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家里100元,父母该不该报警?
一早点开微博,就看到一条热搜,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事情是这样的:
江苏南通一位10多岁的孩子,为去同学家玩偷拿了父母100块钱。父母发现后非常生气,直接扭送到派出所,要求警察把他抓起来。
详情请看新闻视频↓↓↓
孩子偷东西,到底是自己教,还是送给警察教?
老话告诉我们:“小时偷针,长大偷金。”意思是,小时候偷的东西虽然不大,长大后就会养成偷的习惯,啥都敢偷。
那么,孩子偷拿父母钱,送去派出所,是个好办法吗?
当然不是。
不妥之处,除了视频里民警吐槽的“妖魔化警察”外,还有很重要一点,父母并没有理解“偷东西”背后孩子的心理。
托德老师的《育儿反鸡汤》节目有一期曾经讲过“孩子偷东西”这个问题,接下来,您花2分钟重读这篇文章,就能明白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以及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偷东西行为”。
它指的是:在没有征得别人的同意下,拿走了属于别人的物品或者金钱。因此,偷东西的前提是孩子需要明白什么是属于我的,什么是属于别人的。用心理学专业词语来说,也就是孩子需要形成物权意识。
但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5岁前孩子的物权意识非常模糊,他们可能分不清什么东西是哥哥的,什么东西又是爸爸的,就算是拿走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们只是觉得这个东西很好玩,自己很好奇。
因此,在孩子5岁以前,你用坏孩子、道德败坏等标签去指责孩子时,孩子可能还感觉委屈极了。
那么5岁前,对于孩子偷拿东西,我们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物权观念,平时多跟他们讲,这个东西是哥哥的、这个东西是爸爸的,你要拿需要提前征得他们的同意,知道吗?
一般做到这一点,孩子基本上是会遵守规则的。
你可能会问,新闻里的孩子早就超过5岁了,都初一了,早就有了你说的“物权意识”吧。他还是继续偷东西,这还不是道德败坏么?
引用托德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在做道德审判,对错判断之前,我们要先看到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不能简单的用坏孩子来解释。
那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在明白规则后还要偷呢?有3种原因:
原因一:只能从物质中感受到喜悦,缺乏精神上的快乐。
托德老师曾碰到过一个咨询个案,一个五年级的男生有长期偷东西的行为。通过面谈后发现,症结在于他的家庭。
从小,只要他提出任何需求,父母从来不会反驳。因为父母都很忙,所以就把满足小孩的物质需求作为唯一爱的手段了。结果,他只能从物质满足中获得快乐,欲望也越来越强。小学四年级时,每个月上千的零花钱都不能满足他了。这时候,父母才觉得有问题了,结果干脆停止了零花钱的供应。这样,孩子根本无法适应。
因此,小男生在抗议无效后,开始偷同学的钱。每天趁着午休时间,偷偷的拿走同班同学的现金,然后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导致最终被抓。像他的父母,就属于过度满足欲望,从不给予他物质以外的关爱。这种长期的心理匮乏感,间接引发了孩子的偷窃行为。
那么对于这种原因的偷窃行为,我们的重点是要给予孩子物质以外的关爱。比如:抽出时间来陪伴他,带他去做喜欢的事情,读一本绘本,拼拼乐高等等。或者是当孩子成功完成一件事,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事,比如今晚有主动刷牙,有早点睡觉,我们都要发自内心的鼓励孩子。
除了这一类型,还有第二种原因:想要找回自己失去的情感体验。
他们不是因为他们真的想要什么,或者是物质上缺什么,而是内心的缺乏感。
托德老师小学有一位男同学叫阿昊,看上去都很正常,但就是有偷东西的习惯。坐在他周围的小伙伴基本上都被他偷了个遍。同学们挺恨他的,有时候甚至憋着一起去教训他一顿,老师也没有少找他单独谈话。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他什么都偷,除了偷钱之外,什么橡皮啊、圆珠笔、尺子、包括别人的钥匙都偷。老师都很奇怪,有些东西应该对他们来说,毫无用处,什么要偷呢?
