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与马兰纸——1940年开始的大封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毛泽东就已经预料到,这场战争会有一段相当长的战略相持阶段,果然,抗日战争进入中后期时,中日双方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日军无法彻底打败中国军队,中国国共双方也没有办法将日军赶出去。而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又打起了消灭共产党的心思,破坏革命统一战线。
1940年,陕甘宁根据地,中国革命中心延安遭到了国民党的扫荡以及封锁。当时毕竟还处于抗日统一战线时期,蒋介石虽然派了部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扫荡,但也不敢太过分,但却对革命根据地进行了经济封锁,差点儿让根据地奔溃。而由于国民党的封锁,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军民走上了自强不息的道路,没粮食就自己开垦荒地种粮食,结果开垦出了一个陕北江南南泥湾。可是对根据地非常重要的纸张却一时难以解决,最后还是两名青年找到了办法,用牛羊都不吃的马兰草造出了纸张。
歌颂南泥湾的歌谣是几代人的记忆,但相信很多人对开垦南泥湾的时间却不是很清楚,应该有一大部分潜意识里将开垦南泥湾当作建国后的事情,其实开垦南泥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事件。1940年,日军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进行扫荡和封锁,国民党也对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进行封锁,相比于日军,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更为致命。
日军封锁革命根据地,只能是对根据地正面进行封锁,防备八路军出来给他们捣乱,对经济、物资无法封锁,可是国民党却不然,它的封锁是对革命根据地全面的封锁,于此同时,国民党还派出不少特务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破坏,就连革命根据地最为重要的公路也不放过。由于国民党的封锁,有一段时间,共产党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在这艰难时刻,359旅在王震的带领下开始了开垦南泥湾的行动。南泥湾在清朝前期,也曾是百姓耕种区,但在清中期,统治者在这里挑起了纷争导致南泥湾成了荒地。荒了上百年的荒地,要开垦并不容易,359旅进行三班倒的模式,将部队分成三部分,一边打仗一边耕种,经过三年多的时间,不仅达成了自给自足,还给中央交了不少公粮,创造了一个奇迹。
南泥湾的传奇是一大群人的传奇,是359旅的传奇,但就在开垦南泥湾时期,陕甘宁地区还涌现了几个传奇人物,利用牛马都不吃的马兰草,造出了纸张。
华寿俊,延安自然科学院化学教员,刘咸一,留学德国的高材生,就连他们两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会和造纸扯上关系。到近代,造纸术早已经成熟了,但对于延安的革命者来说,纸依然是奢侈品,这由我们祖先发明的纸张,经历上千年之后,其它国家早已经不缺纸张了,而我们却还缺少纸张,国民党还没有对根据地封锁的时候,很多干部一个月只分到了五张纸,而被封锁之后,宣传的纸没有了,记录会议的纸也稀缺,根据地陷入了纸荒。
造纸成为了根据地发展至关重要的物品,刘咸一和华寿俊几人用不少材料造过纸,陕甘宁没有竹子,他们用高粱杆、麦秆,甚至蒲草都造过纸,但都不能使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漫山遍野的马兰草。
359旅在开垦期间,马兰草随时都可以遇到,这种草一度成为了开垦人员的麻烦,纤维坚韧,很难斩断,开垦人员往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斩断马兰草。而熟知造纸工艺的刘咸一和华寿俊知道,造纸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纤维要坚韧,就比如竹子,造出的纸张使用起来效果最好,就是因为竹子的纤维坚韧。刘咸一和华寿俊得知马兰草也拥有纤维坚韧这个特性之后,立马就拿马兰草做实验。
几人将马兰草泡在石灰水中,两天之后,又放在了锅中煮,终于得到了麻状纤维,之后经过搅拌、清洗等多重工序,终于得到了纸张。拿到纸张的那一刻,刘咸一和华寿俊的手都是颤抖的,这一刻,他们的心情激动又忐忑,生怕这纸张不适合书写。显然,他们的担忧是多余的,马兰草造出的纸张可以书写,而马兰草又随处可见,他们真正解决了根据地缺纸的问题,马兰草造出的纸也被称为马兰纸。
其实,国民党的封锁自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开始,到解放战争爆发,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之前,都没有解除,我军也不止一次陷入危机。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主要是为了消耗共产党的力量,在经济、物资层面进行了封锁,给共产党造出了不小的麻烦,但在我军的努力下,全都解决了,而且祸兮福之所倚,我军也在南泥湾大生产中,获得了开垦荒地、发展经济的经验。
但解放战争时期的封锁,差点儿就让中央和西北野战军崩盘,中央包括西北野战军将近三万人,在国民党军二十多万人的围堵下,每天只能吃黑豆,抗战时期攒下的家业消耗殆尽,危险程度仅次于长征时期。最后还是毛泽东指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付出五万多的伤亡,将国民党军拉到了中原地带,才扭转了局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