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细辛附子汤
(节选自巜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少阴病第三节少阴病兼证)
少阴兼太阳证
少阴兼太阳证也就是少阴和太阳同时感受外寒而发病,(此也叫太少两感证)
[原文]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301)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枚(炮,去皮 ,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302)
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两(炙)附子权(炮,去皮 ,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释]
[1]无证:《金匮玉函经》作“无里证”,指无吐、利、手足厥逆等里虑寒证。
[提耍]
论太少两感证治。
[讲解]
本证成因:太阳和少阴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
1、发热为太阳表证。
2、脉沉主少阴里阳虚。
3、这是表里同病,在里虽属虚证,但没有出现下利清谷、手足厥冷等严重的局面,因此可以表里同治,温经发汗,两解太少。
4、如果始得之,也就是太少两感发病的第一天,少阴阳气微虚,则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温经发汗,表里双解。
5、如果得之二三日,因恐少阴阳气更虚,不任发汗,则不再用麻黄细辛附子汤,而改用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温经微发汗。
6、如果已经用过上述两方,到第四天病情仍然没有缓解,即“太阳病篇’第92条所说“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这里的“若不差”就是指用过麻黄细辛附子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后病仍然没有好。
此时为什么不继续使用温经发汗的方法而直接温里呢?就是唯恐里气虚弱,不耐发汗。
8、可见仲景对里虚夹表的证候,在治疗的时候是多么小心翼翼。
9、如果太少两感,在里已见下利清谷,手足厥逆,则根本不用再考虑使用温经发汗的方法而应直接使用四逆汤救里,待少阴里阳虚的证候缓解后,如果表证尚在,则再行解表。这就是第91条所说的: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挂枝汤”。
鉴别:本条之发热应与阴盛格阳证之发热相鉴别。此条之发热为全身发热,遍及手足,且与恶寒并见,其脉虽沉而不弱;阴盛格阳证之发热,虽有发热,但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脉微或脉微欲绝,并伴见下利清谷。
[治法]
温经发表。
[方剂]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
[方义]
1、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用麻黄发散太阳在表之邪。
2、用附子温少阴在里之阳。
3、麻、附相伍,温经通脉,助阳发表。
4、细辛辛温雄烈,与麻黄相伍,有温经解表之效,与附子相配,有温通少阴、助阳散寒之功。三药相须为用,内温少阴之阳,外发太阳之表,助正而祛邪,于温经中解表,于解表中温阳。
麻黄附子甘草汤,即麻黄细辛附子汤去细辛加炙甘草而成,麻、附之作用与前方无异,炙甘草在方中的作用有三:一则以甘缓之性缓麻黄发汗之力,以求微微得汗而解;则配附 子辛甘化阳,固护少阴阳气;三则补中 焦,以助汗液之源。
现代临床:
常将麻黄细辛附子汤用于:
①肾阳虚兼外感风寒;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久咳;大寒犯肾,暴哑咽痛;
②阳虚火衰的癃闭;
③冷风头痛,风寒齿痛;
④心阳不振的嗜睡;
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
⑥肺心病心衰,急性克山病阳虚型;
⑦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性发作属阳虚夹表证者;
⑧阳虚型三叉神经痛、寒性坐骨神经痛,本方合芍药甘草汤;
⑨由于阳虚所致的无汗症;
⑩阳虚导致之涕泪不止。
现代应用麻黄附子甘草汤的范围,大体和麻黄细辛附子汤相同,如加人参、黄芪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合桂枝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合并低血压以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配淡渗清利之品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等。
《赵洪钧医理真传》:
出自《伤寒论》,
只用麻黄、细辛、附子三味药。
经文: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据此,此方不是单纯解表方。后世解《伤寒论》者认为,此条经文所指,乃太阳、少阴同病,故此方太少同解。
今《方剂学》教材谓此方的功用是:助阳解表。我觉得此说更通顺。显然,解表靠的是麻黄;助阳靠的是附子、细辛。
以下略举此方验案2案。
案1:伤寒发热,头身痛,神昏嗜卧(吴佩衡医案)
张某,年42岁,住云南省昆明市武庙下南联升巷底。
[1]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
【按:1两(3帖/1帖)≈13.8g/4.6g;附子1枚[大]≈20~30g/7~10g】
肾气素亏,于1929年9月日返家途中,时值阴雨,感寒而病。初起即身热恶寒,头疼体痛(即少阴病但欲寐之病情也),兼见渴喜热饮不多。脉沉细而兼见紧象,舌苔白滑,质夹青紫。由于肾气素亏,坎阳内陷,无力卫外固表抗客邪,以致寒风乘虚直入少阴,阻塞真阳运行之机,而成是状。以仲景麻辛附子汤,温经解表,辅正除邪治之。
黑附片36g,麻黄10g(先煮数沸,去沫),北细辛6g,桂尖13g。
3日,服上方一剂即汗,身热已退,惟觉头晕咳嗽,神怯。表邪虽解,肺寒尚未肃清,阳气尚虚,以四逆[1]合二陈加细辛、五味子,扶阳温寒解之。
黑附片50g,干姜26g,甘草10g,广皮10g,法夏13g,茯苓13g,北细辛4g,五味子2g。
一剂尽,咳嗽立止,食量增加,病遂痊愈。(《吴佩衡医案》)
洪钧按:按仲景法,此证属于太少同病。病情较重。吴氏说理颇准确。人以为吴氏善用附子且多用大量,此乃深得仲景心法也。伤寒重症,两剂病愈,足见辨证准确,效如桴鼓。
案2:伤寒神昏谵语伴烦躁(温载之医案)
余姻戚陈乐庄,冬日伤寒,沉迷谵语,时而烦躁。延渝城之素号名医者诊治,见其烦躁谵语,认为热证,妄用知、柏、元、麦等药,其烦更甚。连服数剂,人事沉迷,已濒于危。举家惶恐,延余诊视。审其六脉沉细兼紧(个人注:沉主病位在里,又主寒,沉兼细为少阴阳虚,紧为寒),乃少阴伤寒之证。……此病寒入肾经,何得妄用
[1]四逆汤*:附子、干姜、炙甘草
*四逆汤详见温里方
寒凉之品,几陨其生!即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因误服凉药,略加干姜,以助附子之力。
服药后,谵止躁停,神识清楚。若再稍迟,则无济矣。遂用调理之药数剂而愈。(《温病浅说温氏医案·伤寒》)
洪钧按:前医以为热,温氏以为寒,足见寒热之辨很重要。特别是少阴病误用寒凉,患者没有速死已属幸运。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服大好,读者当仔细琢磨仲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