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读后感:精神一变天地宽
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气质、文化品格,它深刻地影响着民族的生存发展。
《精神》是上将刘亚洲同志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撰写的。
第一次读《精神》,是2015年的夏天。
当时我是基层连队主官,部队正在野外驻训演习,工作任务异常繁重,心情也格外烦躁。
《精神》,犹如闷热阴郁夏日一声惊雷、一阵暴雨,读完顿感醍醐灌顶、酣畅淋漓。
《精神》不是一碗鸡汤,而是一剂苦药。
重温此书,让我们在回望屈辱沉沦中体味揭疤之痛;
重温此书,让我们在穿越战火硝烟中感悟精神剧变。
自强与抗争
中华民族有一个特点,一旦遭遇外侮,就会迸射出自强之光。
中国总是在接近谷底时获得重生。
一个人只有站在悬崖边才会真正坚强起来,一个民族也一样,断了退路才有出路。
最惨痛的沉沦造就了最辉煌的崛起。
近代史中,中国人失去了原有的精神,无论他们的身体呈现何种形态,灵魂都永远跪着。
他们如蝼蚁般卑微地生活着,他们只会匍匐,无论在皇权面前,还是在外国侵略者面前。
南京大屠杀时,十几个日本兵押解上万名俘虏去屠杀,竟无一人反抗,连逃跑都不敢。
如果有人带个头,用脚踩也把日本人踩成肉饼了。
可这个人永不出现。
近代历史,是民族之哀,民族之痛。
但,它同时还是民族之幸。
因为自近代以来,历史向古老的中国打开了另外一扇门。
五四运动,是一群人的站立,引领一个民族的站立;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思想战争。
五四运动,结出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最伟大、最美丽的果实。
精神与信仰
文化的核心是精神。
精神的核心是信仰。
在阴霾笼罩的近代史中,我们是因为苦难太多而缺失了信仰,还是因为缺失信仰而带来了太多苦难?
鲁迅先生,原本是学医的。
在选择拯救中国人的精神还是拯救中国人的肉体上,他毫不犹豫地挑了前者。
精神一变天地宽。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变化,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火重生。
甲午战争中,中国人只有两种情景,一种是悲惨,另一种是非常非常悲惨。抗日战争中,这两种情景改变了:一种是坚强,另一种是非常非常坚强。
甲午战争中国败了,却是凤凰涅槃,一步步走向辉煌;日本胜了,却在胜利中一步步走向死亡。
一群有信仰的共产党人,重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近代屈辱的历史阴霾。
剧变与复兴
穿越近代的历史阴霾,中华民族的精神经历了由疲沓到振奋、由离散到凝聚、由传统到现代的剧变。
观念变,态度就会变;
态度变,行为就会变;
行为变,习惯就会变;
习惯变,人格就会变;
人格变,精神就会变。
精神变,命运就会变。
在时代的剧变面前,我们要思考我们的方向,思考我们的未来。
未来的复兴需要有全局的战略观,日本则特别看重局部。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打赢了除太平洋战争后期以外的每一场战役,可是输掉了整个战争。
它太看重胜负,于是只有小胜,没有全胜。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伟大复兴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复兴。
日本最著名的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说一翻开唐诗宋词,心中就涌起一缕乡愁。
这是一缕唐宋人创造的文化乡愁。
我们这一代人,要超越唐宋人,要让后代提起来就两眼放光、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