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一个免费的笼子,赌5毛你会忍不住买一只鸟
什么是鸟笼效应?
当你获得了一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大概率你会因为种种原因买来一只鸟住进笼子里,而不是选择把笼子丢掉,这就是鸟笼效应的原意,其发现者是心理学家詹姆斯。
鸟笼效应用到生活工作中,指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事物后,不断尝试添加与其匹配的东西。
鸟笼效应背后的小故事
心理学家詹姆斯在一次和好友的打赌中,断言好友未来会养一只鸟。
好友不以为然,因为自己并没有养鸟的想法。
于是詹姆斯在好友生日时,送上了一个空鸟笼。好友把空鸟笼当成一件工艺品,放在书桌旁。
谁知从此以后,这位好友的来访客人,总会提及那个空荡荡的鸟笼,好奇鸟笼里的鸟为什么没了。
在一次次的解释中,好友终于放弃了挣扎。面对客人的质疑和自己努力解释后获得的不信任眼光,好友屈服了空鸟笼这个物品,买了一只鸟让它住进去。
生活中的鸟笼效应
生活中鸟笼效应时有发生。
朋友送了一套高级餐具,于是希望解决餐具和餐桌的不和谐感,换了一套高级餐桌椅。
换了餐桌椅后觉得餐厅瓷砖和餐桌格格不入,于是翻新了餐厅瓷砖。
为了让一切配套,后面可能会进行大型装修。
殊不知一切的源头,只是一套高级餐具,自己本没有换家具改装修的打算。
无意间获得一个好看的红色发卡,却发现衣柜里没有可以搭配的衣服。
为了让发卡发挥作用,去商场买了一身新衣服。
换上新衣服又觉察没有合适的鞋子和包,又打开某宝开始选着装配件。
一次偶然机会得到去某个旅游景点的门票,原本没有旅行计划的你,决定自己花钱好好参观一下旅游景点的所在城市,于是自费了机票酒店的费用,前往一场本没有计划的旅行。
本来是学习会计专业的,偶然间听了一位心理学专家的讲座。
既然自己有幸和心理学专家面对面,何不从ta那里获得更多知识呢?
于是默默买了一堆这位专家的书,又因此拓展开学了很多心理学的课。
一开始并没有计划涉及心理学,多年后却从事了这方面的工作。
如何用好鸟笼效应
营销方面的应用
在销售或者营销方面,武汉大学的袁罡和王学海,在《鸟笼效应与营销生态链》中提到几种模式(2015)。
他们针对“鸟和鸟笼”的“免费与否”,分出三种鸟笼效应的应用:
免费的鸟和不免费的鸟笼。
免费的鸟笼和不免费的鸟。
免费的鸟和免费的鸟笼。
免费的鸟和不免费的鸟笼
这个可以以苹果公司为例子。苹果商店App Store上有很多免费的软件,同时苹果系列产品之间可以免费互相分享文件。产品提供的很多免费功能就是“免费的鸟”。
而装着这些鸟的笼子,就是搭载着这些免费功能的平台——手机,电脑,平板等。
用户可能一开始并没有买电子设备的需求,但是可能发现了某个免费功能,被它吸引后才开始考虑购买这个功能的载体(电子产品)。
再拿商场抽奖为例子。商场经常举办的抽奖中会有“买300减50的优惠券”。
或许用户本没有买300元产品的打算,却为了不浪费这个优惠券,强行买了300元以上的物品。
免费的鸟笼和不免费的鸟
袁罡和王学海(2015)提到的一个例子是国内旅游景点,门票免费,免费的门票即“免费的鸟笼”。
但是进入园区内部后,发现内部的节目是收费的,或者就餐住宿收费,这就是“不免费的鸟”。
免费的鸟和免费的鸟笼
《鸟笼效应与营销生态链》使用了马戏团的免费喂鸟体验作为例子。文章提到在马戏团中,鸟和笼子都是免费的,他们共同作为用户的“喂鸟体验”出现,是作为马戏团节目之外的项目。而它也同时成为吸引客户的手段。
上文提到的三种模式,本质上是以“免费”作为诱饵,去打造一些列的产品组合,引导消费者形成一连串的消费。
鸟笼效应在企业定位上的帮助
鸟笼的款式不是固定的,而我们随之买来的鸟也是根据鸟笼的特征而定。
许亮生(2018)在《鸟笼效应:凤凰卫视因“凤凰”而升值》这篇文章中提到,企业的产品,要根据企业的资源而定。企业的人才引进,要参考企业有什么样的职位。
企业公司可以根据鸟笼效应,在公司配套和配置上有所考虑。
激活学习动力
如果能够给予学生一个空鸟笼,此处可以看作知识的载体,让他们不自觉地希望获得更多知识,把知识这只鸟放进鸟笼里。
霍兴清(2017)提到,在教学工作中,“老师注意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概念动态化,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主动、活泼,学生们都喜爱这只“鸟”,都来养这只“知识鸟”,效果很好”。
如何对待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有时候会让我们购买不需要的东西。
在获得看似“免费”的事物时,可以多问自己一句是否真的需要。
免费获得的景区门票,问问自己如果门票并不是免费的,还会计划一次旅行吗。
也可以扩大自己的“心灵容纳”维度。
在看到高级餐具和普通餐桌时,接纳他们的所谓“不匹配”。
当然鸟笼效应也并不总是需要被警惕对待。
借用鸟笼效应增加学习兴趣,比如买一个小书柜,为了把书柜填满,会不自觉地买书。如果将“买书”的行为变成“读书”,只有读完书才能把书本放在书柜上,这个“书柜鸟笼”就变成了满满的学习助力。
我们也并不总是不喜欢“养鸟”的。一开始以为自己不爱养鸟,可是有了鸟笼再买来鸟,才发现自己喜欢它悦耳的叫声。
偶尔接触到的某个领域,偶尔听过的一场演讲,面对这些“偶尔的鸟笼”,如果深究下去,或许会发现自己是热爱养鸟之人。就像上文提到的例子,从会计专业转换到心理学领域,也是一件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