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滕县的“八大家”
清末民国时期滕州的名门望族,不论是经济地位、权势都显赫一时。
滕州历来就是商贾之地,南北交通要道。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民国六年)记载“自津浦路通,滕县商务极其发达,北连济南,西接济宁、南通徐州。遂为山东省南部贸易之集散地”。1919年(民国八年),滕县商业进入发达阶段,在商会的商号就有500余户。仅棉纱一项每年销量30万吨,乡下织机有10000余张。规模较大的商号有运输公司4家,银号20家,酒业95家,烟店87家,杂货铺380家,京货铺115家,油坊82家。这些商号大多在几个有名的大家富户掌控之中。从明、清朝以来,滕县八大家名气就逐渐凸显,特别是清末民国时期,更是成为滕州乃至鲁南地区有名的名门望族,不论是经济地位、权势都显赫一时。
对于滕县八大家之说历来叫法不一,众说纷纭。有的以县城而言,有的以乡村而论,有的或城乡兼说。滕县城内“八大家”之说,一般指“徐、黄、张、高、吴、姚、孔、王”八大家族。即徐兰舟、黄以元、张锦湖、高熙喆、吴树吉、姚荔泉、孔庆塘、王东槐。八大家族除大量占有土地外,一般兼有工商业或先人多有功名。如徐兰舟在清代做过山东巡抚,1871年(清同治十年)在县城开设老德源杂货店、烟店、酱园、槽油坊、药房及在夏镇开设德源杂货店等8处商号。在徐州、南京、上海、济南、天津等城市设有分号,一年获利即买土地20余顷。黄以元家族在明朝曾被皇帝赐封,外地官员来滕就职要先到黄家拜访,否则就有丢官之险,晚清又出了几个举人、拔贡、秀才。王东槐在1838年(道光十八年)考中进士,与晚清名臣曾国藩同年登科,授官职翰林院检讨,故有“王翰林”之称。1850年5月,道光皇帝封他为内阁侍读学士,为皇太子奕詝讲学。不久,太子奕咛登基,年号咸丰,王东槐遂成一代帝师。后来,他调至武昌府任道台,为官清廉,惩办了不少贪官污吏,深受广大百姓爱戴。太平天国的义军3打武昌时,他和妻子悬梁自尽。现在市内的王家祠堂就是为纪念王东槐而建,清末名臣曾国藩亲笔题写的“千古完人”四个大字挂在后殿。王家祠堂已是鲁南地区深具北方传统园林建筑特色的民间建筑瑰宝,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乡村流传的“八大家”之说,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所指,县城南部有“郗山殷,南山褚,不如夏镇小叶五”;近城区域有“金仓沟、银王开、党家村、鲁家寨,还有桑村李二泉”;城西有“大坞张、小坞段、和福杨家也不善”等说法。晚清时期,乡村“八大家”一般指两张、一鲁、李、党、龙、杨、王八个家族,即张崇玉、王开村张凤阁、鲁寨村鲁景龙、桑村李二泉、党村党金石、峄庄龙振彪、和福杨姓家族、仓沟王修甫。还有柴胡店张星五、魏庄刘宪三家族,也曾被认为是大家族之一。
滕县城乡“八大家”有权有势,生意兴隆,掌握着生杀予夺之权。全县80%以上的土地都在他们手中。王开的张良弼是元末湖广行省参知政事。大坞村张家,在明代出过布政司。高庙王家出了三个御史。郗山殷家当过清朝的外务,和福杨家中过进士等。
—风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