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丨张帆:播放量超7亿的《十三邀》,单向空间做对了什么?

文娱价值官解读:

2018年8月9日,文娱价值官(ID:wenyujiazhiguan)在四季酒店举办了文娱产业创新论坛,在主题为《内容大爆发下的文娱产业升级》的论坛中,‍单向空间联合创始人张帆发表了题为“慢产品为何能打造《十三邀》这样的爆款?”的主题演讲,他坚信:文学与思想本身的巨大价值,一定会在今后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

以下为演讲精编:

一家书店为什么要做《十三邀》?

为大家讲《十三邀》之前,我稍微介绍一下单向空间:单向空间是一家书店,因为比较冷清,我们几个做媒体的创始人就邀请了一些朋友来书店做讲座。书店本身也是一个交流的场所,从现场参加人的反馈来说,这种严肃的,超越的,更形而上的探讨氛围非常棒。

2006年前后,互联网的兴起,社会主要讨论的语境已经被颠覆,一直到现在。在我们主流讨论语境里面,文学艺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都已经不在关注的范围内,大家更多的是关注娱乐和其他更偏消费性的话题。

我们想把这种对谈性质的形式,不仅在线下呈现,也在线上通过视频节目等符合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形态,把这种深度的对谈呈现出来。

《十三邀》是我们和腾讯新闻联合策划制作的一档精品高端访谈节目,基本上做到了双周播,每一季13期,精简版有40分钟,完整版是2-3个小时。现在的总播放量已经超过了7亿,在豆瓣上的评分也很高。2016年《十三邀》第一季前两集刚出来的时候,就获得了金熊猫国际纪录片最佳谈话类节目的奖项。

这个节目是去中心化的、非剪辑的形态。

  • 去中心化指的是《十三邀》采用了纪录片的形式去呈现高端访谈,它不仅仅呈现两个嘉宾人物,而是从访谈最开始准备采访话题、了解嘉宾的信息的时候,观众就可以介入到这个访谈。这样的节奏比较符合互联网时代,能让受众深度参与其中。

  • 非剪辑是指最后呈现出来的片源,有一个大概两三个小时的完整版,会把所有的素材都放进去,展现一个节目从策划到最后实现整个的诞生过程。它还会用短视频的剪辑方式把精简的片断在各个平台上推广,非常符合互联网形态。

‍互联网时代,还能好好对话吗?

《十三邀》后来出了一本书, 去讨论现代人还会不会好好的对话。因为《十三邀》在采访每一个嘉宾的时候,都试图通过这个节目,把我们对谈话题的深度和广度引向一个更多元的状态。但是网上因此形成的讨论热点,往往还停留在非常表面的地步,停留在打嘴仗的状态。

比如大家觉得主持人许知远常常说不清楚话,被嘉宾怼的没有办法回答问题。其实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就一定要符合呢?为什么你提出来的问题我一定就要利落的接住呢,我完全可以客气的回避,不去回答问题。互联网的时代倡导个性自由,大家却丢失了真正思考的能力。

嘉宾西川曾说 “我像逃避瘟疫一样的逃避雷同”,这给做内容的人很深的启发。

我们不能满足于自我复制。陈嘉映认为理性的光芒是照耀的,一个人有了自由意志就可以去创造。在这个技术驱动人往前赶的时代,技术带来平民百姓语言权力的释放,也带来了很多其它高速的增长。比如网络上信息爆发,大家每天看到大量概念化的信息,再没有能力深入讨论,贴标签的行为因而盛行。对我们来说,想做一些事情去冲破桎梏,做出来有可能真的影响到人很多年的内容,促进大家去思考。

这就是《十三邀》试图去拓展的边界。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我特别喜欢的几个嘉宾并不是大众明星,比如西川、陈嘉映和许宏,做他们的访谈并不是一个特别讨巧的事情。因为他们不是大众关心的人,很难产生爆点,但是通过对他们的挖掘,拓展对话边界,挖掘现在社会上很多没被挖掘的、被大家遗忘了的东西。这应该是做内容的人应该一直思索的问题。

最后,我们的确坚信文学与思想本身的巨大价值,一定会在今后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

【原创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