄托。而不是把目光紧紧地盯着孩子,进行遥控指挥,情感绑架,亲情勒索。和孩子共生太久的父母,要不断调试自己的内心,从语言到行动,从身体到灵魂,都要去建设,去修行。
作者简介: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