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的丘处机:比金庸小说中强多了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渊源于巫术和道家思想,兴起于东汉末年,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长期传播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太平道、正一道等。宋金之际,王喆(即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在中国北方备受信众推崇。王喆去世后,他的弟子丘处机在金人统治下的山东莱州、崂山一带传道。

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世称长春真人,登州栖霞人,早年曾在磻溪、陇州一带传道,后归隐家乡,被尊为全真“七真”之一,后来创立全真龙门派。

丘处机早年抱有济世之心,这一点从他早年潜隐磻溪(周朝开国元勋姜尚曾隐居于此,后受周文王邀请出山,开创周王朝八百年基业)可见一斑。丘处机备受宋金两国朝野推崇,两国皆派人去迎接他,希望为自己服务,但都被丘处机婉拒。

成吉思汗身边有名叫刘仲禄(刘温,字仲禄)的侍从官,颇通医道,他早就听说丘处机的大名。当时风传丘处机已是三百多岁高寿,在给成吉思汗献药之际,刘仲禄推荐了丘处机。

成吉思汗听后大喜,便命刘仲禄带上诏书前去召丘处机。

成吉思汗不远万里,派人邀请丘处机西行,固有帝王企图延年长寿的想法,但作为政治家,其身份决定了他考虑得绝不如此简单。

丘处机作为当时著名的宗教领袖,在中国北方享有很高威望,具有很强号召力。成吉思汗志在统一四海,在西行之时,已经考虑了下一步对金的作战,因此,希望借助于丘处机的名望,恐怕才是他最重要的目的。

1219年岁暮之际,丘处机正在山东莱州昊天观讲道。刘仲禄风尘仆仆,从遥远的西域带着铸有成吉思汗“如朕亲临”字样的虎头金牌和诏书出现在丘处机面前。

诏书内容大略如下:

天厌中原骄华太极之性,朕居北野嗜欲莫生之情,返朴还淳,去奢从俭,每一衣一食,与牛竖马圉共弊同飨。视民如赤子,养士若弟兄。……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非朕之行有德,盖金之政无恒,是以受之天祐……然而任大守重,治平扰惧有阙……聘贤选佐,将已安天下也。……访闻丘师先生,体真履规,博物洽闻,探赜穷理,道冲德著……朕心仰怀无以。岂不闻渭水同车,茅庐三顾之事,奈何山川弘阔,有失躬迎之礼。……遣差近侍官刘仲禄备轻骑素车,不远数千里,谨邀先生暂屈仙步,不以沙漠游远为念,或以忧民当世之务,或以恤朕保身之术。朕亲侍仙座,钦惟先生将咳唾之余,但授一言,斯可矣……

这份诏书洋洋洒洒,历书古来典故,肯定是出自饱读诗书臣子之手(极有可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从诏书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将丘处机视如姜子牙、诸葛亮一类的治世能臣,而非术士之流,希望他对自己指点一二。

丘处机思考一番后同意了,遂跟刘仲禄前往,但抵达燕京(今北京)后,得知成吉思汗已远征。丘处机时已年过七旬,在当时已是相当高寿了,万里驱驰,他担心自己这把老骨头经不起颠簸,恐尚未见到成吉思汗,已命丧路上,便提议等成吉思汗远征归来后再拜见。

打定主意后,丘处机斟字酌句写了一封陈情表交给刘仲禄,信中自称,他没有姜尚、诸葛亮等人的治国才华,只是略懂道家“道德之心”,希望成吉思汗体量他年事已高,不能远行。

刘仲禄左右两难,最后只好先差人将丘处机的书信捎给成吉思汗,自己则等候命令,以便相宜行事。使者一路西行,等追上蒙古大军时,成吉思汗已攻陷撒马尔干,正在城中休整。看了丘处机的陈情表以后,成吉思汗让耶律楚材拟诏,再次邀请丘处机西来。

诏书中称,因西部花剌子模挑衅,不得已万里西征,如今已基本平定,既然真人(指丘处机)志不在军国大事,还是希望在“道德之心”方面多听听你的教诲。诏书中,还举例达摩东来中原弘扬佛法,老子西行化胡传道故事勉励丘处机西行。

