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鲜为人知的七律《新喻西境》,开篇如入画境,尾联更令人启迪深刻

古诗词是我们历史文化的精华,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中国古诗词有很多堪称是人间绝句,字数不多,却能勾勒出无限的意境与感情。

古代文人墨客经常结伴出游,又随兴赋诗。有些作品虽然辞藻华丽,婉转流丽,读之却味同嚼蜡。而有些作品清新质朴,浑然无间,仿佛意到笔随。其实一首流传久远的诗篇,不仅音节可歌、生姿摇曳,而且融入了作者的深衷曲意,更凝聚了创作者无数的汗水和心血。

杜甫就曾说,语不惊人,至死不休;贾岛也道,两句三年成,一吟双泪流。韩愈创作时经常字斟句酌,但求无愧于心,可谓敝帚自珍。不过写诗也不能闭门造车,常常需要灵感。宋代有一位诗人就有这种体会,下面分享朱熹鲜为人知的七律,开篇如入画境,尾联更令人启迪深刻。

新喻西境

宋代:朱熹

北岭苍茫雨欲来,南山腾踯翠成堆。

稚杉绕麓千旗卷,野水涵空一鉴开。

客路情怀元倥偬,今晨游眺却徘徊。

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19岁进士及第,入仕后曾在江西、福建和浙东担任巡抚等职,逝世后被追赠为太师、徽国公。朱熹自小勤奋好学,创作上追求思理为妙、神与物游。他一生阅历丰富,也写下了很多山水游览诗,记述了他登山临水、酬唱交游的不凡经历。

有一次朱嘉从湖南到福建去办事,途经江西新喻县,看见此处风景秀丽,顿感心旷神怡,于是即兴创作了这首诗。诗的前四句描摹山野景象,令人如入画境;后四句抒发愉悦心情,更让人感悟深刻。

诗人在山林里一路跋涉,羁旅枯燥,正觉得疲累不已,忽然天空中黑云翻滚,眼看一场大雨即将来临。先生却并不担忧,反而慢下脚步,饶有兴趣地观赏起眼前的风景。“北岭苍茫雨欲来,南山腾踯翠成堆”,苍苍茫茫的北岭,一场大雨即将到来;奔驰腾跃的南山,被苍翠的树林遮盖。

“苍茫”二字,状出空阔辽远的场景;“翠成堆”,描绘了群山环抱、苍翠欲滴的风貌。而“腾踯”二字,采用拟人手法,青山仿佛顽皮的孩子,正在腾空跳跃,不仅照应“雨欲来”三字,也反衬出云层翻滚的动人情景。

诗人再向山脚望去,“稚杉绕麓千旗卷,野水涵空一鉴开。” 环绕山脚的幼杉,就像无数锦旗漫卷;映照天空的野水,宛如一面明镜散开。

诗人在此又采用了比喻手法,将杉树和涧水比作锦旗和明镜,不仅非常贴切,而且生动形象,令读者仿佛看见了锦旗招展、碧水荡漾的画面。涵,原来是包容的意思,这里形容出碧水连天的壮观景象。

诗人被这瞬息变换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一时间竟然忘记了自己还要赶路,“客路情怀元倥偬,今晨游眺却徘徊。” 旅途中的心情原是那般迫不及待,而今日清晨的游览,又使人不愿离开。

倥偬,即匆忙紧张的意思;徘徊,在这里指流连忘返。先生真想在此隐居,享受自然清新、空灵宁静的山林生活,闲看落花、静听流水,更可感悟大自然中深藏的禅意和诗韵。

不过一阵清凉的山风吹来,又让诗人明白,自己终究无法成为一位山民,但是他可以用笔墨记录这段偶遇,“自然触目成佳句,云锦无劳更剪裁。”眼前出现的景象,全都成了美妙的诗材;如同彩云一般的锦缎,哪里还用人为的剪裁?

也许多年以后,诗人在晨起时温一壶茶,在廊前窗下抚一张琴,悠扬委婉的琴声,就像山涧中的潺潺流水,必然会勾起作者对过往的怀念,其中或许就会出现这段难忘的经历。

朱熹不愧是南宋杰出的诗人和理学大家,这首诗写景如画,简洁明丽,不仅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而且也通过调动视听感官,让读者有如声临其境,仿佛也感受到一种兴象灵动的情趣。

再细味最后两句,作者即景生情,信手拈来都是佳句,诗人非常享受创作过程中遇兴遣词的乐趣。同时读者也从中得到启示,就像苏轼在《定风波》中所写,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生活中充满艰辛和坎坷,遇到挫折、举步维艰,不必惆怅颓废,而要懂得任运随缘,既来之则安之,享受那种动荡奔放的节奏。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

很多父母让孩子学古诗,就是觉得古典文化里有太多的营养,能锻炼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等等。

读诗词既可以无形中培养一个人 的气质;

同时也能增加一个人的学识和见识

如今新教改的 内容变动,也足以说明 这一点。

高考各科题目阅读量都比以前增加了5%~8%

语文题目难度也在 悄悄上升。

特别是古诗词的分量,增加51%

人人都在感叹,本来就不好背诵的 古诗词

现在又增加了比例,以后古诗词学不好,会严重的为 成绩拖后腿。

除此之外,对古诗词的考察,也不仅仅局限于 诗词本身

还会继续延续到诗词的背景,诗人的生平等等的 延伸知识

更加重视诗词整体的考察。

课本中的知识想要满足 孩子的是 完全不够的

而且课本中的诗词介绍比较无聊,孩子看不进去,有些地方 也理解不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