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宋词(1)
1.归。猎猎熏风卷绣旗。兰教住。重举送行杯。(宋·张孝祥·十六字令)此词表达故旧之间乍聚又离的惆怅。文字简约而意远情长,不易弄清词句的先后衔接。串起来大意是:友人归来了。初夏的东南风吹动酒楼前绣着边的旗帜,猎猎作响。不忍分离设法拦阻让友人留下。挽留无力在尽情欢聚后不得不再次举杯送行。 2.“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宋·蔡伸·十六字令)起句带责问口气;次句对“天”发出祈求,不要让圆月照着难眠的孤客;三句转到所思的“人”并交代“不要照”的原因;尾句再度转折,不满桂花树影独自婆娑多姿,实际痛感个人遭际却是如此不幸。有对远人的思念,也有对命运的哀伤。 3.元人周玉晨的《十六字令》“眠。月影穿窗白玉钱。无人弄,移过枕函边。”传抄中首字被讹为“明”,并被误作“明月影”三字连用,后人将此归属《十六字令》的变体,另名《苍梧谣》。清人曹贞吉有《苍梧谣》两首,其一是“ 团扇旧,犹堪赠所欢。秋风起,恋恋故人难。”借秋扇遭遇写人情,风格与正体迥异。 4.曹贞吉的另一首《苍梧谣》是“寒涧水 粼粼白石间。终难去, 沧海作波澜。”流淌在白石间的寒涧水,按照“万流归海”,最后必为沧海之波,然而想到那诸多障碍曲折过程,对于目的能否实现,自然觉得悲观。正如作者上一首所写明讲团扇,心思却在感慨:团扇虽旧,仍然可以赠人,可是秋风一起,便会遭人弃置。 5.这是唐人段成式按词牌《闲中好》所写的一首词:“闲中好,尘务不萦心。坐对当窗木,看移三面阴。”意谓闲中真好,没有世俗事务萦绕心头。静坐下来面对窗前大树,看着那树影移动了一次又一次。现代人终日奔走忙碌,很少有注意到树影移动的闲情逸致了。要学会忙里偷闲,不懂休闲,终究不能把事情做好。 6. 宋人吕本中有一首宋词《采桑子》,它前半说所爱的人不似月:“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后半又说所爱的人偏似月:“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上片指不似江楼月“只有相随无别离”,下片指偏似江楼月“待得团圆是几时”(长久团圆遥遥无期)! 7.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宋·欧阳修·浪淘沙)上片忆述与友当年赏花,下片抒发聚散无常感慨。将花的今年、去年、明年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既显别情之重,亦见友谊之深。 8.樽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欧阳修·玉楼春)始初拟说归期而欲语先咽。继而以离愁别恨本是跟风月无关的人之常情开解。但还怕听离歌令愁肠纠结。尚能保证,在赏尽洛城花后,共春风一道离去。 9.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经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今朝报道天晴也,花已成尘。寄语花神:何似当初莫做春。(宋·无名氏·采桑子)以寻花象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有花无晴、有晴无花表现命运对人的捉弄。“莫做春”,不要做春开的花,埋怨花开不得其时,也蕴含着作者生不逢时、理想成空的感慨。 10.《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活在宋亡年代,他用几次听雨,概括了少年欢娱、壮年飘泊、晚年孤寂的特殊感受。僧庐听雨,似已一切皆空,彻夜未眠,实仍未忘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