或许此刻成吉思汗已经意识到,弓马杀伐可以征服国土,但要征服人心,一味杀戮解决不了问题,必须依靠文化意识领域。

丘处机接到成吉思汗的第二份诏书后,没有再犹豫,毅然启程,踏上了漫漫西游路。丘处机不顾年迈,下定决心西行,估计还是看到了成吉思汗诏书中想听“道德之心”的语句。

丘处机久居金国,对蒙古与金北部的边境征战很了解,他路过已被蒙古人占领的燕京,目睹战争的破坏以及战争对广大普通百姓造成的深重苦难。

道教虽然强调出世隐居,但也多关怀民生疾苦。丘处机明白,蒙古人在战争中的残酷杀戮、屠城是造成一切苦难的根源,但自己不过一介年迈道士,根本无力阻止战争。如果能够趁此机会,劝说成吉思汗减少杀戮,弘扬道教,无论对广大黎民百姓,还是道教的传播而言,都是善莫大焉。

正是怀着这样的理想,丘处机带领数名弟子,跟随刘仲禄西行。弟子李常志负责记录旅途事项,后来结集成书,即为《长春真人西游记》。后人正是通过这本书,得以了解这次具有伟大而深远意义的西行。

即使在今天,从中国华北出发,前往中亚,也是相当不易。一路要经历草原,穿过大漠,翻越雪山,其中绝大多数是荒无人烟之地,不少路段由于高海拔会造成严重缺氧。一路上,除了不时出没的野兽,还有各种自然灾害,比如沙尘暴、雪崩等等。试想八百多年前,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靠着车马,踏上漫长旅途,一走就是一年多,其艰难可想而知,谓其九死一生,毫不为过。估计出发前,丘处机已做好了死在半道上的最坏打算。

出发前,丘处机发现队伍中多了一部分女眷,她们是刘仲禄带给成吉思汗的,觉得反正是顺道,大家一起结伴同行也不错。不过,丘处机坚决抵制了这种做法,觉得自己师徒都是出家之人,与女眷同行,很是不妥。

刘仲禄很快表示尊重丘处机的意见,便没有让她们同行。丘处机的思虑固然出于道教教义,另外考虑到此去行程漫漫,一路险阻自不待言,路程中寂寥无助之时,队伍中男女同行,若出现暧昧之事,会给他此番关山万里远行蒙上不好的声誉,这是他不得不考虑的。

为保证旅途安全,蒙古人给丘处机师徒派来一支卫队。丘处机一行没有直线西行,而是先北走漠北,然后绕道西行,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路程,但这也是比较稳妥的做法。因为西域一路虽皆被蒙古征服,但沿途人心不稳,并不安全。何况,西夏和蒙古已生龃龉,如果选择直行,必然要穿越由党项人掌握的河西走廊,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故选择北行经蒙古本部,然后西行,绕过西夏地盘。

1220 年5 月19 日,丘处机一行离开燕京,出长城,进入大漠草原。丘处机久居中土,所见皆是巷陌田园,眼前却是另外一番神奇壮丽的景象:长天白云,四下皆是空旷无垠的戈壁草原,人烟稀少,唯有移动的羊群,偶尔会遇到牧人的穹庐毡房。

成吉思汗西征时,安排幼弟帖木格留守老营。1221年4 月1 日,丘处机抵达帖木格驻地,正赶上一场盛大婚礼,场面非常奢华隆重,周围四五百里的人们都纷纷骑马赶来,帐房绵延不绝,足足有数千顶。婚礼气氛非常热烈,婚俗礼仪与中原汉俗截然不同,令丘处机大开眼界。

4月30日,帖木格接见了丘处机,向他赠送了一百匹马和一百头牛。期间,他也想向丘处机求助长生之术,恰逢天降风雪,认为是长生天的警告,只好作罢。

丘处机辞别帖木格,沿土拉河西行,经过昔日王罕克烈部旧地。一路上,所过之地犹如巨大无比的绿茵地毯,点缀着许多无名小花,美不胜收。

接下来,过杭爱山,渡鄂尔浑河,涉博尔加泰河,沿查甘泊湖前行。7月19日,丘处机一行抵达斡儿朵金帐。成吉思汗西征时,将嫔妃安置于此,其中有金国公主和西夏公主。她们听说中原来人,没想到在万里之外,能够见到故土之人,激动不已,向丘处机赠送了大量礼物。

