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余香》自序(2)
世上有很多事情是说不清楚的,譬如读书。
喜欢读书的人,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并且认为这种幸福是其他幸福无可比拟的。就像上海人看外地人都是乡下人一样,在读书人眼中,不读书的人都是不幸福的。台湾学者高希均就曾经说过:“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这就等于把不喜欢读书的人推向了不幸福的深渊。然而,不喜欢读书的人却未必是这样想的。他们要么认为,让人快乐的事情多着呢,何必非要读书呢?要么认为,即使读书是好事,书籍浩若烟海,谁能读得完?既然读不完,读多读少甚至不读,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这些看法上的不同,孰是孰非?谁能说清楚?对这类问题,哲学家们长期争辩不休,也未有定论。其实,就是同一位哲学家也常常是相互矛盾的。比如叔本华,他从一个角度说“人生之乐稍纵即逝,须抓紧当下的分秒片刻。我们应当不断地记起:今日仅有一次且一去不返。我们总以为它明天会再来,但是,接踵而至的明日已是新的一日,并且,它也是一去不复返的。”从另一个角度他又说:“一个人是幸福的还是痛苦的,取决于他倾注全力的是什么事物。在这方面,纯然的脑力工作,一般来说,总比其他任何形式的生活实践享受到更多的幸福。”叔本华的这两段话显然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脑力工作”显然不属于“当下”的、“稍纵即逝”的快乐范畴。
由此可见,肯定一种幸福状态,不能以否定其他状态为前提。也就是说,任何一种状态是否幸福,都不能由他人来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赞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幸福意味着自我满足。”
就我个人而言,一本好书在手,我的内心立刻充满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满足感。因此,我有理由相信:我是幸福的。
读书的好处“前人之述备矣”,无需我赘言。我只想说说读书的“坏处”。
其一,读书会产出一种负债感。好书太多,皓首穷经,又能读得几本?所以,总有一种负债的感觉。买来而未读的书,恰如一个个“债权人”,天天盯着我,似乎在向我发问:“你何时还债?”
其二,读书会产生一种无力感。每一个知识领域都有经典,都有大师。一个个经典恰如一座座山峰,山峰之巅早已有人——大师立在上头。你只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山峰,才可以和早已在那里的大师对上话。就短暂的人生而言,在峰峦叠嶂间,任何一座山峰几乎都是可望不可即的。
其三,读书会产生一种虚空感。几十年前读初中的时候,有一个老师就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知识就像一个圆,圆周外面是未知世界;圆的半径越大,圆周就越长,因而未知世界也就越大。几十年过来了,我的确在不断做大自己的“圆”,但随之而来的竟然是一种虚空感。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事物总是要从两面看的。正因为有“负债感”,我便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每天都要忙于还“债”。于是,我便有了“孔老师”“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那样的生活状态。一介草民,无意中契合了圣人的人生哲学,不亦快哉?正因为有“无力感”,我才知“山外青山楼外楼”,才得以景仰诸多大师之风采,才知“敬畏”二字之深意。“须臾吾生”,通过读书,得以心通古今,思接千载,不亦快哉?正因为有“虚空感”,相伴而来的是更加强烈的“饥饿感”。对于饥饿的人来说,世上处处是美食,“舌尖上”的感觉自不必说,就是看到一块“面包”,也会欣喜地“扑在”上面的。我常常饶有兴致地观察工地上民工吃饭的情景:他们一手可以拿三个馒头,蹲在地上,面前的搪瓷碗里有半碗不见荤腥的煮白菜,但他们大口吞咽,吃得很香。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是生理,还是读书,能有这样的“饥饿感”,不亦快哉?
谚语有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套用这句话,品读好书,口有余香。《品书余香》之名即由此而来。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书中所言,乃一己之感,且图一时之快,纷乱芜杂,乃至浅陋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本应梳理正误,实因能力所限,热切期望批评指正。
201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