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之声||《云书》作者:周志豪 朗诵:罗兰
↑点击上方"罗兰之声"订阅
画家曾德智先生作品
云 书
作者:周志豪 画家:曾德智
配乐:冰儿 朗诵:罗兰
至少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辈就已开始了鸿雁传书的历史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让我对他忍辱负重、求天人之际写成史学鸿篇《史记》的精神扼腕感叹;杜甫《春望》中的名句“家书抵万金”,尽述了他在“安史之乱”中对远方亲情的怀念和感动;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文天祥的《狱中家书》,让我看见了他对生活的勇气和对亲情的至深。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手机与互联网通讯疯狂地闯进我们的交际生活,电话、短信、邮件、微信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加便捷,书信这种延续上千年的文体,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生活。除了每年收到刊物样稿的信件,我有多年未收到一封真正的书信,甚至都忘了写信的格式了。此次稿件的应约,那一枚枚久违的邮票,那一句句笔墨生香带来的安慰,那一封封信件背后的故事,都在尘封的记忆里鲜活起来。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患上一种病,病的名字叫云海。这些年,每当听到云海,心中总会有一种莫名地兴奋和感伤。兴奋不是因其雄浑壮阔,感伤也不是因其来去无声,这其中的缘由或许是那封未诺的云书。
她叫云,一个只谋一面,却畅谈无间的文友。她长我一岁,虽与我同长在乡间,却自小熟读四书五经,酷爱诗词歌赋,通晓世态人情。每每读到她寄来的信件,顿时心情大好,在她或细瘦或圆润的字里行间中,处处洋溢着纯真的性情和对未来的期许。当月光掠过窗外,风吹树叶沙沙作响,伴着此起彼伏的鼾声,打着电筒读着她的信,真是别有一番情趣。那些悠然的书信时光,成了我中学时最快乐的记忆。
她曾说,她将来要做一个清照般的词人,在市井小巷深处种花填词,过上宋词意境里雅致生活。而我则对她说,要走出渠溪这片山水,漂泊在路上,做一个天涯的浪子。她说,云本无根,有形不累物,无迹去随风,当时我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是觉得诗用得特妙。她曾在信中,长篇讲述她家乡的云海,是如何的气势跌宕,如何的震撼壮观。她也曾多次邀请我去看云海,云海这个诗意缥缈的词,也将成为一场今生未了的约定。
接到她的最后一封来信,那时我们正在紧张备战中考,从她的信中得知,家庭遭受了一场变故,父亲的意外,让学业未成的她不得不担负起责任,独自背上行囊去了她不熟悉的远方,从此像白云一样漂浮不定。中考完后,我回信于她,多是勉励的话,去无复信。而后也写过几封,也是石沉大海,只剩下天空中那朵孤云。
人生真的好讽刺,事实并非如愿,至于梦想总是与之背离。而我也未能做个天涯的浪子,倒是安居于渝水巴南一处,终日与文字相伴。我亦曾数次到云的故乡,打听关于她的消息,有的人说她嫁了个江浙富商,日食豪门锦宴;也有人说她削发出家,在佛门里洗心问禅;更有人向我说,没有人听说过她,或许只是传说。
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我与她的情谊,有如白云,来去随心,聚散随缘。去年夏天,我有幸目睹太平云海,被这场白云的盛会所震撼。看着眼前的景象,想起了若干年前她信中描述的那些句子,似一朵一朵的棉花,或似一片一片的羽毛,又或似一排一排的海浪……
一滴露珠,滴在我的额上,或许是远方的云,思念故乡的泪。一封书信太薄,我们的感情太厚。朋友,纵是你人生飘零如云,也愿岁月静好,愿君平安!
朗诵
罗兰:语言艺术教育及研究人,大型活动策划人。获语言类“国际优秀导师”奖。
作者
周志豪:中华辞赋联合会理事、重庆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重庆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国诗词》《中华辞赋》《诗词月刊》等报刊。
画家
曾德智:别号梦人,1959年出生,就职于重庆科技学院。系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书画社社员,华龙网书画联谊会会员。
往 期 精 彩
罗兰之声用声音传播真善美!请长按二维码关注
罗兰之声 原始ID: gh_239d57d45a85
夜听罗兰 原始ID: gh_de9fbeae4c9f
罗兰之声荔枝FM1264639
邮箱:1946163792 @qq.com
第 46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