丘处机休憩十日后,继续前行,从西南方向进入乃蛮人故地,镇守当地的将军田镇海得知成吉思汗急于见到丘处机,便亲自陪同丘处机上路,速度加快了许多。

9月2日,丘处机一行抵达金山北麓,山间只有早先窝阔台开辟的一条狭窄道路,车辆难以通行,只好丢弃,改换骑马。

翻过金山,至9月末,西行队伍到达别矢巴里城,此处是佛教最西边的一座城市,当地僧侣、畏吾儿头领、民众纷纷涌出城来,夹道迎接远道而来的丘处机。

再往西,就进入伊斯兰世界了。

丘处机沿着伊犁河谷西行,进入阿力麻里城,稍作休息后,继续西行。11月,过锡尔河,进入河中。12月3日,抵达撒马尔干。

此时,成吉思汗正率领大军追撵札兰丁,驻守撒马尔干的耶律楚材、耶律阿海等欢迎丘处机万里西来,丘处机便在撒马尔干歇脚过冬,等待成吉思汗的召见。

从1221年冬到次年春数月间,丘处机师徒皆逗留在撒马尔干城。在此期间,丘处机与耶律楚材有过一段时间的交游。

丘处机崇道,耶律楚材信佛尊儒,两人在万里之外的中亚伊斯兰世界相逢,自然感慨万千。两人一起郊游,焚香煮茗,诗歌唱和,留下了不少佳句。一位释家居士和一位道门高人,在异国他乡一起度过了一段很融洽的时光。

1222年4月,战事暂告一段落,成吉思汗即给丘处机捎信,信中说:“真人从太阳升起之地,一路跋山涉水,实在太辛苦了。我不久便要返程,急切想听你的教诲,还要劳烦你不辞辛苦前来我的营地。”于是,丘处机在刘仲禄等人的陪同下,渡阿姆河,赶往八鲁湾附近的成吉思汗行宫。

一个蒙古大汗,一名中原道士,就这样在遥远的阿富汗,展开了一场对后世产生深远意义的对话。

开场白中,成吉思汗表示,丘处机能够拒绝宋金征聘,却不远万里来参见自己,很让人感动。

丘处机回答得很巧妙,说自己奉诏万里西来,完全是天意。

一番客套话之后,成吉思汗单刀直入,切入正题:“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

丘处机很坦然地实话实说,回答道:“世间只有卫生之道,而无长生之药。”

成吉思汗失望之余,也很赞赏丘处机的坦诚,并没有迁怒于他,而是请教养生之道。

丘处机向成吉思汗传授了道家清心寡欲的理念和精气神的理论,希望他能够节制欲念,顺乎自然,善于养生,自然会益寿延年。

成吉思汗听完,感触颇深,让丘处机驻在自己营帐附近,以便随时请教,尊称丘处机为活神仙,礼遇殊加,倍加尊崇。

不过,丘处机表示自己是山野之人,习惯了清静生活,希望离大汗大帐远一些,成吉思汗也没勉强他。

没多久,巴里黑发生了叛乱,成吉思汗带兵亲征,丘处机便返回撒马尔干。等他们再次见面,已是1222年秋。

9月15日,丘处机奉命北渡阿姆河,赴蒙古大营谒见成吉思汗。就在当晚,成吉思汗屏退左右,接见丘处机,让他教授一些道家养生之术,耶律阿海担任翻译,阿里鲜作陪。丘处机提议,刘仲禄和田镇海万里护送有功,不妨让他们也留下来听听,成吉思汗表示同意,遂让他们二人入帐旁听。丘处机此次西来,自然不仅仅是和成吉思汗谈养生之道。

自古以来,任何宗教的发展都离不开政治势力的支持,丘处机看出来了,如今的中原,宋、金、西夏对峙,但皆气数已尽,蒙古一统海内是大势所趋,想保持道教香火不绝,必须争取成吉思汗的支持。

