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与有知

1
分享一则故事。
有位书店老板,曾给一位饥饿的乞丐施舍过一碗面。自那之后,乞丐就开始在他的店门口流连忘返,每天早上拉开店门,都会碰到乞丐躺在门口睡觉的身影。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也会和店老板一样,凭着下意识的感觉,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乞丐一定是贪得无厌之人,是想从店主那里讨到更多的好处。
为了把乞丐赶走,店主便拼命斥责他,甚至挥舞起扫把赶人。可是突然有一天,乞丐却不见了。怀着好奇之心,店主调出了安装在店门口的摄像头,结果竟看到了令自己意想不到的画面。
原来,自从接受过一碗面的爱心之后,乞丐就一直心怀感恩,把守护这家店当成了自己的使命 。
每天晚上,当店门关上,他就在门口收拾清理垃圾,睡在那里,也是为了可以随时替店主赶走不速之客。到最后,乞丐之所以会消失,正因为前不久在替店主赶走小偷的过程中,被人持刀所伤。
得知真相后的店主,只剩满心的懊悔与愧疚,却连道上一句对不起的机会都已没有。只好喃喃感叹着:我以为----
发现没有,“我以为”、“我知道”、“我觉得”类似于这样的话,在生活中处处皆是,因此所产生的矛盾与误解也不计其数。
你以为什么都知道,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这多可怕。
都说人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其实,在某些场景下,你眼睛所看到的未必都是事实,你所知道的未必都是真相。
 
片面的认知容易造就无知,而看不到自己的无知,则更为可叹。
 
正如余华在《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写的那样:知道自己无知不是完全的无知,完全的无知,是不知道自己无知的无知。
自以为有知,有时候,就是最大的无知。
2
我最近在学心理学,接触到很多基础课程。其中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关于视力和听力的部分。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我眼睛看到的就是这个世界全部的样子,耳朵听到的就是全部的声音。
经过学习后,才发现,人肉眼可见的光波范围仅限于390~780nm之内的电磁波,在此之外,其实还存有很多波段的光波,只是我们看不到罢了。
听力也一样,我们只能听到在20Hz~20kHz之间的声波,超过20kHz的超声波或低于20Hz的次声波,都不能被人耳听到。
活了三十几年,才知道这些常识,真是挺尴尬的。但我相信,和我一样的人还不少,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于自己在这方面原有的认知总是深信不疑。
如果不是因为有机会接触到相关课程,看到相关资料,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再去验证它的真实性。
人都有以过去的经验来判断当下情况的习惯,并会轻易据此做出论断,却几乎从不质疑那些过往的认知是否正确。
柏拉图有一句话:不知道自己的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
确实如此。无知并不可怕,怕就怕,无知而不自知。这就像,坐井观天却以为天真就那么点大一样,是同样的道理。
关于有知与无知的辩证关系,很认可这样一个比喻: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原因就在于,当我们的知识面变广,认知也在变深,就会意识到,在已知以外还有很多未知,有待于自己去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相反,知识面越窄,能认知到的东西越有限,自然也就越看不到自身的局限性。
明白自己的无知,是有知的一部分。只有什么也不懂的人,才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很懂。
3
当然,生活包罗万象,世界纷繁复杂,谁也不可能万事皆知。
只是我们需要提醒自己,别轻易被表象蒙蔽双眼,更不要轻易先入为主,以偏概全,以点代面。
何谓“有知”?
孔子在《论语》中给出了解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如果说一个人可以被称之为是“有知之人”,那一定不是因为他无所不知,而恰恰是因为,他真正做到了对未知心怀敬畏,敢于承认自己的所知有限,并且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
 
为人处世,若想杜绝浅薄,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急于下结论。
在自己对某个人某件事有了初步了解后,应该再多听听,多看看,让自己尽可能形成一个更全面、更立体的认知。
与此同时,加强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学习,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头脑,触及更多的知识点,在理论层面开阔了眼界、知晓了原理之后,那些因无知而生的偏见与傲慢自然也就消除了。
蒙田先生有句名言: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愿我们都能成为后者,以无知之谦卑,行有知之历练。

作者简介:念念,80后女子,念念沐心主笔,可文艺,也可理性,坚信只要念念不忘,岁月必有回响。公众号:念念沐心(ID:nnsg102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