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方言“母(马)哈子”探究|张涛
“把你扑得就像母(马)哈子!”此方言在澄城乃至渭南一带民间广为流传。具体什么时候产生,其意为何,始终没人能答,也没人能写得上来。
比如老师埋怨学生“抢时作业”,上级指责下级“抢头为政”,家长批评孩子“抢拍做事”,等等,都可发出重重地一声:“把你扑得就像母(马)哈子!”
“母(马)哈子”,按照澄城方言习惯,“母”“马”互串,“哈”“瞎”相通。顾名思义,不懂章法,乱做一气的带头者,多为批评,指责,其义为贬。可引申为事情随得太紧,做得太过出头,暗喻喧宾夺主,有人不服。这一理解是否正确,与其本意是否有偏差,亦无人能答。
阅读云南大学教授肖宪先生所撰《“寻找”郑和》一文,有关“母(马)哈子”的出处与写法,以及如何理解,大有重见天日,揭幕现源之嫌。
其文阐述到:“比西方的哥伦布、达伽马航海早了六七十年,‘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①的郑和,“但《明实录》《明史》等正史中有关记载却很少,评价也不高,被保留下来的原始材料更是凤毛麟角。”②由此,便展开寻找郑和的漫长路。
期间,于1912年在昆阳月山西坡被云南石屏人、清末状元袁嘉谷发现的《故马公墓志铭》石碑(即“马哈只碑”),不仅对寻找郑和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对澄城方言“母(马)哈子”的出处,写法,理解亦有了重大参考依据。
其一,发音上,“母(马)哈子”中的“子”与“只”,“母”与“马”发音相通。据查,哈只,伊斯兰教称谓,亦译“哈志”、“罕志”,阿拉伯语音译,而“母哈子”与“马哈只”发音又极其相似。由此,可初步判断,“马哈只”即“母哈子”,其出处为伊斯兰语系,且正确的写法为“马哈只”。
其二,理解上,“母(马)哈子”中的“母”,可做带头人理解,“哈”常做“瞎”理解,意指不懂章法,乱做一气的带头者。其引申的意思,指事情随得太紧,做得太过出头,暗喻喧宾夺主,有人不服。而“马哈只”的“马”,为回族人的大姓,指以尊称前往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并按教法规定履行了朝觐功课的男女穆斯林,意为“朝觐者”,即没有朝觐过麦加的人不具备称“马哈只”的资格。由此,可引申为事情随得太紧,做得太过出头的人,要么是去麦加朝觐,要么是要喧宾夺主做头人,有极其取笑或指责的深意。由此,还可以判断 “马哈只”为“母哈子”的原型。
其三,传播时间和地域上,“哈只”,为郑和太监永乐三年第首下西洋前,特请礼部尚书、大学士李至刚④为已故祖父、父亲所撰写的“隐身” ⑤墓志铭,托人带回家乡刻立。由于本人一再奉命出使,无暇回乡祭祖,直到第三次下西洋回国后,于永乐九年十一月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到“祖冢坟茔祭扫追荐⑥”而距今有1540年历史的澄城,绝大多数村落所建时间均为“明洪武年间”,与郑和的出生时间相吻合,亦与其光宗耀祖、发扬穆斯林文化,而又迫于朝廷外部宦官势力相持抗衡,却又为他树碑立传甚少等诸多原因,从而造成其传播“马哈只”说法却又传播地域不广的现实提供了无限可能。
因此,澄城方言“母(马)哈子”的原型,极有可能就是“马哈只”。而这一可能,却来自“跟随”云南大学教授肖宪先生《“寻找”郑和》的“途中”,来自一次徜徉书海的乐中妙中。
探究不妥,没准,君亦会贬我一句:把你扑得就像母(马)哈子!
注释:
①摘自梁启超1905年发表在《新民丛报》上的《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②摘自云南大学教授肖宪先生《“寻找”郑和》。
③摘自云南大学教授肖宪先生《“寻找”郑和》。
④马哈只碑上刻载。
⑤云南大学教授肖宪先生《“寻找”郑和》考证推断:“郑和父亲在洪武十五年39岁壮年时去世,而这一年正是明军平定云南,消灭元朝残余势力的年份,两者之间肯定有密切关系。”为了隐去真相,郑和所刻碑以“马哈只”命名,意在不为人知。
⑥马哈只碑所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