此外,丘处机一路西来,所过之处,经蒙古攻占破坏之地,无不城郭荒芜,民生凋敝,百姓惨遭屠杀。进入花剌子模以来,耳闻蒙古人屠城,像不花剌、玉龙杰赤这样动辄数以万计甚至百万计的屠城比比皆是。丘处机决定设法劝谏成吉思汗,尽量减少无辜百姓的伤亡。

成吉思汗耳闻丘处机的一番高论后,对他非常尊崇,也不满足于仅仅听养生之道,希望他能够讲一下对治国方面的真知灼见。

其后,于当月19日、23日,成吉思汗与丘处机又进行了两次密谈,两人交谈很愉快,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成吉思汗都面露愉悦,对身边人说:“神仙说的养生之术,甚合我意,希望不要对外泄露。”

不过,成吉思汗让人用汉蒙两种文字将谈话记录了下来,留给子孙后世。这份会谈纪要名叫《玄风庆会录》,随着它的出现,后世方对这次会谈的内容有所了解。在会谈中,丘处机用宗教理论展开谈话,提出古今帝王皆是受上天之命临凡,须有慈善之心,慎用杀伐,行善修福,升天后则官复原职;反之,恐怕归天后,要遭受严惩。

丘处机指出,中原历来是富庶之地,但近世以来,屡遭战火,百姓流离失所,大汗将来得中原,需选择干吏前往治理,应先免除三年赋税,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同时,丘处机建议治理中原,不妨参照金人,先建立代理人政权,等熟悉中原典章制度和风土人情后,再自行统治不迟。

长期以来,蒙古人以攻伐掠夺为业,纵然耶律楚材跟成吉思汗讲过儒家仁政之说,但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很难理解儒家理论,直到和丘处机会谈以后,成吉思汗眼界大开,遂令将丘处机的这一番理论记录下来,传给后世子孙学习执行。

蒙古帝国及后来元朝之初,道教备受尊崇。后来,喇嘛教被元朝皇帝接受,道教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总体上,道教一直盛行。反观儒学,则长期处于末流。丘处机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一斑。

丘处机与成吉思汗前后有过三次畅谈,成吉思汗差不多对他言听计从。丘处机觉得,此次西行的目的差不多达到了,便提出辞行。

成吉思汗虽舍不得,但丘处机一再称,身为山野修道之人,喜欢清静无为,长期待在军营,颇为不习惯。

成吉思汗只好同意,赠予丘处机大量金银礼物。丘处机视钱财为身外之物,分文不取,全部分散给了撒马尔干的穷苦之人。

时至隆冬,天降风雪,成吉思汗遂一再挽留,丘处机只好暂时留下,等雪停后再上路。

此时,发生了冬雷。对于这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成吉思汗非常惶恐,认为是长生天在警示自己,便向丘处机请教。丘处机因势利导,劝他重视提倡孝道。

游牧民族多重青壮、轻老弱,匈奴、突厥皆如是,蒙古也不例外。丘处机借题发挥说:“尝闻三千之罪,莫大于不孝者,天故以示警之。今闻国俗多不孝父母,帝乘德威,或戒其众。”

成吉思汗听后,命令将此事用畏吾儿文记录下来,颁诏全国,要大家尽孝道,告诫诸王大臣说:“汉人尊重神仙,就像你们敬天一样。我今天愈加敬重他,真是天人啊!”

成吉思汗将他和丘处机的对话记录发给诸王学习,并说:“上天借神仙之口告诉我这些道理,你们一定要铭记于心。”

围猎是蒙古人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成吉思汗尽管年事渐高,但对狩猎的酷爱依然不减。1223年2月8日,在打猎时候,一只受伤的野猪突然发疯般冲到成吉思汗马前,马受惊,一个前蹶将成吉思汗摔下马背,野猪险些伤到他,当时的情景万分惊险。

丘处机借此劝谏道:“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现在圣寿已高,应减少打猎。此次意外坠马,是上天在警示您啊!”

