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琐忆‖“开火”
村北有后埠,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村子筑有圩子墙,后埠就是村庄的天然的屏障,村子有东门、西门,南门,因为有后埠阻挡,所以没有北门,后埠成了圩子墙的一部分。
后埠成东西走向。绵延一二里路,高约三丈有余。由于人迹罕至,后埠也就成了童年时期的“儿童乐园”。后来修公路,把后埠一劈两半,路东、路西遥遥相望。
后埠不止是本村孩子们的“乐园”,附近村庄的孩子们也经常来“凑热闹”。
于是就有了冲突
于是就有了“开火”。
两拨人马一个路东一个路西,不由分说的开始了互扔砖头,瓦茬,土坷垃……直到有一方命中了,挂彩了,破头了,才“鸣金收兵”。并且约好下次再战。
那时一般是星期六写作业,星期天开火。利用一周的时间准备“枪支弹药”。
后来因为取土的原因,后埠中间的豁口越来越大,扔砖头石块已经很“竭力”了,没有“杀伤力”了。于是就开始用弹弓互射。为了增加射程,还要专门淘弄“黏皮子”,弹弓皮子一般是自行车内胎,想增加射程就要用汽车内胎的皮子,汽车皮子厚,弹性大,打的远。有了弹弓,还要制作“子弹”。为了提高“准头”,我们就从湾里挖来黑泥,团悠成一个个“泥球”,我们这里叫“泥蛋”。星期的前两天“团悠”泥蛋,后几天晒泥蛋。星期天用书包装好就可以“奔赴战场”了……
我们小的时候,都是大孩子们在前面“拼杀”,我们做些“后勤工作”。大孩子们安排的任务就是一星期上交几百个泥蛋,完不成任务就驱逐出“战场”。不上战场是件很丢人的事情。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开火不止斗勇,还得斗智。比如侦察、迂回、包抄、摸岗、抓俘虏等。
最过瘾的还是冲锋,一声令下“万马奔腾”、“直扑敌营”……
后埠上有许多为了储存地瓜挖的“地瓜井”,邻村的孩子们对地形不熟悉,慌乱中还有掉进井里的,上来就成了“俘虏”。如果不听话就“揍一顿”!开火结束后还要“交换俘虏”。
反正这么说吧,一次开火下来,总有几个破头的,破了头就用土办法止血,“抓把黄土摁在伤口上,换几回黄土就不淌血了”,也没听说有得破伤风的,当然厉害的还得去卫生室包扎,条件好的吃几个用艾煮的鸡蛋。只要星期一上学戴帽子的就是开火破了头的!虽然破了头,上学校老师还得揍一顿。
我们周围村庄有制作烟花爆竹的传统,那年我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开火武器”。找一截铁管,底部砸扁,几个人相互配合,先把点着的爆仗放进铁管然后迅速放进一个和铁管粗细的泥蛋,然后瞄准,随着爆炸声响,泥蛋飞出……现在想想也是后怕,不管是打着人,还是“炸了膛”后果不堪设想。幸好没出事。
有时孩子们之间的开火也能引起大人们的参与,那年不知道什么原因,“打窝疯”了,两边的大人们也下了手!一直打到日落西山也没分出个输赢胜负来……土炮鸟枪也用上了……
听老人们说,早些时候村庄之间的大人们也经常开火打仗,比如你们村信国民党,他们村信共产党,一言不合就开仗!
原来,开火也是有传统的……
(寿光老卜支持原创。图片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