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信越•电池隔热片】超1600亿退役电池“宝地”,CATL/格林美/上汽通用五菱等加紧布局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带动着动力电池产量上涨。起点研究数据显示,截止7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6.1GWh,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13.8%。

但是随着电池产量的增长,动力电池回收高峰也即将到来。据行业人士预测,到2020年,国内累计退役的动力电池规模或将达到20万吨(约25GWh);2025年累计退役量约为78万吨(约116GWh)。国际能源署也预计,2030年左右全球锂离子电池回收市场将增长到2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48亿元)。 

庞大的退役量也让动力电池回收成为当前行业前行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为企业发展的新一块“宝地”。目前,主要是“车企+动力电池+第三方企业”联合资本流入和技术支持。

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松下、LG化学、等,车企如丰田、大众、上汽通用五菱等,第三方固废处置环保企业如格林美等,纷纷布局进入。

动力电池企业以宁德时代为例。实际上,多数国内电池企业在第一波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中就开始将进军这个板块。近两年来,政策也开始密集出台,进一步规范并强化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

宁德时代作为动力电池领域的“巨无霸”,上半年开始进行整个产业链资源的整合,回收领域自然也是一个重点。

7月10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本田认购1%股份,金额达49.5亿元。此次与Honda(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围绕动力电池的研究开发、供应、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深化合作。

双方将共同研究宁德时代或本田从市场上回收约定种类废旧电池的可行性,以及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制备锂电原材料,或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可行性。

车企以国内上汽通用五菱为例,6月底,上汽通用五菱旗下品牌 宝骏基地兆瓦级大型光伏风能一体化梯次利用储能电站正式投入使用。据悉,该电站蓄电量高达1000kWh,具备250kW的额定功率,是广西首个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储能系统。电站采用宝骏E100、宝骏E200研发阶段的退役动力电池搭建。

上汽通用五菱表示,这座梯次利用储能电站主要挖掘宝骏E100、宝骏E200退役电池剩余利用的储能残值,将电池检测重组达到可利用标准后再进行循环使用。

另外,由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体系的复杂性,“汽车企业+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合作模式较为多见。

上汽通用五菱核心供应商国轩高科,此前就曾介绍,公司已与上汽通用五菱在电池梯次利用和动力电池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开展电池全生命周期利用领域的深度合作。

国外车企尤其日本,车企布局电池回收业务较早,比如丰田,目前在日本国内,丰田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第三方电池回收企业以格林美为例,作为老牌的电池回收企业,目前已经与全球223家知名整车厂及电池厂签署了动力电池回收协议并展开合作,包括比亚迪汽车、北汽、蔚来 汽车、捷豹路虎、丰田产业车辆、东风本田、宁德时代等企业,扎实推进动力电池从报废端到消费端的大循环体系建设。

2020年4-5月动力电池包的回收数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预计全年将实现翻倍增长。另外,已经在武汉、荆门和无锡三地形成电池回收、精细拆解、梯级利用与材料再造的完整循环模式,建成武汉、荆门、无锡三条废旧动力电池包绿色拆解线,年可处理废旧动力电池包25万套。

今年7月,格林美发布公告显示,旗下全资子公司无锡格林美与无锡空港经开区管委会签署了年回收处理10万套动力电池与1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项目拟投资5.28亿元,计划在2020年10月前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9月前竣工投产。

作者:张清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