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我在婺源的这个古村里,脑补了一段《聊斋》......

又是一年端午节,你去哪里玩了?

之前写了一篇关于婺源理坑村的文章,果然是把自己带进了坑里。不写续集是不行的了,这普天同庆的端午假期,小刺猬只能奋笔疾书,举笔(键盘)长叹。

话说这婺源被外界评为“中国最美乡村”,这个名号就让不少人按捺不住了,究竟婺源凭什么获此殊荣?

继续跟着我,带你不出门云游婺源!

我在之前发表过的文章里提及,婺源不仅仅是一个景点,而是由多个小景区组成的呈辐射状大景区。目前婺源共开发有三条旅游路线,分别为北线、东线和西线。

思溪延村是北线上离紫阳镇县城最近的村落,有不少人会误以为这个村的名字就叫思溪延。

实则不然,思溪和延村是两个不同的村子,只是两村相隔不远,大概只有一公里,可以一并游玩,才有了这个习惯性的叫法。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

古人写的诗词,就曾描述过思溪延村一带的田园风光。山峦连绵,古村落似乎与世隔绝,不闻人间。可到了夕阳西下,炊烟腾腾升起,却有多了生活的烟火气息。村外溪水流过,就像给整个村子系上一条闪闪的玉带。

思溪和延村两边都有检票入口,两个村子的风格也差不多,想要一下子分清可没那么容易。

思溪村建于南宋时期,距今足有八百余年。村口有一座双孔廊桥“通济桥”,初建于明朝,是思溪的地标性建筑,能看到这座桥就知道自己身在思溪。

时光共流水悠悠,至今村民仍在桥上闲话纳凉、打牌下棋,又或者在桥下清洗衣服和锅碗瓢盆,很有乡村生活气息。

明清两代,从思溪延村走出的木商、茶商等徽商,不胜枚举,实为商贾云集。而村中,还保留有各种豪宅几十幢。当然了,这些豪宅跟我们现代看的可不一样,古建看起来可考究得多。而村中,还保留有各种豪宅几十幢。当然了,这些豪宅跟我们现代看的可不一样,古建看起来可考究得多。

北有乔家大院,南有思溪延村。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捧红了乔家大院,而当年风靡各地的《聊斋》也让这个古老的村落渐入公众视线。

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敬序堂,就是当年拍《聊斋》时的取景地之一。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旧宅本就自带诡异气氛,木门的咯吱声、昏暗的厅堂、不知名的水井等等元素,都让人莫名感到一阵凉意。

村里的夜来得早,等天完全黑下来了,除了各家客栈亮着灯,其他地方早已是黑黢黢一片。

我本打算晚饭过后出门去散散步,可打着手电筒走在巷子里的时候,脑子这会就不听使唤了,不断蹦出看过的聊斋里出现的各种场景,不多一会,就决定打道回客栈了。

站在高处看村景,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更加明显。没有整齐划一的统一布局,反而这样的错落有致,更像散落在乡间的音符,迎着清早的太阳,唱起婉约的小歌。

前面说到,思溪和延村相距不远,沿着田间小道走路过去就可以。大家也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会迷路,村里的指示牌都写得十分清楚,跟着走肯定没错。

我喜欢走在这样的小路上,眼前山山水水,耳旁虫鸣鸟叫,特别有周杰伦写的《稻香》里的感觉。

延村的建村历史可比思溪还要早,始建于北宋。村虽小,可几条幽静的窄巷已够让人流连。相比之下,延村的明清古建更多。

有些古建已经被作为客栈或者是餐馆来开发。虽说在这么老的屋子里住上一宿是个不错的体验,不过对于胆子略小的姑娘来说,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呀。加上房价不低,相信招揽到的客人也并不是很多。

无论是在敬序堂,还是在明训书院,在厅堂中都能看到左边立着铜镜,右边立着花瓶,而中间是一鸣钟这样的摆设,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许嵩在《清明雨上》里有句这样的歌词,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东瓶西镜的摆设,在古徽州的民宅中其实经常可见。“瓶”谐音“平”,喻平安;“镜”谐音“静”,喻平静。而鸣钟,则代表着终生(钟声)。家里人祈愿在外打拼或者为官之亲人,能够四方平静,终生平安。

在村中小巷里转来转去,偶见人家晨起摘菜,又可见妇人带娃遛弯,嘴上全是哄孩子的温柔,这些情景反而更可喜。

商业化年代,不少地方离被过度开发只差一个时间问题,当观光商业逐步侵蚀掉日常生活后,再如何古朴华丽的建筑到头来,也只是一份供人观赏的立体标本。

而人间烟火味,从古到今,天南地北,尤为珍贵。

思溪延村的徽派建筑,一直让我魂牵梦萦。我对古建颇为喜爱,很多次跟朋友提起婺源的时候,我都会想到这两个村子。

这里还没有像东线上的景点那么商业化,也更接近最初的模样。下次来婺源,我还是会再来这里住上一宿的。

End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别忘记点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给我一些支持和鼓励!
下期见哦!
☆´∀`☆
旅行是一种信仰
共享旅行,分享快乐。
这里有各种常规非常规旅行地的攻略。
欢迎拿走,也期待被提供。
生命短暂,每个人的经历都弥足珍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