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趣谈:粽子种类不计其数,故事也不少,古人端午还有游戏玩
我国近代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三节”,即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作为“三节”之一的端午,风俗活动是很多的,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外,大致还有这些节日习俗:
在家门的两旁悬挂菖蒲和艾(被称为蒲剑和艾虎)。
制作雄黄酒。用菖蒲根和雄黄泡酒,放到太阳下面晒(有的甚至从五月初一就晒起),除了大人喝以外,还用来给小孩儿擦鼻子、擦耳朵,甚至倒些在地上,说是这样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除了吃粽子、喝雄黄酒外,北方地区还讲究吃樱桃、吃桑椹。
妇女和孩子们热心用丝绸之类缝制成小小的粽子、鸡、葫芦、樱桃、桑椹,以及小虎、小猴形状的手工艺品,或者用彩色丝线缠出小小的粽子,或者制作一个装香草的荷包。端午这一天,就选出一两件挂在胸前。
其实这些都是古代风俗的继续。
屈原的老家是秭归,在那里,人们传说最早的粽子是屈原的姐姐做的。较早的粽子,南北朝的书籍中已有了记载,除了筒粽外,还有菰叶包的角黍——这跟现在的用苇叶或竹叶包的角粽已经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后,粽子的种类就更多了,什么团粽、巧粽、青菰粽、碧筠粽、果粽、蜜粽、黄甘粽、杨梅粽、九子粽、百索粽,真是不胜枚举。
古时人们吃粽子的程序有时也很别致,吃之前就开始做游戏,大家可以比赛看谁解下的粽叶长,长的就获胜。所以有人甚至把端午节叫做了“解粽节”,宋代诗人陆游就曾写“已过浣花天,行开解粽宴”的诗句。
别看端午节是这般地富有诗意,但是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端午节的粽子也有着刀光剑影的插曲:
据《宋书》的记载,南朝宋废帝昏庸无道的时候,江夏王义恭等人便商议想废掉他。废帝知道了这消息,便带领羽林军包围了江夏王的住宅,把江夏王捉住杀了,并把他的眼珠挖出来泡在糖水里,最后用来包了粽子,成了端午节的“食品”。
据《十六国春秋》也是在南朝的刘宋时代,(“刘宋”有别于“赵宋”。我国历史上有两个宋朝,一个是南北朝时代南朝的宋,一个是五代之后的宋,史学界为了用不多的语言把它们区分开来,长期习惯的办法是把统治者的姓也用上,所以前者就被称作为“刘宋”,后者被称作为“赵宋”。)宋武帝刘裕时,有人拍他马屁,端午节时给他送去了加有中药“益智”的“益智粽”,意思大概是想让皇帝更加智慧过人。不料宋武帝刘裕却不这样想,他认为送粽子的人在暗中骂他“是一个智力穷尽的笨蛋”,但是他又不便明白地发作出来,于是便绞尽脑汁地回赠了“续命汤”,意思是回骂那人“你这人大概是不想活了”。
上面的一武一文的故事,一个无比残酷,一个费尽心机。看来在那过去的年代,端午节同样也是不平静的。
然而,皇帝有时也会装出另一个表面。从唐宋到明清,端午节时宫中常常是要赏赐群臣的,赐宴、赐衣,乃至赏赐粽子及扇子等,自然换来的是臣子们对他们的加倍忠诚。
在古代端午节中还盛行着一种民间游戏,名叫“斗百草”。这种游戏特别受到青少年的喜爱。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兴高采烈地踏青,踏青时如见到好的野花野草,便把它们采摘下来用衣服兜着,最后大家来比赛,看谁的花草种类多,看谁的花草品种奇。从现存的材料来看,这活动在汉代以前也许并不存在,在南北朝以后,才在典籍和文学作品中有较多的出现。斗草不但有趣,而且还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更多的花草。不过有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效果。
据说唐代有一个公主,为了端午节的斗百草,专门派人骑马出去找,但又怕别人也找到,因此叫采摘的人把其余的花草全部铲除掉。正是因为斗百草,游戏完后,便出现了“青枝满地花狼藉”的景象: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认识到保护自然界的植物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所以才干出这种破坏自然生态的蠢事来。
端午节风俗还有一些内容,却跟屈原没什么关系了。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古时端午节的风俗还有“踏百草”、“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等,这些活动都没有提到屈原。
端午节,又叫天中节,正是因为这天的午时(正午12点),太阳是一年里在天上最当中的时候,有兴趣的朋友看看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