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谷穗
在金宝街办完事后 骑着自行车
想去看看桂公府 结果未能进内
这一来一去的路上 倒也没闲着
路过有意思的院落 就停下瞅瞅
就这么随走随看 却有不少收获
朝内这一带曾是帝都的白菜心
拥有大量源自元朝的胡同街巷
规格整齐的大宅门儿比比皆是
其中更是居住过许多名人大家
干面胡同
明朝属黄华坊,称干面胡同。据传此路是去禄米仓运输禄米必经之路,车马行走尘土飞扬,居民戏称为“下干面”,故得名。清朝属镶白旗,沿称。据《燕都丛考》载:贝子吴达海宅在此胡同。“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瑞金路十六条,后恢复原名。民国时有中国红十字会、华北救济总署、铁路大学、泗洲试馆。现胡同内有东城区委党校、世界知识出版社等单位,余为居民住宅。
干面胡同东口13号是个金柱大门
门内的影壁上 <迎祥>二字依稀
还留存特殊年代刷过的大字痕迹
<稻香春>糕点店的创始人张森隆
在这里居住 其后人至今居于此院
干面胡同33号 临街是金柱大门
院内却有座民国风格的小洋楼
这种中西混搭的风格很有意思
此为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旧居
此院的主人还有著名教育家李石
他是故宫博物院的创建人之一
国民党元老 留法勤工俭学开创者
也是中法大学的创办人之一...
抗战以前 李石便居住在此院中
干面胡同49号 门前有上马石
此宅在清末民国时非常之显赫
其主人凌福彭 曾任清天津知府
直隶布政使 北洋政府议员参政
他女儿凌叔华 是著名的女作家
凌叔华结婚后 住在此宅后二进
就是如今的<史家胡同博物馆>
前拐棒胡同
明朝属思诚坊,称拐棒胡同。清朝属镶白旗,称前拐棒胡同,因其地形和所处方位而得名。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万庆桥并入。
前拐棒胡同1号 华艺出版社
这里是许多畅销书的出生地
东石槽胡同
明朝属黄华坊,称石槽胡同。据传胡同内有供骡马饮水用的石槽,故名。清朝属镶白旗,乾隆时沿称,宣统时分称东、中、西石槽胡同。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中石槽胡同并入。现胡同内多为居民住宅。
东石槽胡同17号 雕塑家刘焕章旧宅
刘老曾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雕塑
当年我学篆刻时 还得到过怹的指点
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 在14号居住过
两位大艺术家 是一条胡同里的邻居
新鲜胡同
清朝属镶白旗,称新鲜胡同。民国后沿称。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五道湾并入。胡同内原有清正白旗觉罗宗学,今为新鲜胡同小学。40号为清桂公府,1986年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口路北有清内务府大臣邵英旧居。路南有礼部尚书绍祺花园,今为民居。79号院中有一直径30多公分酸枣树,果实大,人称老虎眼。现胡同内多为居民住宅。
桂公府的北门开在新鲜胡同上
胡同最有名的 就是新鲜胡同小学
小学的前身 为清正白旗觉罗宗学
梁实秋和李敖都曾在此校就读过
现在胡同两侧有不少翻新的院落
朝阳门 为北京内九城东垣正中之门
其门东向 每天最早迎接初生的朝阳
按过去的说法 九门各有各自的用途
朝阳门是粮门 九仓之粮皆从此门入
其瓮城的门洞上 刻有一个谷穗图案
如今在朝内 经常可见<朝阳谷穗>图
它代表着 这里曾拥有过的富庶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