后来才知道,这个阿昊同学的身世非常可怜。他的妈妈在他6岁的时候就得病去世了,之后爸爸再婚,和后妈又生了一个小弟弟。而父亲工作很忙,而后妈对阿昊基本上是忽视的——除了提供基本的吃饭、穿衣之外,不关心孩子的其它需求,完全放任。他经历过两个妈妈的不同对待后,内心更加的失落,并且产生了一种难以弥补的缺失感。
所以,阿昊的习惯性偷窃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一种感受:我真的好失落,我心里缺了些什么。偷点东西也许会感觉好点。而且,如果偷东西被抓,可以让现在的父母为了自己来学校,虽然事情不愉快,但却可以证明你们还关心我。也就是说,这种偷窃的孩子期望通过“偷”来弥补获得感,唤起父母对自己的重新关注。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新闻上说,有那种家里条件非常好的女孩子,会跑到服装店去偷一些裙子、内衣之类的。这并不是因为买不起,而是因为她在用“偷”来满足内心的缺失。
像这种类型的偷东西行为,我们普通的家庭养育方式已经无法疗愈孩子内心的创伤,因此我的建议是带孩子到医院或者正规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心理治疗。
原因三:同辈压力。
最后还有一种偷东西的孩子,可能既不是心理上的匮乏感,也不是父母不关心,而是处于同龄人的压力。大家一起玩,有人提议一起偷点什么东西,自己不知不觉就跟着做了,这种偷和在一起的同伴有关。所以,对于孩子同伴的基本品质,家长也是要进行筛选的。
那么对于这种原因的偷窃行为,方法就是改变孩子所处的环境,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方式。
知道了“偷”背后的心理机制后,你是不是感觉到,偷东西并不是简单地用道德审判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如果你经常用贴道德标签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比如说:“你这个样子就是个小偷你知道吗?偷东西就是贼啊!”每个孩子在被定义以后,不管他自己内心有多么抗拒,他们的潜意识都会深深的记住“贼”、“小偷”这些词。今后不自觉的就想起,我曾经被定义成为“贼”了。这有可能让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抬不起头。而且你给孩子什么样的定义,孩子就有可能向这个方向去发展——这就是心理学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既然已经被看做贼了,那以后再偷就没什么了。
那么对于孩子偷东西的行为,除了上面三类特殊原因的应对方法外,我还给大家提供三种工具,让孩子具备道德自律,也就是说他们能够产生自动不想去偷东西的想法。这三样工具利用的就是每个人内心中都具备的三种元素:
同情心、畏惧心和自尊心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孩子的心也是柔软的。如果你发现他有偷东西,首先需要激发他们对被偷者的同情。
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说:
“豆豆,你把彬彬的钱放到自己口袋里了。这个钱可能是彬彬吃早餐的钱,没有这个钱他可能就要一直饿肚子。你想看到你的同学饿肚子难受的样子吗?”
你要给孩子描述一个受害者痛苦的场景,让他们脑海里产生画面感,从而生出同情心。这样就有了第一个理由,不再偷拿东西。
不过,光有同情引导,考验的是孩子的道德水平,如果道德发展还不够时。就需要用到第二种工具:畏惧心。利用畏惧心和体罚不一样,体罚起到的作用是真实的疼痛。而畏惧心起到的是心理的害怕,这种害怕是远胜过已经被惩罚的人,因为这种惩罚是未知的,所以人会不断的脑补。在使用敬畏心的时候,最好那种隐喻故事。比如说:我上次看到有一个偷东西的孩子,被几个警察叔叔直接抓走了,听说还在派出所里面关了好久,几天都看不到爸爸妈妈,真可怜啊!虽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孩子。但是,这样的隐喻会让他更容易想象别人被惩罚的场景,具有更好的震慑作用。
当然,还有一个更高级的心理叫做自尊心。告诉孩子,只要你能看到别人的好东西不动心,不去拿。这就是高尚的行为。对高尚行为的塑造,能够提升孩子对自己的期待,对行为的保持效果比恐惧还要牢固和持久。
做到这三点,其实在思想上工作就已经做通了。
但是,如果偷东西的行为已经产生。那也绝对不能随随便便的过去。你必须要带着孩子找到被偷的一方,郑重其事的道歉。当然,学龄前的孩子不一定能够主动道歉,但至少家长要当面表示歉意,并且让孩子看到这一切。
除了道歉,我还建议要对偷东西的行为进行惩罚。这种惩罚主要是让孩子对这次事情印象深刻,并且勇于承认错误和承担责任。所以,可以让孩子除了归还偷的东西之后,还做出一些赔偿。而这些赔偿的钱,必须通过之后的劳动来获得。比如说之后两周爸爸妈妈的家务,需要由孩子来承担。
回到今天的主题,小时偷针,长大就会偷金么?
如果你采用的是指责、打骂等方式来教育孩子,那他确实有很大可能性继续偷金。但如果我们能觉察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接纳和理解孩子,他也许才会真正从内心审视自己的错误行为,承受后果,弥补错误,成长为一个真正有责任感的孩子。
希望孩子们生命中的每一次危机都能成为成长的契机。
(本文作者托德老师、紫微老师)
▲
托德老师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心理学博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培训导师
紫微老师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师
墨尔本大学“叙事治疗”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