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关于塞巴尔德看不懂的问题
徐迟与孔亚雷、瞿瑞与读者分享“现代文学最后的大师”塞巴尔德
对中国读者来说,W.G.塞巴尔德这个名字略感陌生,但在欧美,他是比肩托马斯·曼和博尔赫斯的大师,是被公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级别的作家。《泰晤士报》称他为 “21世纪的乔伊斯”,《纽约时报》说 “大多数作家,即使优秀的那些,写能够被写出的东西;而非常伟大的那些,写无法被写出的东西,譬如塞巴尔德。”
在初夏时刻,《眩晕》中文译者徐迟做客晓书馆,对话小说家孔亚雷、青年创作者瞿瑞,三人一起“幸福地聊一聊”这位现代文学最后的大师。
为什么叫《眩晕》?是看了就头晕的意思吗?
《眩晕》是塞巴尔德创作的第一本虚构作品,也是整个塞氏文学宇宙的源起之作,但就写作的成熟度来说,却是一本不像处女作的处女作。
“德语原版的书名,其实叫《眩晕。感觉。》,它来自于整本书的概括,就像是从高处向下看的感觉。全书都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自己在漫游中遇到的已故或者说不存在于世界的人和事物的故事,这些遇见会产生一种记忆重置的感觉,记忆的虚无感带来了眩晕,是一种复合的感觉。《眩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它由四个章节组成,但是叙述者“我”却出现得很晚,全书像是由一个幽灵一般的卡夫卡的幻象,将整个故事联系起来。”
“作为一个有眩晕症的人,看到这个书名很亲切。眩晕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自身和整个世界都在运动,找不到一个支撑的坐标。和其他病症相比,可能眩晕会更有哲学意味,仿佛是伴随你这个人的所有特征都在瓦解。但塞巴尔德围绕眩晕这个词,构建出这样一部作品,其中隐喻非常精妙。”
为什么说塞巴尔德的小说带有一种“幽灵气质”?
塞巴尔德的作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有一种幽灵般的特质。青年写作者瞿瑞对这种书写的“幽灵感”印象深刻。
“塞巴尔德某种程度上讲,属于二战幸存者的后代。他笔下的故事大多也发生在这个时间段,他笔下的故事大多也聚焦于这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在历史的阴影中,人如何持续受到伤害,并且走向死亡的?一系列对客观物的精确观察以及丰富的内心精神变奏,被赋予一个幽灵般的主体。塞巴尔德颠覆了我们对于传统小说的预判,人物不再重要,是一种幽灵,是那些所有有限之物的承载物。“
小说没有什么刺激的情节,是我口味的问题还是塞巴尔德故意的?
曾经给塞巴尔德写过书评的孔亚雷,注意到了这位作家在写作上的突破。
“他没有采取传统小说的那种写法,你会觉得塞写的东西很像散文,很像一个回忆录,很像一个非虚构的作品。我看塞巴尔德的书看得很慢,因为里面没有什么情节推动,但每个场景都很美妙,这和传统小说太不相同了。看上去好像有点散漫,仿佛漫无目的地到处走来走去,但塞巴尔德的小说绝对是高明的小说,结构明确,这种明确,又不是那种说立刻用语言来总结概括的明确,他不说教,却什么都说清楚了。”
塞巴尔德作品系列
试图一口气读完一句话,结果差点憋死。请问塞巴尔德为什么写这么长的句子??
塞巴尔德被称为“福克纳、马尔克斯和卡佛之后,中文写作者的又一个写作典型。” 不仅在于他打破了虚构与非虚构之间的壁垒,还在于他以创新书写方法,锻造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文学体裁。
“长句是德奥以及法国作家的通病,这和语言结构有关。德语是框架的语言结构,只能不停地在右边填东西,写完之后发现一页只能放下两个句子,塞巴尔德的长句,因为他句子中想要承载的的内容很多,读完100页或许可以喘一口气,但塞巴尔德的场景是有坡度的,像山一样,积累到一个高峰,然后突然释放,你能从中读到他的文脉,塞巴尔德有他自己独特的节奏感。”
“图像”,是塞巴尔德的又一个特点,刚刚拿到书的读者或许还会疑问,这是一本小说还是纪实写作呢?
