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短暂而黑暗的纷乱时代

从匈奴王刘渊在304年自立为王,到439年北魏重新统一北方,其间一百三十多年里,中原一直经历着短命政权的不断更替。 这段时期也被称为「五胡十六国」时期。

其中,「五胡」包括匈奴、羯、鲜卑、氐、羌五个民族,而「十六国」则是指前赵、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南燕、北燕、西秦、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成汉、夏。这些王朝通常国运短祚,有的甚至仅有短短数年的生命。

其实,早在东汉时期,「五胡」就已经进驻中原。最早进入的是匈奴人,他们在东汉末年生活在陕西北部、山西中部地区。而羯人则来自于月氏,曾被看作匈奴的分支,居住在山西一带。氐人与西南夷族同出一源,但深受羌、汉影响,习俗与羌人也非常相似,自东汉末年以来,在陕西、甘肃等地定居。而鲜卑人的情况则最为复杂,从辽河流域,到河北、山西地区,都分布着慕容、宇文、拓跋、段等诸多部落。

△洛神赋图(局部)东晋·顾恺之绘

展开剩余81%

在南方士族偏安江左的同时,北方的历史舞台上,斗争与流血之多令人瞠目。

想在较短的时间里,把一百多年间的风云变幻搞清楚,向来是令历史爱好者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不过,要把握十六国的历史,最重要的是了解将北方一分为二的两股势力——第一,是以长安为中心,据于关中地区的势力;第二,则以襄国、邺、中山(今河北地区)为中心,据于关东地区的势力。各民族、各政治集团皆以之为据、形成东西对峙的局面,上演着轰轰烈烈的斗争。

△洛神赋图(局部)东晋·顾恺之绘

西晋后期,匈奴人刘渊率先起兵反晋。他自称汉王,以示要继承汉朝的正统,并在308年称帝,酿成了「永嘉之乱」。杀害怀、愍二帝之后,他的养子刘曜于318年建立了大赵,定都长安,并采用胡汉分治的方法,还对关陇、并州等地的各种族进行了长期的征战。

此时, 在西北地区也存在汉人建立的前凉政权。西晋灭亡后,原凉州刺史张轨的儿子张寔,世代镇守凉州,向晋室称臣。尊奉西晋还是东晋,曾在朝中引起纷争。前凉控制了西域,并设立了高昌郡(今吐鲁番附近)。

△女史箴图(局部)东晋·顾恺之绘

刘曜称帝后,羯人石勒在襄国自称赵王,并将势力扩大到了冀州、并州等地,在329年灭掉前赵,并于次年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石勒统治期间,努力提高羯族的地位,并起用汉族士人、恢复九品官人法等制度,鼓励农耕,因此经历了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石勒之所以推行胡汉融合的政策,与当时一位著名的西域僧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位僧人就是佛图澄,来自西域龟兹国,信奉小乘佛教。310年,他来到洛阳,向杀人如麻的石勒宣扬佛法,竟然劝说他皈依了佛门。

然而,石勒的养子石虎却是一个残暴的君主。在石勒死后,他不仅大兴土木,还穷兵黩武,导致各地的人民不堪强暴,纷纷起义。

直到350年,后赵大将冉闵趁石虎子孙混战的机会,一举夺取了政权,建立冉魏。冉闵掌权之后,还制造出了一起耸人听闻的种族仇杀事件:当时,城中凡是高鼻梁、蓄胡子的人,不分胡汉,通通都被残杀。据说,有整整二十万的尸首被堆在城外,中原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当中。

没过多久,冉闵的统治就土崩瓦解,被来自辽河流域的鲜卑慕容部消灭——352年,慕容儁以邺城为中心,建立了前燕。

在后赵崩溃之际,氐族的苻健在长安建立了前秦政权。苻健死后,他的儿子苻生继任,但他荒淫残暴,同族的苻坚便推翻其统治,自己即帝位。之后, 前秦灭掉了前凉和代国,不久又夺得巴蜀、进驻西域,北方又恢复了短暂的统一。

虽然出身氐族,苻坚却对汉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并极大地包容、吸收异族力量。他采用汉代的政治体制,并重用汉族士人王猛。为了维护王猛,他甚至不惜处死本族的功臣。苻坚还优待鲜卑人、羌人、羯人,将他们迁到国都周边去充实军队,并将本族的力量调离。氐族本身的优势被大大地削弱了。

△女史箴图(局部)东晋·顾恺之绘

383年,苻坚集结了一支近百万人的大军,挥师南下,企图一举攻灭东晋政权。这支军队混编进了各个民族的军事力量,但在这场「淝水之战」失败后,很快就溃不成军。苻坚本人也在随后的内乱中,被部下姚苌杀死。统一南北的理想破灭了,直到589年,才由隋文帝杨坚实现。

苻坚死后,北方再次陷入了严重的分裂与混乱之中。在关中、关东和西北地区,分别出现了大量的短命政权——在关东,鲜卑慕容部先后建立了后燕、西燕、南燕,政治上虽然屡有变化,但动乱较少;在关中,羌族的姚苌建立了后秦, 他的继任者姚兴大力提倡儒学和佛教,还曾亲自讲经论道,攻灭后凉以后,还亲迎鸠摩罗什进入长安译经;在河西走廊一带,先后有过五个短命王朝——陇西鲜卑人乞伏国仁建立的西秦,氐人吕光建立的后凉,河西鲜卑人秃发乌孤建立的南凉,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建立的北凉,以及汉人李高建立的西凉。其中,后凉君主吕光便曾经软禁鸠摩罗什,并强迫他破戒成婚。

017特集 《幸会!鸠摩罗什》

撰文 | 史文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