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老电影碟片的往日时光
老老顽童连友倡导春节猫在家里看老电影,确实是个好主意。
想想自己收集外国老电影的碟片,也有二十多年的光阴了。
90年代中期,VCD的问世,让人们在家里随时观赏电影成为可能,又能领略世界电影的最新成就,因而VCD迅速成为一种火爆的产业,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租售VCD的小店。记得那时下班,从外滩穿过美食街乍浦路(白胡哥是否去过?),经常在VCD摊位云集的路口徜徉许久,陆续买了不少老电影碟片。VCD一盘25元,老少无欺,事先通常问明是否是大碟版(清晰版),以免退货。
因为精力有限,我主要选购美、法、英、苏的电影碟片。
好莱坞老电影,最喜欢《乱世佳人》《魂断蓝桥》《北非谍影》《罗马假日》《爱德华大夫》《太阳浴血记》《蝴蝶梦》《埃及艳后》《大江东去》…… 年代稍后一些、比较看重的是《巴顿将军》《时光倒流70年》、《教父》三部曲以及越战反思电影《现代启示录》《野战排》《猎鹿人》…… 比较“新“一点的美国大片(对90后00后来说,就是老电影了),喜欢罗伯特.德尼罗、哈里森.福特、莎朗斯通、小道格莱斯、米切尔菲菲、凯文科斯特纳、斯泰隆主演的,那个年代,《本能》《真实的谎言》《角斗士》《珍珠港》《燃情岁月》《廊桥遗梦》等巨片的输入,真是现象级的文化传播。
在法国的影星中,我最喜欢阿兰德龙、贝尔蒙多、“大鼻子情圣“、凯瑟琳.德纳芙(《最后一班地铁》《印度支那》)、朱丽叶.比诺什(《爱情重伤》《英国病人》《屋顶上的骑兵》《浓情巧克力》)、米娅萨拉(《明星秘史》)。过去的30年间,《最后一班地铁》看了不下15遍,《爱情重伤》《英国病人》各不下10遍,迷恋法国电影可谓如痴如醉。
英国大牌,首推罗杰摩尔(《海浪》《野鹅敢死队》《逃往雅典娜》《007》);女演员中,比较推崇克莉丝汀.斯科特.托马斯(《英国病人》《四个婚礼一个葬礼》《马语者》)。后浪当中,喜欢《珍珠港》中的女主角。
前苏联的电影,基本只收80年代的,比较喜欢的有《德黑兰43年》《岸》《两个人的车站》《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受伤的小鸟》《办公室的故事》。其中《43年》看了足有10遍,谍战和凄美的爱情故事相结合,在世界任何国家都卖座。
最晚买到的碟片是《中国》,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巨作,在文革后期遭到狂风暴雨般的批判;到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在北京某艺术院校的礼堂第一次放映,引发人们极大好奇,一票难求,连礼堂走道都挤得水泄不通,多数人站着看了3小时。
90年代中期,我工作的单位刚刚成立,老总“咬咬牙”花了4万元买了一套功放设备,放在会客厅里,我们一下班就去那儿看碟片。我虽然碟片不多,但也逢精(经典)必买,逢新(大片)必买,因而常在单位放碟片播放给同事们看。七八个小年轻看完碟片,暮色已深,常常意犹未尽,便去附近的饭店聚一聚,酒足饭饱之后才回家。
有个同学,在报社当高管,和我一样玩物丧志,沉溺于电影碟片的收集,家里的电影多达1万片。有一次到他家欣赏碟片,结果看了一个通宵,早上我也不回家了,就在他家里睡了半天,中饭和晚饭都是在当时流行的火锅店里吃的(他太太四川人,怕不辣),晚上又看了一张电影碟片才回家(否则两夜不回家,自家老婆要生气了,呵呵)。可见当时对电影碟片的迷恋。
VCD流行之后,很多技术专家认为DVD要普及是很遥远的事,因而只要是经典老电影,我大多收入囊中,多多益善。谁知没几年,DVD很快就取代了VCD,经典的电影必须重买一遍,多数VCD要处理掉,真是哭笑不得(就像买了小精又要买大精宣纸)。我猜想DVD也不一定是终极版,所以只挑了最喜欢的老电影买了一批。后面果然有冒出了什么蓝光(?),追都来不及……
有位电影导演说:只有在想象的过去,才能抒情。
电影的神奇,在于让观众暂时离开眼前的生活,到另一个精彩的世界,感受别人的喜怒哀乐,因为感动、激动而得到心灵的快感……而电影正是一种想象的往昔,它润色了逝去的生活,芬芳了年轻的岁月。那些与电影碟片有关的往日时光,也因为电影经典而令人怀念。
图文:少卿(连趣网同学)