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极拳门第五代代表人物——张毓衡

张毓衡(1883-1947),字承光,沧州东南罗疃人,八极拳门五世宗师。幼承庭训,从父张景星,师伯黄四海习八极劈挂技艺。八极拳学精湛,六合枪法精纯。《沧县志》载:玉衡应淮军管统李凤来之聘充任教习十九年在济宁充武术连教员一时枪法无出其右者。

张毓衡出身于武林显赫之家,其祖父是晚清叱诧武林风云,罗疃八极开创者张克明,其父是天津中华武士会三老之一神枪张景星。自幼成长在八极窝里,长辈都是识多广见,实战和教学经验极其丰富的一代宗师,其耳濡目染武林名豪往来刀光剑影,谈论枪理拳义,喜文酷武且天赋极佳,苦练八极拳枪技艺,细心钻研,寒暑无间,再有八极名宿拆招、喂招,精心调教,年未弱冠而武艺初成。

光绪二十七年,清淮军将领李凤来慕张家神枪之名到访罗疃,张景星与黄四海亦久闻淮军“铁枪王”李凤来之威名,今朝李将军来访,忙招呼家人热情接待,端茶倒水,并将上品沧州金丝小枣供客人品尝。李凤来急于观看张家的六合大枪术,先命随行的两位偏将演练军中实战的常用枪法,后由张毓衡演练六合大枪。张大枪一抖,气势如虹,将六合大枪上讲崩挑,下讲压砸,中盘枪讲缠拿的精技纯功展示地淋漓尽致,将不动为有形,动则为无形的大枪奥妙表达地极其完美。张毓衡正演练到妙处,李凤来乘其不备,手捏一枚金丝小枣,突向张毓衡袭来。张毓衡机警非凡,顺势一枪刺中李突袭来的小枣,后若无其事继续演练。李凤来惊喜称赞道:“真乃'神枪’也,这位师父我们请定了。”张毓衡即被淮军聘为教习,而誉满江淮。
   光绪末年,一八极拳名师与武清李瑞东比武输手,张景星听后气愤至极,与师兄黄四海商量后,遂携子张毓衡去武清访李瑞东。李瑞东未敢轻易较技,张景星对其子说:“毓衡练趟八极拳,今天就是练给一个人看的”。张毓衡练毕,李瑞东赞道:“我今天见到了真正的八极拳!”于是和张景星先生订金兰交。两家交流换艺,往来不绝。张毓衡后又随师兄李书文闯荡京津一带,1910年参加中华武士会创建筹备,出任教习。1912年中华武士会在河北公园组织举行了全国秋季运动大会,盛况空前,时称“天下英雄会”,张毓衡参加天下英雄会竞技,并入选《大公报》武士名录,后入皖南某部任教习,担任军职。

十四年,李书文自天津托人捎来信函,天津武林界几位名望高者邀请其到津设场,张毓衡携带高徒姚春甫赴约,设场南开后街。开馆典礼上高朋满座,北方各派高手云集,有天津某武术名家提议:“自来罗疃八极以六合大枪为荣,今逢盛事,你们哥俩(意指李书文和张毓衡)较量几下大杆子功夫,让我们开开眼如何?” 江湖豪杰之邀,却之不恭。李书文与张毓衡一个短小瘠瘦,精悍逼人,一个年青彪锐,威风凛凛,两人抄起大蜡杆子,各自一抖,力达杆梢,闪电般形成巨大的弧圈,其势似狂龙翻腾,威猛绝伦。扎杆风驰电掣,如流星赶月,两棵大蜡杆子缠拿如双龙缠绕,吐雾喷云,撤杆时恰似雷呜电闪,毁山断流。众人无不连声称赞:“观此枪法实乃幸运之至!”自此,张家神枪更是享誉津门。张毓衡在津授业近十载,从后街把式房走出了姚振东、马树秀、耿易起、吴春林、仉子江、许家福、许家禄等名徒。

十九年受邀赴二十六路军济宁驻区任武术连教官,训练军官劈刺和实战刀法。张毓衡将习练各类长短器械心得与实战经验结合,在八极朴刀擒枪术的基础上,创编出击杀力极强的战场刀法。为验证该刀法效果,冯旅长命各部武术教官轮番与张毓衡拼杀,张用仿刀与十几名武术教官所持步枪较量,结果都被张毓衡一刀一个,而且刀刀不离颈部咽喉。冯旅长大悦,将此刀法在将士中推广练习。此刀法在抵抗日、军时期的华北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据罗疃当地人言:文武双全张毓衡。1935年张毓衡与师弟韩化臣在师伯黄四海、父亲张拱辰手抄本拳谱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家学体悟,整理著述《罗疃张家八极拳枪谱》(赫赫有名的民国24年谱),流传后代。拳谱明确记载了八极拳、六合大枪源流,详细阐释了八极拳、枪精义,将博大精深的八极拳理论与训练体系及技术体系凝结提炼,展现了其杰出的八极武学功业,留下了不可估量价值的国宝级武学著作。

1942年,八路军交通员王晓锋(又名李新吾,南皮张旗屯人,后任地区中层干部秦皇岛市、经委主任,九十年代手抄整理保留张门八极拳谱即《八极遗宗》)被日本兵追 杀,王跑进罗疃张家大院,已隐归故里的张毓衡正在房子上面晾晒花生,王潜进院后,在房子下喊“师爷救我”,张轻舒猿臂伸手将王拉上房,埋在花生秧子下面,日本兵和伪军在张家搜查半天一无所获。在张毓衡先生的掩护下,王晓锋得以脱险,彰显民族大义。挚友强氏八极传人王文山遭土*匪 祸 难,张毓衡教授王文山之三子王学孟罗疃技艺,可谓义薄云天也!

张毓衡自执掌罗疃张家把式房开门授徒,与李书文、韩化臣三贤同心,融洽无间,互教弟子。培养了董以清、魏鸿恩、董惠亭、赵树德、魏鸿滨、孙培桐、刘汉洲、董以文、沈中山、张振东、尚官亭、张振祥、徐青峰、刘靖国等名徒。与韩化臣赴南京国术馆任八极拳主教,授徒李毓汶(李在1935年全运会枪术擂台重量级第一名),随李书文在天津小站北闸口教授李子芳等一批弟子。

张毓衡一生光明磊落,嫉恶如仇,非道不行,非义不言。挟技行走江湖几十载,未尝败绩。对八极拳练得最精,悟得最透,用得最活,研武授业,后学莘莘,花甲之年蒙 冤罹难,惜哉!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十年,由于历史种种因素,人们只知李书文功力卓绝,枪法如神。对于张毓衡前辈渊博的学识,出神入化的拳枪技艺,以及为八极拳崛起与辉煌做出的巨大贡献,知者与传播甚少。八极后人公论:张之枪不在李之下,惟不及李狠。最具说服力的铮铮事实表明,今天,我们知道什么是八极拳,八极拳名称的由来,明白八极拳的内涵,这些历代先贤们优秀智慧的结晶,都来源于张毓衡前辈呕心沥血的无私奉献。为感恩这位在八极拳历史上罕见的文武双全的一代宗师,谨以此文表达缅怀先贤的功德,崇高的敬仰和怀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