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临终念着患病的外孙,少年回家跪坟前落泪:姥姥,我来看您了
河北燕郊某医院病房里,少年谭振海蜷缩在床上,刚做完骨穿后的他疼痛难忍,几个小时不能动一下,医生说等结果出来后就要进仓移植。然而比起身体的痛苦,让他更难受的是看到妈妈还在到处求人帮忙。谭振海觉得自己是父母的拖累,多次主动要求放弃治疗,然而每次都遭妈妈含泪拒绝:“父母养大你不容易,如果不救你,我们会愧疚一辈子,更对不起你的姥姥。”
点击视频了解更多
谭振海今年16岁,爸爸谭纪胜48岁,妈妈罗淑影46岁,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特蒙古族自治县乡下。谭纪胜长年在大庆打工,1999年经人介绍和罗淑影结婚,2004年儿子谭振海出生,自小体弱多病,没有想到3年前一场大病,让这对70后夫妻彻底陷入绝境。图为谭振海在吃饭,妈妈在一边陪着。
2017年10月中旬,正在读初二的谭振海高烧不退,原以为是个小感冒,但连续在当地三家医院看病不见好转,于是谭纪胜夫妻俩带着他来到省城求医。几天后没等来诊断结果还没出来,小腿又出现出血点,医生让转院去北京,11月9日,一家人来到北京。在北京做检查的三天里,医院连下三次病危通知,最后确诊谭振海患有淋巴细胞白血病。图为病床上的谭振海。
谭振海入院时,谭纪胜将家里全部四万元积蓄交到医院,听到医生说要几十万元的化疗费,夫妻俩顿时懵了。谭纪胜是个老实得只会干活的人,他不停唉声叹气,最后罗淑影只能自己拿主意:“钱不够我们想办法借,我们治。”图为罗淑影在给谭振海背上擦药。
治疗没几天,四万元就用完了,谭纪胜夫妻向亲戚朋友们借了6万元,而第一个化疗就全部用光,下面的治疗更加艰难。为了节省,一家人在北京与他人合租,期间谭振海感染,又多花好几万元,无奈一家人只得单独租房,这样又增加一笔开支。谭振海永远记得那段时间里父母不是在借钱,就是在借钱的路上,流了太多的眼泪,求了太多的人。图为打电话借钱的罗淑影。
在治疗期间,谭振海最爱他的姥姥病重,老人特别想孩子,但谭振海病情不稳定,一直无法出院,最后通过视频告诉姥姥一定要等他回家。2018年正月,姥姥去世,最后一刻嘴里还念着孩子的名字,这成了谭振海和妈妈心中最深的痛。2019年8月,谭振海结疗后回了趟老家给姥姥上坟,谭振海跪在姥姥坟前泣不成声:“姥姥,对不起,我来看您了。姥姥别牵挂我,我会好起来的。”图为姥姥(中)生前和谭振海(右)合影。
谭振海结疗后进入维持期,吃药打针三个月复查一次,爸爸谭纪胜在出租房照顾他,妈妈开始在附近商场打工。然而才工作几个月,因为疫情就失业了。最让谭纪胜夫妻绝望的是,2020年3月的复查中,谭振海病情复发,必须移植才能活下来,光移植费就得几十万元,还不包括排异感染费。得知孩子复发后,谭纪胜夫妻哭成了泪人,手里只有报销回来的2万元,欠下的债一分没还。图为谭纪胜给儿子送饭。
2020年4月3日,罗淑影向病友借了2万元,亲戚朋友凑了2万元,加上手上的2万来到医院。医院检查后得出的结论还是一样:除了移植别无选择,方案是先化疗缓解后再进仓。眼下,谭振海已经结束化疗完成,就等骨穿结果出来,一旦达到移植条件马上进仓。图为谭振海的家,这栋房子里只有一间属于他们。
谭振海从生病开始,父母借钱的艰难全部看在眼里,自从知道自己的病复发要移植,他明白父母已经不可能再能借到钱给自己移植,于是开始消极,他多次告诉妈妈:“我知道你们是强撑着给我看病,就现在的情况也没有人能帮了,我真的不想移植,你们太难了。”妈妈罗淑影流泪安慰他:“你不是还想以后当兵吗?要当兵,得先要有坚强的意志,不能做逃兵。”图为妈妈在照顾谭振海。
后来,罗淑影告诉儿子,会有很多好心人帮助他,他才开始配合医生治疗,然而罗淑影口袋里一分钱都没有,更别说进仓了。谭振海自从生病到现在,光治疗费就用了60多万元,除去报销的24万,外债欠下30多万元,现在眼看进仓移植在即,罗淑影只能将孩子生存的希望寄托给好心人。图为愁眉不展的罗淑影。(高进 )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