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钩沉与正误(1)
返璞归真读《伤寒》
作者简介
梁华龙,河南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学教学、科研、临床30余年。早年师从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张仲景学术思想及辨证体系研究。出版有关《伤寒论》的专著、教材10余部,其中有华夏文库首部医学专著《伤寒论研究》,以及《伤寒论讲义》《伤寒纵论》;主编以《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为基础进行整合的《中医辨证学》;在《中医学报》连载发文《伤寒论评话》,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就提出了“返璞归真读《伤寒》”这个命题,今天重拾旧时牙慧,是有感于现今铺天盖地的相关著述和因袭承旧的教科书,对《伤寒论》成书后的注解发挥,或有以讹传讹,或有隐晦未明,致使“中医研究”停滞不前,而借助实验等先进手段的“研究中医”,尚不能揭示《伤寒论》中的奥旨,近来因为完成杂志连载《伤寒论评话》,又一次细读《伤寒论》,发现一些细节,颇有一种不说不快的冲动。
《伤寒论》不仅仅是构成中医辨证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更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思维的经典,其对临床的经验总结、归纳,其精细和深入远远超出内外妇儿各科教科书。不同于内外妇儿各科教科书的横断面式的瞬时证候的辨证,《伤寒论》着重于疾病的演变、演化过程,既重视当前的临床表现,更重视疾病既往的演进和未来的转归,所以出现大量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案例,真正体现了中医治病重在治人的特色,将不断变化的疾病对应到活动的人,才是真正的“三因制宜”。
学习《伤寒论》,要从张仲景所处的时代背景、地理位置、语言环境、学术渊源等方面入手,才能理解其真髄。“伤寒”之义,从其所处时代背景看,指传染性、大面积流行的疾病。
六经的概念不仅要追溯到《内经》脏腑经络等内容,还要结合《易经》老、少阴阳理论来认识。
仲景为河南南阳人,对其遣词用语的研究,要结合南阳方言去追寻本意,不可单从字面去搞繁琐考证。
方剂来源及方名的意义要从其原来出处求索,不可望文生义。
《伤寒论》是临床实践的理论升华,其仍然植根于临床,对其证候、症状的理解,也仍旧要落实到临床实践中去,空泛的理论解释和猜测,都无助于理解经典的要义,更不能对临床实践起到指导性的作用。
只有返璞归真,才是学习经典理论,达到登堂入室的必要途径。
《伤寒论》成书后,注家纷起,有以个人臆断加于仲景者,有以近代学科加于仲景者,使一部简朴的临床指导书,失去本来面目,变得艰涩难懂,而且己见杂陈,谬误掺扰,令后学者茫然无所适从。所以学习《伤寒论》,必须返璞归真,还其本真。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真的是《伤寒论》真假寒热的辨证大纲吗?
六经病有传经,那么同一经病经络脏腑之间的传变是什么?
“病发于阴、病发于阳”的阴阳到底是指的什么?
“失溲”的概念真的是小便失禁吗?
桂枝汤就是止汗,芍药就是敛阴药吗?
同是使用大青龙汤治疗,原文第38条和39条区别在哪里?
火逆证和水逆证是如何发生的?
太阳病有蓄血证、蓄水证,阳明病也有蓄血证、蓄水证,他们相同吗?
白虎汤证应该具备高热汗出吗?
四逆汤类是治疗虚寒证的吗?
太阳病的真武汤证和少阴病的真武汤证内涵相同吗?
凡小柴胡汤证都是病在少阳、大承气汤证都是病在阳明吗?
“日晡发潮热”的日晡就是申酉时辰吗?
三个承气证可以分别用痞满燥实坚来进行概括吗?
为什么太阳蓄血是躁动的如狂发狂而阳明蓄血反而是寂静的健忘呢?
还有诸多需要弄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现有的论著和教科书中,要么解释是错误的,要么是没有解释清楚,或者是根本没有解释的。因限于笔者学识浅陋,所言管窥,因此也欢迎方家恣议争鸣。
链接
钩沉
所谓钩沉,即是将现有注释、发挥、整理的内容中未曾包含的,尚且隐含在《伤寒论》中的有关概念、病证进行发掘,阐释,藉以完善其理论构架和证候体系,譬如一经病从经络传递到脏腑,其传变的条件、方式、机理、结果都是什么?太阳病有蓄水证的发生,阳明病、少阳病有无蓄水证呢?阳明病若有蓄水证与太阳蓄水证又如何区别?又如水逆证和火逆证是如何发生的等等问题,进行揭示和阐发,并进行合理的论证。
正误
所谓正误,就是将目前为止的对相关问题的错误认识进行纠正,以期能够复原原书的意指,从而能够正确地指导临床。譬如关于《伤寒论》原文第11条的认识,究竟是否是寒热真假的辨证大纲;最早出现的“失溲”一词,其是否指的是小便失禁等问题,从原文关联、临床实证以及其他旁证、佐证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解释。 (梁华龙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