成吉思汗听后,解释说:“狩猎是蒙古人自幼养成的习惯,想一时戒掉,恐怕很难,不过神仙你的教导,我会铭记于心。”他对身边人说:“凡是神仙劝谏的,都要照办。”

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吉思汗果真不再外出打猎。但想让蒙古人完全停止参与围猎,是不可能的。后来,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时,又在一次打猎中意外坠马,最终因伤势过重而去世,或许,临终时想起丘处机的劝诫,他会有一丝悔意吧。

冬雪最终融化,撒马尔干的春季姗姗来迟。1223年4月,丘处机再次辞行。成吉思汗心有不舍,但也不便再强留,再次赠送大量牛羊等礼物,都被丘处机婉言谢绝。丘处机的高尚情操让成吉思汗钦佩不已,心想丘处机在古稀之年,万里西行来参见自己,不为他做点什么,总觉得心里过不去,便问阿里鲜:“神仙徒弟有多少?”

阿里鲜知道,在汉地,丘处机的信众数不胜数,便如实回答:“实在太多了。”

成吉思汗心想这好办,遂颁布一道盖有大汗宝玺的圣旨,宣布免除丘处机门下道教门徒的一切赋税,并派五千蒙古士兵送丘处机师徒返程。

丘处机回到燕京后,成吉思汗再次颁旨叮嘱阿里鲜,神仙年寿已高,要善加护持,盈盈关爱之意流露于表。

后来,成吉思汗抵达蒙古本土后,又传旨给丘处机,其中云:“神仙离开以后,我未曾一日忘怀,神仙也别忘了我啊。凡是我拥有的土地,神仙想住哪里就去哪里,希望你的门人也多为我诵经祝寿。”

王者高高在上,但内心永远是孤独的,无人可以推心置腹。成吉思汗一生杀伐攻略,灭国数十,掠地万里,杀人盈野,雄冠寰宇,但真正投缘的唯有丘处机和耶律楚材二人,然若说交心,唯丘处机一人耳。

直到成吉思汗临终前,对丘处机依然念念不忘,下诏将燕京天长观改为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让丘处机居住修道,并颁给虎头符,让他掌管天下一切道教事宜。丘处机自此成了全真教教主,蒙古帝国的国师。

丘处机的西行,在十三世纪的世界史上,其意义之重大,怎么评价都不为过,数以万计的中亚一带百姓,赖丘处机的劝谏,逃过了蒙古人的屠刀。

与丘处机会谈之后,成吉思汗受其好生慎杀的影响,在中亚再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屠城。临终前,成吉思汗颁布了著名的止杀令,要求此后不得随意屠杀。

蒙古人攻灭金朝、南宋之际,在花剌子模发生的动辄数以万计甚至百万计的屠杀没有重现。南宋在钓鱼城抗击蒙古数十年,蒙古大汗蒙哥也死在城下,但钓鱼城投降后,也没有对其展开大规模的报复性屠杀。

善哉!长春真人丘处机,一言止杀,使得万民得以存活,其功善莫大焉!

蒙古人进入中原之际,到处劫掠人口,随意驱赶,形同牲畜。丘处机让弟子们拿着成吉思汗颁予他的虎头符到处去救人,前后二三万人逃过大劫。多年过去后,老百姓们还念念不忘丘处机的恩德。(“由是为人奴者得复为良,与濒死而得更生者,毋虑二三万人。中州人至今称道之。”)

民间得丘处机一纸诗文,如获护身符,可免遭蒙古人屠杀,致使丘处机的笔墨虽千金而难得。

蒙古人的暴行,势必逼得一些民众起来反抗,阿里鲜往山东招降,他特意前往丘处机处,希望派个弟子同往。丘处机心中对蒙古人任意劫掠、不顾老百姓死活的做法很厌恶,没有立即同意。

阿里鲜劝他说:“若成吉思汗派大军来征剿,必然会造成大量无辜百姓的死亡,希望真人为了生灵免遭涂炭而大发慈悲。”丘处机想想也对,便派弟子同行,化解了此场危机。

1227年,丘处机在燕京长春观去世,享年八十,弟子尹志平继任全真教教主。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南下统一中原之际,尹志平凭借丘处机的威望,和弟子们一起救助了不少人。由于丘处机师徒的原因,道教迅速广泛传播,成为元初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对蒙古皇室乃至元初的政治格局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