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伤寒论》|一起聊聊你对“经方”的体悟与认识,送几本白云阁版《伤寒杂病论》给大家
真假的《伤寒杂病论》
西晋的王叔和同志作为当时的太医令(大致相当于现在国家卫健委主任),有感觉当时医学界的需要,耗费巨大精力,进行了广泛的搜集,到各地寻找该书的原本,最终拼凑出来了《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伤寒论》,杂病的那一部分,还隐没于江湖之中。
时间流转到了唐朝,王叔和整理《伤寒论》已经被大家熟悉,但《杂病》部分仍未出现,为各位医家所期盼。一次偶然,人们发现了一本已经被虫蛀了的小册子,里面的一部分内容正与《伤寒论》相同;另外还有一些内容,是论述杂病的文句,当时尚未见诸于世,但其文风和词藻却与《伤寒论》极为相似。从形式上来看,这本小册子是一种摘抄本,并非完整的内容。虽然有些遗憾不能得到原本,但终究是一大收获,于是将伤寒部分的内容删去,将杂病部分整理出版,取名《金匮要略》。自此官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基本问世。
一如前文所说,《伤寒论》是王叔和搜集整理的,《金匮要略》则是残本摘抄,《伤寒杂病论》原书体例已被整理打破,另外两书应属节选,未能全文涵盖《伤寒杂病论》,经年流抄也产生了许多错误,这些都成为了后人研究者的一个又一个谜题……
除去上文所说的的主流保存的版本之外,民间版也涌现不断,不同于上文《伤寒》、《金匮》分割流转,民间版多为医学师门或世家所保留,前后照应,体系完整,但是流传小众,真假难验,甚至有师门的内部痕迹参差其中,民国时期现世的《湘古本伤寒杂病论》、《涪古本伤寒杂病论》可以说是其中代表。
另外还有一批《伤寒杂病论》,传说千年以来一直流转于仲景后人之后,作为祖先传家之用,直到近现代才逐渐流传出来,源流大致如下:张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组授于桂林左盛德,左先生珍藏四十余年未尝轻出示人,于清光绪二十年授于门人桂林罗哲初,罗先生又珍藏三十余年,于民国二十四年授于黄竹斋先生。其内容较通行本《伤寒论》多三分之一,且纠正通行本错讹之处不遑枚举。这也是大家目前熟知的: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等。
这3种大版本的《伤寒》各有优劣,各有不同,哪本真作,哪本是伪作?很难说清楚,或许都是真作,或许也都掺杂了伪作……如果临床确实要进行学习的话,参差互见,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
混乱的剂量与配伍
李时珍面对混乱的历史,结合当时的用药习惯,作《本草纲目》言之:“古之一两,今之一钱”为大家所熟知与运用。当然李时珍不是历史学家,也没有考古依据,所以写出古一两为今一钱可以理解。那么今日面对历史研究的进展和文物参照的出土,反观“一钱”这个比例合理吗?取效嘛?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抛开具体的克数剂量,每个方子的配伍都是“1:1:1”嘛?麻黄汤是麻黄一份,桂枝一份,杏仁一份,甘草一份嘛?这样的使用特色在哪,君臣佐使在哪?实践表明,麻黄汤最佳配伍应该是“麻黄:桂枝:甘草=3:2:1”,这也是原方中的记载,最佳的效果就是这个比例,这些许多医生忽略了君臣佐使,每个药都是9g,9g,9g,可以说失去了药物配伍的精髓。
除去这个克数的剂量以及配伍的比例来说,许多人的药物选用也是杂乱无章的,关于疾病的治疗的选方非常的模糊,一下就是三五十味的大方子,“乱枪打鸟,瞎猫碰死耗子”的治疗方法,既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也使临床效果大打折扣。
忽略的煎服方法
关于某药是否要去皮尖?关于某药的先煎与后下?关于几升水煮取几升?关于服下后是否要饮粥?关于中病即止,不可尽剂?等等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点,而不是可有可无的注解,这一点也是很需要注意的。
尤其是关于这个药物的煎煮的一些问题,过于模糊,先煎就是先煎30min,后下就是最后10min,如果是医院的药房煎煮的话不分先煎后下直接大包,这些都是问题。例如:大承气汤不分先后,直接混合而下,那还能起到急下存阴的作用嘛?同时关于几升煮取几升是一个药汁的浓缩,浓缩的过稀或过稠对药物效果我想也都是会产生影响。
获取途径还是在下方的留言中选取点赞数最多的两位以及编辑精选的一位进行包邮赠送,欢迎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