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之争——浅谈火炮要塞的进化

前言

要塞之于其修筑者来说,一般来说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巩固边境,阻挡敌人入侵;为边防军提供军需及栖身之所;作为所在地的行政中心,宣示主权,征收税务,并保护边民。位于交通要道或边境之地的要塞往往成为敌对双方反复争夺的焦点,而攻守之间的转换,也促进了军事建筑技术和要塞攻防艺术及武器装备的持续进化。

火药武器的挑战

从远古时代直至中世纪晚期的漫长的时间里由高耸的石墙环绕保护的城堡和要塞是最基本,也是最典型的工事体系。然而自十五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火药武器使用的逐步发展,战争的优势逐步向大量装备火器的攻城方转移。 在人类战争史上,长久以来拱卫城池要塞,并为守城将士们提供防护的石墙和塔楼在火药武器的轰击下逐渐丧失了以往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重型攻城火炮虽然存在着移动不便的,射速慢的缺点,但当巨大沉重的炮弹以近乎垂直的角度高速撞击堡垒高大、笔直但相对单薄的外壁时,外力的强烈撞击加上城墙本身的重量往往能够摧毁大段的城墙。1380年,威尼斯与热那亚的冲突中,威尼斯人装备的两门分别发射195和140罗马磅重石弹的射石大炮击毁了布隆多洛塔楼旁的一大段城墙并击杀了22名士兵。

射石大炮的威力不容小觑,其对城墙所造成的破坏超过任何一种非火药类攻城武器。

攻城炮制造和使用技术的进步以及坑道挖掘战术和火药的相互配合让古老的城防体系越来越不堪重负。终于,在15世纪90年代法国人入侵亚平宁半岛的意大利战争中,查理八世率领的精良的火炮部队将一座座中世纪防御水平的要塞夷为平地,延续上千年之久的传统的城防工事在更加强力高效的新式火炮的打击下轰然瓦解。近距离的持续炮击——这种“新颖但却血腥无比的战争方式”让彼时的城防工程师和要塞指挥官们承受着前所未见的挑战。

要塞的进化

尽管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前装长管滑膛炮的射速和可靠性可能并不算理想,但弹药比大幅跃升至2:1甚至1:1(如此高的弹药比多见于身管长、管壁厚的寇菲林长炮的比率,炮弹的出膛速度成倍增加,极高的速度与质量相乘产生巨大的力。相对平直的弹道,大幅缩小的游隙和质地更加坚韧的铸铁炮弹亦使得新式火炮对建筑的摧毁力远比老旧的射石炮强大的多。此时,攻击方所占据的优势显而易见,但守城方亦绝无任何理由坐视敌军的优势不断扩大而无动于衷。为了对抗日渐强大的火炮和工兵部队,要塞设计师们不再一味的青睐用砖石搭建的高大的城墙塔楼,转而开发低矮、倾斜并以泥土填充其中的能够较为有效的抵御炮击与坑道爆破的防御工事。低矮、倾斜的工事增大了敌军炮击的难度并且不太容易坍塌,而泥土则能较好的吸收炮弹的冲击力。最初的土工建于已存在的中世纪堡垒城墙的背面提供简易的支撑防护,之后则被移至城墙前方构成要塞的外围工事结构。

増筑于古老城墙之前,加强防御力量的土筑棱堡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各封建领主财力和雄心的支撑下,各个国家或城邦逐渐推倒了旧式的城墙取而代之以全新的由几何线条和图形构成的经典的“意大利式防御体系”(Trace Italienne)。由于火炮射程的不断增加,外围工事亦不断向更加远离主城的地方延伸,直到敌军的火炮难以触及主城的城墙。新式要塞的土工壁垒的墙基厚度为18-24英尺左右,最外侧往往以较坚硬的砖石包覆土工结构再种植某些特殊品种的杂草将不同的建筑材料连接加固,墙体的强度和厚度足以抵抗被称为“围城战之王”的24磅半加农炮的直射轰击。厚厚的土层能够减缓、吸收球型炮弹的强大的冲击力,砖石外墙虽然在炮弹的直射冲击下会被击碎,但其不仅能够支撑整座墙体亦降低了养护人员的工作量。

凭借出色的机动性和不逊色重型火炮太多的摧毁力,24磅半加农炮被誉为“围城战之王”。

意大利式防御体系的基本结构

军事建筑工程师们在各国君主资金和人力物力的支持下,根据要塞所处之地的地形和地势,对要塞的结构形状和外围防御做出调整,但不论是怎样的设计思路,工程师们都必须牢记“过高的墙体在炮弹的轰击下会很快崩塌,而过于低矮的墙体则会被敌军轻易翻越”这一铁则。而“意大利式防御体系”以及根据其防御、设计理念所衍生出的其他各国不同流派的要塞体系则是此原则的坚定实践者,并在漫长的岁月里无数次的证明了这一体系的优越性。意大利式防御体系及其衍生流派所修筑的要塞有着看似复杂的外观,但事实上,它们是一系列相对简单但又必要的遵照几何学的指导而修建的各种防御工事层层叠加的产物。通过不同类型和作用的工事的堆叠和相互辅助,整座要塞能够将防御厚度、隐蔽性、保护性和无死角的防守火力等守城的必需要素集于一体。

