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画画是“不务正业”吗?父母的态度却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除了学习之外的爱好,都只能长大了再去实现。父母可能认为这没什么,但其实你可能在改变他的未来命运。

就像画画这样简单的事情,有些家长觉得,喜欢画画是“不务正业”的表现,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不知道你是不是这样的家长?

01、五颜六色的“太阳”

曾经有一位该领域的科学家说:“为什么美国孩子与中国孩子对太阳的颜色有不一样的想法呢?”

让这两个国家的小朋友画出一个太阳,中国小朋友的纸上充满了火红的太阳,而美国小朋友的画纸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太阳。有人认为:“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太过于局限。”

曾经美国的一位美术老师在课上教小朋友们画苹果,并告诉他们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这个苹果之后再动笔。最后小朋友们交上的作业里头充满了五颜六色的苹果。此时老师也并不感到惊奇,而是不停地夸赞这些孩子。但把这样的课堂开头交给中国的绘画课,画风就有些不一样了。在最后交上的作品里,大多数小朋友的苹果都是红、黄、绿色,再也没有别的颜色出现。

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信息,孩子绘画的表现力与他们某种能力有一定的联系。那么喜欢绘画的小孩都有什么和别人不一样的特点呢?

02、爱绘画的孩子优点不同寻常

绘画能力并非临摹的技巧,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表达。如果孩子的想象力不同寻常,那么他的创作力也会独具一格。

想象不受空间的限制,也不会被现实中的种种因素所干扰。拥有了这种能力,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可以无限开拓的大脑。在未来的各种行业中发展的几率会比普通人大得多。

《哪吒》的制作人杨宇始终坚持着自己喜爱绘画的初心,在大学时期接触到了动画制作的知识,不断发挥自身的优势,获得了许多普通人望而生畏的奖项。他用自己充满创造力的头脑,描绘除了更多独特的视觉传达,让《哪吒》拿下了四十多亿的票房。

学习美术的孩子将来有更多人生的路可以行走。曾经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吉祥物的韩美林,不仅仅在绘画艺术方面颇有造诣,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上也费劲了心思。他的许多优秀作品,例如《大舜耕田》、《百年朝凤》都为人所熟知。他还为各大重要的活动设计界了徽章和内饰等等。

不论是徽章还是雕塑,他都能够游刃有余。因为他过人的艺术气息与美术功底,许多人都愿意找他设计各式各样的花纹与图案,设计出来的优秀作品也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杨景芝教授说:“绘画能力随着人的认识和知觉发展自然向前发展,确实不是靠学习绘画技巧能提高的。”

现在有许多美术课外班,通常只教孩子如何临摹已有的绘画品种,机械地创作。长此以往,当他们看到真正优秀的临摹作品时,内心会不知不觉丧失对绘画的兴致,认为自己无法达到那个境界。

03、绘画启发孩子的想象力

单纯地复制他人的作品,只会让孩子丧失原有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没有了自己独特的创造风格与个性。让他们自由表达,尽情发挥才能够逐渐建立起牢固的自信心。那么应该如何小朋友的想象力呢?

第一,启蒙想象意识

在对小朋友作美术引导时,切记拿像与不像衡量作品的好坏。如果经常在他们耳边灌输“像”的概念,久而久之,他们也逐渐接受这样的观点,慢慢地朝固定的目标靠拢,形成了思维定式,此时也就失去了美术教育的意义。

Tips:家长可以让小朋友到现实生活里感受实物,再让他们根据自己对此实物的感受在纸上进行表达。

第二,启发想象源泉

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鼓励孩子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从大自然中获取不同的感受。这就如同只观看图片与身临其境的巨大差别。在与小花小草接触的过程中,孩子的好奇心也在不断增强,兴趣也随之被挖掘。

大自然带来的不仅仅是美的体验,也带来了更多知识,促进小朋友们对美的感悟。对他们来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我的一个表弟喜欢画画,他经常去大自然中创作,在他看来,在自然界画画,有种“心流合一”的感觉。

第三,发展想象力

想象力的强弱取决于脑海中物体的具体化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小朋友们形成一定地脑海影像,首先要做的就是让他们的感官都能够相互配合营造出这种氛围。视觉在儿童认识世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论是绘画的哪一个环节都少不了一双能够识别色彩的双眼,这对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都很关键。

有些教师会有意提高孩子们对美术工具的兴趣,做一些通过触觉来感受工具的小游戏。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又提高了他们对于学习使用工具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绘画技能。

枕边育儿寄语:

童年应当是充满想象的时期。好奇心他们此时的财富,有了好奇心,才会逐渐发展为兴趣,有了兴趣,对今后的技能提高具有无形的催化作用。不论是什么颜色的苹果,不论它会跑还是会跳,它都充满着无限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