对,我就是那种读者,想知道图片这么多,是打算出一本影像集吗?
“塞巴尔德通过照片,唤醒了我们对于过去某个瞬间的临在感,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然而,不同于非虚构新闻写作的是,从整体考量,这些作品在'真实-虚构’天平上依然明确地向虚构一方倾斜,也就是说,'真实’并不是这些纪实小说的唯一标准,它们只是提供了材料和证据。通过照片的介入,两种声音互相作证,互相补充。”
作为译者,徐迟的感受可能是双重的👇
“塞巴尔德并没有把自己的小说,强行按到一个刻板的文体中,相反,他利用图片为读者制造了一个空档,读者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势必会产生想象,而且塞巴尔德的句子画面感很强,读者在自己产生想象的时候,突然看到意料以外的图片,势必在阅读当中会产生停顿,这也是他匠心独运的地方。”
原版《奥斯特利茨》封面上的小男孩,是塞巴尔德本人吗?看着不像。
“这张照片就是一张陌生人的照片,和作者和内容都没有什么关联。塞巴尔德看似用文本和照片定制的方式,提醒你这里发生了故事,图片仿佛是故事的证据,但事实上并不是,图片本身是真实的,但文本也是真实的,它导向两个方向,我们到底应该信任哪个东西?我认为正是因为这种分歧,指向了一个虚构,也就是写作它的真相。长句的缠绕也好,对照片种复杂的应用也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无法表达出来的东西。”
现在塞巴尔德小说都出到第四本了,这四本互相有什么联系吗?
在孔亚雷看来,塞巴尔德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只留下四部虚构作品。
“这四本书的关系密切,在我心目中,我将这些书看成一部大小说,里面人物旅行的目的地很多,但仔细分析作者选择的每一处地点,都饱含深意却又很自然,这种用意,你并不一定能觉察到,甚至要去很细致地读好多遍才会发现。”
塞巴尔德笔下的人物都很喜欢到处晃悠,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塞巴尔德从城市出发,但其实他从城市出发的目的是战后的废墟,或者说是返程,比起城市漫游者,他更像一个废墟中间的漫游者,我想可能是跟他自己的生命有关系。塞巴尔德无法从现有的一手资料中,寻找到说能佐证他自己看法的证据。只能通过自身的漫游,不只是说在故乡的漫游,他本人自己也是漫游到移民到了英国,可以这么说,塞巴尔德采取这种在异乡流放自己,达到获取从镜中指认出自己的过程。”
2019年,塞巴尔德绝唱之作《奥斯特利茨》以全新面貌面世,由这部作品开始,新民说·广西师大出版社正式将这位文学大师的作品,整套引入国内文学世界,成名作《移民》和代表作《土星之环》连续以中文首译姿态登场,《眩晕》的压轴出现,将塞氏文学宇宙拼凑完整。
藉由四本书的出版脉络,我们也完成了对塞巴尔德书写的追本溯源,得以在时间的纵深和空间的延展中体认塞氏书写的源头和发展。
所以,看完今天的推文,你大概能get到一点塞巴尔德了吗?
《眩晕》
作者: [德国] W. G. 塞巴尔德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译者: 徐迟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小说处女作,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贝尔,或爱之奇异事实》以司汤达的视角,讲述了他的从军经历、与梅毒的斗争以及无果的爱情;第二章《海外》讲述了“我”在意大利多地的旅行,或者说被不安驱动的一次次逃离;第三章《K.博士的里瓦浴疗之旅》讲述了卡夫卡于一九一三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公务出差和浴疗之旅;最后一章《归乡》,“我”重返德国故乡,挖掘自己的童年记忆。
四个部分都围绕着一个孤独的叙述者,他们都踏上了古怪而令人不安的旅程,而“我”在旅行中撞见了各种分身、尾随者、历史鬼魂,不断与神秘的猎人格拉胡斯相遇,还隐约与不同时空的司汤达和卡夫卡共享了相似的惊恐和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