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奇景“树生桥”
我曾经两次前往寻找顺德奇景“树生桥”,第一次是骑车去的,在附近问了好多人,转悠了很久,终究没有找到,第二次是自驾车去的,导航把我导进刚好一车宽的村道,好在当时没车迎面而来,哪怕是辆自行车都避让不开,左询右问,总算找到了传说中的“树生桥”。
顾名思义,“树生桥”就是树生出来的桥,这座树生出来的桥已经有三百年的历史了,藏在顺德密密匝匝的村屋之中,顺德本是岭南水乡,富庶之地,著名的鱼米之乡,顺德现在依然是富庶之地,但岭南水乡、鱼米之乡早已被工业化的巨魔吞噬。“树生桥”因为其奇特而被保留,成为容桂十景之一。
“树生桥”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容桂街道办的容里居委,至于具体位置,还是去到再找人问吧,我也说不清楚。“树生桥”是由榕树的三条气根跨过容里鹏涌而形成的一座奇特小桥,因此又称鹏涌桥。它形成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是远近闻名的一道胜景。整座桥宽足有2米左右,长则6米有余。
有图有真相,河涌旁有古榕数株,其中一棵的气根跨过河涌,分别形成桥梁和扶手,这就是顺德奇景“树生桥”。
其实终于找到“树生桥” 后,才发现原来还有个树生桥公园,尽管是周日,但此时我们也是仅有的游客。
因为“树生桥”的存在,从而在密密麻麻的工业区和居民楼间,幸存了这么一小块古榕成荫、庙宇林立的环境优美之地。
容桂十景之“榕树生桥”,看过这段文字之后,也许你就了解了“树生桥”的前世今生 。
树生桥公园里有小庙数座。
这些小庙供奉的神仙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庙宇也是富有岭南特色的。
中国是个多神教的国家,仅仅这些年我在岭南乡村见到的庙宇道观,就不下百种。
还有这座简陋的祖社之中,那长长短短涂成红色,还有金色标记的石头,你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吗?反正我是不清楚。
园内大概有古榕三棵吧,棵棵都有百年以上历史,浓荫蔽日。
其中一棵古榕之下有无叶井,传说尽管井上头榕荫如盖,但就是不会有一片叶子掉落井里,只是如今井水已经不再洁净,不仅有落叶,甚至还有垃圾,也许无叶井的灵气也已被工业巨魔吞噬了 。
还是看看“树生桥”吧,这座在中国也许是独此一例的桥梁,已经有三百多岁了。
“树生桥”的奇特在于树与桥的完美结合,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正是聪明的先人,巧妙得利用了这种岭南常见的细叶榕,使得这里成为一处独特的景观。
两条榕树的气根,天衣无缝得成为了两条桥栏杆,一条用作铺设桥板,一条用作扶手。
粗壮的气根怎么生得如此巧妙?其实这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数百年前的村民将空心竹竿劈开,盛上泥土,搭在河涌上面,把对岸榕树的气根引过来,然后插入地下,年深日久,榕根越长越壮,村人将其作桥梁,在上面铺上木板,就成了这座桥。
再引了一条气根做桥梁之后,村民觉得似乎还应该有条扶手,于是,又在离桥面半米高的地方引了一条榕根作为扶手,如今,这条榕根已经穿过桥头石柱,直扎地下。
具体如何操作,看看这条气根就可明白,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用来引榕根的是PVC管,而原先是用空心竹竿。
本来左右各是两条榕根的,形成了完美的一座生态之桥, 但如今只余三条榕根,西侧的桥栏榕根已然不见,用铁栏杆替代了。
除了这些“听话”的榕根之外,当然还有些“不听话”的树枝,肆无忌惮地伸入桥边的居民家中 。
“树生桥”桥栏粗壮的地方直径足有60毫米,当地居民平时喜欢倚坐在上面乘凉谈天,桥两旁有石阶梯,防止小车、摩托车等机动车辆和较重的非机动车辆过桥,从而保护“树生桥”。
三百年过去了,这座活着的桥还在生长,它承载过往的行人,同时也承载着前人的智慧。
造这么一座桥,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更需要的是等待与耐心。现在的中国,哪怕最宏伟的跨海大桥,工期也不过五年十年,而这座小桥的建成,工期至少需要数十年,但现在的大桥,也许建成一年后就会被压塌,但这座小桥却在这条小河上从容地度过了三百多年,十多代村民曾走过这座奇思妙想的树生桥,它依然在生长,越来越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