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寒山拾得故里
走近任县双蓬头寒山拾得的俗籍故里,在留垒河桥头下车,沿着古老的留垒河往北前行,古黄河决口形成的扇形冲击区“大陆泽”的标示碑就在路的一侧。遥想当年滚滚河水由此北去,至渤海湾入海,想起了寒山拾得同时吟唱的“黄河几度清”的诗句,那该是多么波澜壮阔而又悲壮的场面啊。 人们口口相传的“留垒双蓬头”,其实是两个村庄。走近因寒山而将“双凤头”改名为“二仙里”“故仙里”的“双蓬头”村,寒(韩)家的后人韩志彬先生向我们讲述了那古老年代流传下来的家族秘事。村民们向我们讲述了流传下来的寒山拾得轶事。传说二人“飞升”的老杨树可能是为了仙凡隔绝已经自焚了,河畔那条寒山拾得经常走的“神仙小道”虽然已经湮没,但村民仍能指出具体位置。跨过村东通往天台寺的“仙里桥”,就是专为纪念寒山拾得而建的 “天台寺”了。 津门翰林院XX麒撰并书的大清乾隆四十六年重修碑记记载:“伽蓝之殿更新,地藏之宫不废,韦驮和合各有所凭,十八罗汉于兹永托。所可异者,伽蓝诸佛,他寺所同。而和合二仙,此地所独。瞻仰者得毋疑其荒唐之至哉。乃余尝考其轶事,见夫皎皎之莭,勒诸贞珉。呵呵之声,着于诗章。其高风信不易攀矣。独异其跣足蓬头,相顾而笑,忽而见真于斯,忽而脱形于斯。峣峣其傲岸自异,不欲与众僧为伍耶。仰金仙之化身,忽隐忽现,如俗所谓普度世人耶。果尔,则和合一殿,诚堪与诸殿并峙,而碑之撰文,何容已也。” 昔日寺中的十八罗汉清代时尚存,据说在治理海河时被埋在了河道,尚未见天日。所以大清江苏武进县诗人季宪曾至此吟道“鹤随丹并去,诗与偈犹存”。如今,寒山拾得的诗已经风靡世界,今日,天台寺也已经修葺一新,性净禅师在此续佛慧命,弘扬佛法,村民欢喜无常。 自此顺河北行三里地,就是拾得的俗籍故乡杨留垒村,也叫“和合里”,村西的“和合桥”仍在,甚至和双蓬头的“仙里桥”一样,仍袭旧名。村内拾得家的古老祠堂尚存,“悟凤庵”和祠堂内供奉着与天台寺一样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寒山拾得“童子神像”。村民们争向我们讲述了那个神奇而古老“石家的碾子石家的磨”的传说和谚语,以及通向双蓬头的那条“神仙小道”。 双蓬头村西那颗传说中寒山拾得由此上天的大杨树已经被焚。寒山拾得也已经“飞升而去”。但寒山拾得倡导的和合文化正在被继承和发扬光大。这时,我们心中默默想到:愿和合之风能吹遍祖国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