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赠张大同卷跋尾》
作为宋代书坛“四大家”之一,黄庭坚的书风及书法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认为“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又言“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黄庭坚书法的“尚意不尚法”在其作品中多有表现。
黄庭坚擅行、草二体,书法结字中宫收紧,而四面呈放射状,笔画长枪大戟,筋脉舒展,锋芒外露,骨力特健,这是他得力于“瘗鹤铭”的结果。黄庭坚的这种书法风格后被明代的沈周和文徵明继承。
《赠张大同卷跋尾》亦称《为甥张大同书卷》 行书 纸本 34.1× 552.9cm,凡45行,172字。书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钤有“绍兴”、“内府书印”等印记,曾经徐俊卿、周湘云、张大千等收藏。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书此卷时,山谷先生五十六岁,身体状况並不佳,但心态雍容,虽在正月,然天气晴暖。卷中跋曰:『未知后日复能作如许字否?』这有两种解释:一是为其得意之作,日后未必达此;二是身体状况不佳,未必再能复作此书。
此卷书法气势宏博,视觉冲击力强。撇、捺尽力开张,意如荡桨,势如破竹,笔到意到,天真自然,顺势而行。把笔者,如军中统帅,运酬帷握,纵横千里,又怡然自得,未见刀光剑影,而能进退自如。山谷老人的性情表露无遗。
全卷欣赏:
【释文】
元符三年正月丁酉晦,甥雅州张大同治任将归,来乞书,适余有腹心之疾,是日小闲,试笔书此文。大同有意于古文,故以此遗之,时涪翁自黔南迁于僰道三年矣。寓舍在城南屠儿村侧,蓬藿柱宇,鼪鼯同径,然颇为诸少年以文章翰墨见强,尚有中州时举子习气未除耳。至于风日晴暖,策杖扶蹇蹶,雍容林丘之下,清江白石之间,老子于诸公亦有一日之长。时涪翁之年五十六,病足不能拜,心腹中蒂芥,如怀瓦石,未知后日复能作如许字否?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