高耸笔直的石墙在受到来自水平方向的剧烈冲击时极易崩塌。

由三角堡、棱堡、城墙、壕沟和斜堤组成的多边形堡垒使得守军能够充分发扬枪炮的射远能力,封锁一切可以接近堡垒的攻击路线。要塞外部边缘的空地应尽可能地保持空旷,任何能够为敌军提供遮掩的树木或建筑都需要被移除,以消除任何可能存在的射击死角。每一座与主墙相连的棱堡之间都间隔一定的距离(通常以火绳枪的射程为参考标准),且相邻的两座棱堡互相为同伴提供交叉火力掩护,互为支援。因此,来袭的敌军不仅要面对正前方的守军的火力打击亦不得不承受来自于侧面建筑的枪炮的射击。萌芽于十六世纪初期的意大利式要塞以其对抗火药武器的高效性而成为未来300年间的旗舰性的要塞工事,直到线膛炮出现后才逐渐退出军事家们的视野。

层层陈列于堡垒主墙之前的诸如三角堡、半月堡、角型堡等其他的外围工事不但为城中的守军提供了防御方面的深度,并且方便守军在远离主堡的中远距离上观测、判断敌军的动向并实施反击。如此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敌军靠近要塞的难度,在试图接近堡垒之前,他们就不得不与外围工事上驻扎的守军展开激烈的交火。一座完整的要塞体系最前沿的主动防御工事往往由隐蔽路构成,这一突前防御的工事结构通常会环绕整座城池一周,某些防御更为完善的堡垒甚至会采用双层隐蔽路的设计,其守备之坚固可见一斑。隐蔽路的存在将敌军的炮火阻隔于距离要塞的主要防御线——幕墙和要塞的防御核心——卫城较远的地方,减轻了主堡应对远距离炮击的压力。不仅如此,隐蔽路不但为驻扎于其上的士兵们提供了保护他们的胸墙和稳定射击的平台,同时配合空旷且带有倾斜度的斜堤,士兵们可以居高临下的将弹药倾泻在逐步逼近的敌军头上,使其在尚未接触到最前沿的防御时就不得不承受惨重的伤亡。任何试图夺取一座守备完善,将士上下同心的要塞的军队都必须做好面对死亡的准备。

要塞攻防战的意义

要塞的建立使得处于防守的一方有了可以依托的永固工事,切断了敌军的进攻路线并迟滞其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对人数居于劣势的军队来说,可靠的防御工事不仅能够缩小其与敌人之间的实力上的差距,在漫长的围城战中,甚至有可能耗尽敌军人力与物力方面的优势,打乱其整体战略部署,创造己方反败为胜的条件。另一方面,假若攻城军可以顺利的突破防御,拿下城池,其所得亦可能极之丰厚。要塞周边的领土以及经由此地的水陆交通要道都将归于攻城军的控制之下,为后续增援部队的开进提供了回旋的余地。要塞库房中积蓄的军需以及从周边城镇居民处征集的税收都可以用来供养己方的军队,即便是由于其他的因素而不得不从占领之处退军,在敌军领地上的掠夺和破坏亦可以削弱敌方实力。相比更加未知难测的野战战场,成功的攻城战能够为攻方提供相对丰厚的奖赏并且不需要将所有的军力投入到一次性的决战中,在时间和资金允许的前提下,对于人力和物力往往居于优势的攻城军队来说不失为较好的“投资”方式。

攻守之间

进攻要塞的军队必须装备数量众多的大口径火炮以压制守军的火力并击破层层防御,而守军亦依赖于火炮的杀伤力和射程以尽可能的迟缓攻城军的推进,最大化的杀伤其有生力量并消耗其所掌控的战争资源,为己方赢取尽量多的谈判筹码。对于攻城军来说,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将攻城炮推进至尽可能靠近要塞的位置,充分发扬火炮的破坏力,尽快的轰塌城墙逼迫守军投降是最优的战术选择。不论是进攻亦或是防守,火炮的部署和使用都至关重要,而双方在炮位布置的选择和战术运用方面的异同则需留待后文再做探讨。

自十四世纪中后期开始,火炮与要塞之间的矛盾之争推动了人类战争艺术的不断进化。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阅读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